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 福泽郡君 (第1/1页)
从rou铺出去,夏稻花还买了两条猪腿,让rou铺的伙计给送到家。 自己心情愉快地往家里溜达。 捉住了萧鲁不花,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因为她今儿个的心情,本来就挺舒畅。 一来是因为之前得了李敢的消息,知道自己这位大客户平安无事,以后还可以继续做生意,二来是因为王四郎终于服了软。 想起这事儿,夏稻花就忍不住嘴角上翘。 自打上回跟老魏一块儿进了宫,王四郎的态度就变了不少。 夏稻花本来还不想走,从宫里出来,就又在王家的庄子上住了两天,每天一有空就欢快地将王家庄子里的东西搬进空间——虽然王四郎没有真的伤害夏家人,夏稻花还是觉得应该给他个教训。 结果王四郎一直一声不吭,默默地忍受着贵重物品在自己眼前消失不见的奇观,反倒是夏家人先绷不住了。 老两口儿甚至不再反对金花违背祖训,上赶着要给王四郎做妾的事儿,只求赶紧回家住——至少咱自己家,没有这大白天闹鬼的奇葩事儿啊! 夏稻花心中暗道一声抱歉,到底还是依了老两口儿的意思,干脆利落地收拾了“行李”,跟王四郎告辞了。 王四郎顶着一张激动到快哭出来的脸,千恩万谢地给夏家人送行。 还主动派了手下人,忙前忙后帮夏家人搬家,还帮着夏家人将空了好几天的屋子院子,好好洒扫了一番。 服务态度堪比后世的管家公司。 三天以后,夏稻花家里再一次迎来了来传旨的太监吴总管,小豆子随行——小皇帝放了个大雷,他在圣旨中骈四骊六地拽文拽了半天,把夏稻花好一顿夸,之后将夏稻花封为福泽郡君,享朝廷俸禄,有可上朝听政之权。 至于封地么,就放在渤海郡…… 随着圣旨一块儿来的,还有一些金银珠宝、布料玩器的赏赐,和郡君专用的冠冕、袍服、首饰、仪仗、车驾等物。 夏稻花忍不住笑了。 倒不是她多稀罕这个郡君的职位,而是小皇帝既然把已经被北蛮占据的渤海郡封给她了,很显然是有将渤海郡拿回来的志气。 而且这个封号,夏稻花也挺喜欢。福泽郡君,不管是福泽一方民众,还是福泽自身,都是好口彩。 只是不知小皇帝到底是怎么想起这一茬来? 是为了粮食,还是为了萧鲁不花呢? 夏稻花没想到的是,小皇帝之所以下定决心搞了这么一出,实在是因为暗卫的汇报太过惊悚,但又太过合理。 暗卫和管理仓库的仓官一直都没有发现夏稻花是怎么把粮食运到仓库里去的,而且那粮食的成色也实在是好得过分了。 夏稻花虽然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很久,但到底是金手指太粗了些,影响了她的融入。 就比如说这粮食,去壳的稻米,雪白晶莹、纤尘不染,一丁点稻糠都不带,对夏稻花来说,就是最普通、最亲民的口粮而已,根本不是什么高档货。 而那雪白绵密的白糖,雪白无苦涩味的细盐,对夏稻花来说,同样只是最简单朴素的基础生活物资。 但在这个时空中,这些东西,都十分昂贵。不说是奢侈品吧,至少也不是一般老百姓人家,家常过日子能舍得用的。 但夏稻花平日里的态度,完全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 小皇帝和顾明桢都觉得,这其中必有缘故,却着实想不清楚,夏稻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 直到得了暗卫的回报,两人得知夏稻花竟然能够凭空变出上好的粮食来,顿时觉得,一切疑问都有了答案。 最关键的是,夏稻花有这样的本事,身份一定不简单! 幸运的是,她站在大楚朝这一边,而没有去助那北蛮! 不管她的本事是从哪里来的,不管她是人、是妖、是神、是鬼,既然她有本事,又对自己这边友好,那就只能拉拢,而非得罪! 两人商议再三,终于决定,借着酬功的机会,直接给了夏稻花一个“福泽郡君”的封号,一来寄希望于她能福泽大楚的皇室和百姓,二来也是想看看她的态度和反应。 眼见着夏稻花笑了,吴总管的一颗心算是稳稳地安回了肚子里。 夏稻花做了“福泽郡君”,依然没什么架子,该给荷包还是给荷包,于是吴总管和小豆子的笑容,也愈发真切。 不过人家待自己诚恳客气,自己也当客气些……于是对着夏稻花,吴总管的腰杆,就又柔软了几分。 送走了宫中来人,夏家人开心得跑去买了一大堆鞭炮回来,噼里啪啦放起来,鞭炮声响了很久很久。 欢快的鞭炮声,仿佛冲散了战争的阴霾。 左邻右舍纷纷带了自家煮的菜、做的干粮、养的鸡、捕的鱼之类,上门来贺喜。 他们来道喜,都是真心诚意的,也是真心诚意地想要沾沾喜气。 在这个京城四门都已经被封死了,随时可能展开一场大战的时候,自己的近邻能有这样大的喜事临门,不管怎么说,都是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大好事。 夏家新买的这套占地广阔的宅子,回头也要重新营建了,因为郡君的住所,得按照郡君的品级规制来建造。 到时候,左邻右舍来帮忙,最起码也有一杯上梁喜酒吃! 周氏和夏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深了,俩人不知疲倦,乐呵呵地应付着左邻右舍的好奇、羡慕,与恭维,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许多。 四房两口子喜极而泣。 尤其是姜氏,嘴角明明翘着,却一直忍不住用袖子遮住脸,拿着帕子擦眼泪,可那眼泪也不听话,却是越擦越多,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夏大郎心中五味杂陈,既为了meimei高兴,又有几分酸溜溜的。 他十年寒窗,一心苦读,甚至连家里的事情都不怎么上心,一直到遭逢剧变之前,几乎是横草不拈、竖草不拿、两耳不闻窗外事…… 结果自己一番寒窗苦读,却被没读过几天书的meimei给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就算将来自己真的有那个福分,能中个状元回来,状元授官最高不过是在翰林院修书而已……他又得需要多少春秋,才能走到夏稻花这个品级呢? 更何况,状元哪里是那么好拿的? 自己的文章虽然有几分火候,但论起底蕴,却是不能跟那些世家大族的读书人比。别说什么状元榜样探花,哪怕能考中二甲,都已经很不容易了! 再说,还有金花的事情…… 金花虽然没有明说,但她既被北蛮掳走过,又落在匪窝里,虽然挣扎出一条活路来,但想必也已经不清白了……有个这样的亲meimei,自己的官路,又怎么可能那么一帆风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