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哪个瓜娃子写这种歌(三更) (第1/1页)
《音乐新生代》第二期节目结束。 《囍》彻底火了。 唢呐彻底火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唢呐是流氓乐器,与民间的婚丧嫁娶挂钩。在现代音乐中很少出现唢呐元素。 并且现在的婚丧嫁娶,除了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很少采用。 因为它的声音真的太高亢。 但没想到苏晨竟然将它与流行乐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微博热搜榜榜上赫然是舒彦和陈晓薇表演《囍》的视频。 播放量达到了恐怖的千万级。 下面热评无数。 “天灵盖已经被掀飞了。” “谁说唢呐是流氓乐器来着?这分明是王者嘛!” “唢呐一响,开席吃饭!” “不过大半夜听这首歌……我特么心脏都快突突碎了。” “据说……唱的是冥婚。” “我认同乔静萱的观点,这首歌里面的女主死了……所以既是出嫁也是出殡,既是红事也是白事,既大喜也大悲……” “如果这样的话,那洞房岂不是……新坟?” “花轿应该也是棺材……所以才高粱抬,高粱辟邪啊。然后如果抬的是棺材,野猫上树脖子歪,也就解释得通了。” “现在已经凌晨,求求你们别说了,猛女已经不敢关灯睡觉。” “妹子你需要一个男朋友,你看我怎么样?” “那我穿上新娘红装来找你?” “额……别……妹子!大半夜别开这种玩笑。” 《囍》表达的主题渐渐被网友和一些音乐人士挖掘出来,这首歌的矛盾和统一最是让人津津乐道。 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 婚事和丧事。 大喜和大悲。 它们看似矛盾对立,但也可以达到和谐统一。 华夏人讲究阴阳调和。 从阴阳调和的角度去解读这首歌,音乐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个排外的民族。 而是一个愿意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的民族。 就像佛学,它从古天竺传入,兴于唐朝。 但佛学却并没有野蛮生长。 而是与华夏的儒、道相融合,发展成为具有华夏独特色彩的佛学。 这是华夏向外学习的结果。 那么放在音乐上也一样。 华夏需要学习和引荐国外的乐器、歌曲,博采众长。 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忘记属于华夏自己的传统乐器和音乐。 华夏需要让二者并存、融合,发展出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音乐。 “原来苏爹想表达的是这层含义。” “泪目!好像在过去,我们的确忽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吸收外来音乐形式固然是好事,但也要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 “苏爹的境界很高有没有?” “佩服苏爹。” “苏爹牛逼。” “希望国内越来越多的音乐人能意识到这点,我们不仅需要唱、跳、rap,不仅需要钢琴、小提琴,还需要戏腔、二胡、琵琶、古筝、唢呐。” “我觉得我目前最需要唢呐!工作还没做完,又得熬夜。哎,全靠唢呐提神。” “唢呐一响,提神醒脑。” …… 蜿蜒的山路上。 货车司机李明开了一天的车已经有些疲劳了。 这条山路黑漆漆的。 鬼影子都每一个。 通常偶尔还能看到来往的车辆,但今晚一辆车都没看到,仿佛这条漫长蜿蜒的道路上,只有他这一辆车在行驶。 他想停下来休息一下。 但这山路十八弯,停下来那就是找死。 万一一辆车冒出来,不小心撞上来,那就出大事儿了。 再坚持坚持。 开出这段山路就好了。 他这么想着打开了车载广播。 他犯困的时候这玩意儿能提升,因为妹子声音怪好听,偶尔播放一点歌曲,挺带劲儿的。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莹莹……” 甜美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 李明经常听这个频道,听到莹莹的声音他经常会想,莹莹是个怎样的女人。 一定很漂亮吧。 毕竟声音这么好听。 “大家有看《音乐新生代》吗?今晚着名词曲人苏爹又写了一首神曲《囍》,现在还没正式版,我就播着视频,大家听到声音就好。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祝你们夜晚愉快。” 莹莹声音落下来后,广播忽然安静下来。 几秒钟后。 深沉的二胡声响起,接着是钢琴、琵琶、檀板。 李明并没有意识到不对劲,慢悠悠开着车。 “正月十八,黄道吉日,高粱抬~” 还挺好听。 但随着歌曲流淌,歌词愈发不对劲,背脊开始凉飕飕了。 紧接着! 唢呐炸响! 在这荒山野路上!一个鬼影子没有!诡异的歌声、悲怆的唢呐!这特么哪是《囍》,是深夜送葬吧? 纵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男人,一个人深夜开着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听到这首歌也是头皮发麻,灵魂出窍。 吓得李明赶紧关掉了广播。 心脏砰砰直跳。 “莹莹你个瓜妹子!”李明cao着纯正的川音破口大骂给自己壮胆。 刚才差点就道心不稳,一甩方向盘冲到山下去了。 什么阴间cao作啊? 哪个瓜娃子写这种歌? 他在心里骂骂咧咧。 …… 曲爹俱乐部微信群。 《囍》、苏晨已经被群员们翻来覆去讨论了好多遍。 “苏爹怎么这么皮?” “不过苏爹算是把唢呐玩出了新高度,各种民族乐器和流行形式相结合,打开了一片创作的新天地啊。” “我悟了!突然就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 “苏爹可以把唢呐写进去,我可以写古筝、二胡啊……” 五佬也被《囍》冲破了天灵盖,这种全新的音乐形式让他们感到激动兴奋。 从这首《囍》中他们似乎抓住了什么。 但又很朦胧。 “民乐和流行乐相结合,苏晨真他娘是个天才。”罗群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怎么就想不到?我只想着把歌词尽量写得如诗一般唯美!却没想到从曲子、编曲入手。” 蓝星的华夏还没有国风歌曲一说。 这种全新的音乐形式正等待着一个人去开创。 而《囍》,让音乐人们看到了些许端倪。 但仅仅只是看到了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这是我从未想象过的风格。”李宗胜道:“妙!太妙了!脑子里突然冒出了很多灵感。” “我也是!”黄文山道,“不说了,我去写歌了。模仿《囍》写一首,找找感觉。” “@在下独孤文山,你也搞阴间创作?”林西道。 “@西毒林西,写一首坟头蹦迪曲吓死你!” “祝你好孕!”林西也开始sao起来,“文山哥哥,棺材里等你哦。” 一阵阴风掠过。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