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凡人》绰号,暗地里的绊子【4k,求全订,求月票!】 (第2/2页)
。 凡人修仙传也是从第四卷开始,一句——杀人放火厉飞羽,万人敬仰韩老魔,在众多粉丝间流传开来。 出租车上。 赵雅望着车窗外,车水马龙的景色,内心有些激动,自从加入到点子娱乐以来,她还没有大展拳脚,一展抱负。。 眼下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呼……” 赵雅扭头看向坐在身旁正闭目养神的李想,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 华沙少儿钢琴大赛, 华夏区代言人? 这个代言人可不跟她之前为王朝等人谈的代言合作类似,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国际赛事,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没想到老板还真沉得住气。” 望着李想闭目养神,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赵雅忍不住佩服道。 其实…… 李想闭目养神是假,浏览系统商店,武装自己才是真。 原先李想为了拍摄好调音师这部微电影,为了精益求精,十拿十稳的获得微电影大赛的冠军。 在拍摄过程中,他十分注重细节,所以就算是调音师里,他弹奏的两段曲子,用的都不是便宜货,而是他花大价钱从系统商店买下来的来自地球的精品。 一首是舒曼的《诗人之恋》组曲选段。 另一首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而这两首著名的钢琴曲,可能外行只是听个热闹,顶多看完调音师,说句这钢琴曲不赖。 但真正在这行深耕的钢琴家,一听就知道,这两首钢琴曲的水平之高,可不在当代任何一位钢琴大师之下。 要知道《诗人之恋》可是来自地球19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于1840年创作的作品。 作品创作于被称为舒曼的“歌曲年“的1840年。 这一年作者与其深爱的克拉拉结婚,它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 这组作品不仅是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艺术结构最完整的杰作。 《诗人之恋》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曲调—— 有婉转的城市流行歌曲性质的《灿烂鲜艳的五月里》。 有民歌性质的《小玫瑰,小百合》,《那小的花儿们如果知道》等。 也有辽阔严肃史诗性的《莱茵河》等等,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声乐作品。 而拉赫玛尼诺夫更不简单,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 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钟等。 其中《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其艰深的难度,成为钢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难”。 要让一众钢琴家自愧不如,称其作品为演奏曲目中的最难,可以想像这个评价该有多难。 在拍摄调音师时,为了一比一还原这两首曲子,他购买了两张人物体验卡,用来拍摄。 在当时这是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但是此时此刻,目标变了,他要亲自面对两位远渡重洋而来的举世闻名的钢琴大师。 他要正面硬刚西洋乐协会会长奎风。 一张人物体验卡,未免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李想直接将这段时间,拍摄万万没想到系列和连载凡人修仙传,积攒下来的积分,统统用在提升钢琴技能,以及购买各色钢琴曲。 虽然心在滴血,但一想到能看到奎风那一副死了妈的表情,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个代言人他本来没什么兴趣,但奎风想要,不好意思,我忽然有兴趣了! 不知过了多久。 当车辆缓缓停靠在路旁。 赵雅碰了碰李想的胳膊,提醒道: “李想,醒醒,我们到文娱办了。” “好。” 李想猛地睁开眼,眼神中晦暗流转着波光,仿佛无数来自地球的钢琴大师,已经附体成为他的一份子。。 没穿西装,没系领带,只是一身随性的短袖体恤,但他偏偏走出了一股独属于钢琴家的霸气。 李想轻车熟路的带着赵雅,走进文娱办,刚进门,便看到了等候在此的冯秘书。 “李想,可算是来了。” 冯越一把拉着他的衣袖,带着他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说道: “那两位大师早已经等不及了,你快点跟我走。” 三人进电梯,直到三楼,冯越带着李想来到了会客厅前,细细叮嘱道: “我知道你和奎会长不对付,但有外国友人在,你注意一点影响。” “我懂。” 李想点头道。 冯越看他答应的那么爽快,还特意仔细观察了一下李想的面部表情,发现他的神色透露出那么一丝丝的兴奋。 冯越:“……” 碰上这么个主,真是心累啊! “我是不管你了,反正卫老也在,你自己掂量着办。” 冯越说完,扭头对赵雅说道: “里面在开会,不介意的话,您跟我到茶水间喝杯水?” “好的,谢谢冯秘书。” 赵雅捂着嘴,笑着回复道。 “赵姐,你去休息一会,这个时间段,多半还用不上你出马。” 李想挥挥手,直接推门走进会客厅。 卫老坐在主位。 他年事已高,加上这场谈话耗时过多,他早已疲惫不堪。 此时,卫渊面带笑容,听着两位钢琴大师正和奎风聊的火热,他时不时还要插句话,心累啊! “是这样的吗?西洋乐在华夏发展的不好?” 德米特里方才听到奎风的抱怨,忍不住发问道。 连带着玛尔塔也一脸疑惑道: “难不成没有人懂得欣赏钢琴的美吗?” 要说钢琴在华夏没市场? 那这话一半真一半假。 但奎风肯定要把话往严重的方向说,毕竟西洋乐在华夏越难,他身为西洋乐协会的会长,华沙少儿钢琴大赛想要在华夏顺利举办,就越离不开他。 “是啊。” 奎风无奈的摇着头: “甚至有人认为和钢琴同宗的扬琴,更适合在中国发展,毕竟扬琴从明朝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不,不……” 玛尔塔摇头道: “是谁说的,他说的我不喜欢。” “是我说的。” 恰好李想推门而入,入耳听到的第一句话,便是奎风暗地里给他下的绊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