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网文行业的灰色产业链!【3k,求订阅】 (第1/2页)
,从小说开始的文娱大莽夫 魔都郊外,一栋不起眼的出租楼。 在一楼教室大小的客厅内,十多张桌子拼在一起,二十多台电脑密密麻麻的的摆放在书桌上。 二十多位表情麻木,黑眼圈浓厚的青年正坐在书桌前,不断的敲击着键盘,疯狂的码字。 看起来很像传说中的网游打金工作室。 他们的工作也和打金类似,不过他们并不是玩游戏,而是在码字。 如果把网文行业比作金字塔结构的话,那么底层作者绝不是那些勉强签约的萌新,而是这些码字机器。 行内俗称枪手! 他们不生产网文,他们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甚至业内的作者都拒绝承认这些枪手是同行。 因为网文工作室这条灰色产业链,在某种程度上,是开历史的倒车。 如果说萌新还有梦想的话,这些枪手满脑子只有钱! 在大厅的角落,摆放着两张独立的书桌,不论是书桌的规格,还是电脑的档次,都比大厅中央的枪手所用的要好。 孙全福嘴里叼着烟,起身走到大厅中央。 “他拍着手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继而说道: “大家都先停一下,接下来第三组,第四组,登入QQ接收我给你们发的文档。” “这些新书开头是内投过了的。章纲也给你们准备到了十万字左右,这段时间,三四组的工作人员全力存稿。” “是!” 三四组六名成员,有气无力的回应着。 相比较孙全福的激昂慷慨,这些枪手才不管自己写的是什么,又或是给哪个网站写的。 他们说到底,只是码字工具罢了。 拿钱,办事! 只要钱到位! 一切都好说! 孙全福将任务发布下去后,跟旭日坐在沙发上闲聊。 攻下了起航对他们而言,甚至是对网文工作室而言,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因为起航的管理十分严格,但是起航家大业大,对于底层网文作者的全勤保障又是业内最好的。 这一批三十多本小说开头,只要有一本晋级到三江,对他们而言都是血赚。 至于那些没晋级到三江,或者成绩差到只能吃全勤的作品,对他们而言,也不亏,顶多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如果说网文作者是自由职业的话,那么网文工作室的模式基本上就和上班没什么区别。 被资本裹挟着往前走,枪手不过是网文工作室运转模式下的一颗螺丝钉,随时都可以被替换。 而孙全福和旭日,与其说是创意的提供者,倒不如说是资本家。 这个模式下,他们要想赚钱,赚到更多的钱,只有一个办法,不断的压榨枪手。 在孙全福和旭日的运作下,这些新书顺利被清风签约,正式连载。 或许有很多人不明白一个签约名额代表着什么,这么说吧。 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 一本个位数均订,只能上架吃全勤的书,试水失败后,在责编不卡上架的情况下。 按照起航的惯例,大概十五万字就能上架开启付费模式。 十五万字上架后,前三个月,起航的全勤标准是一天更新四千字,一个月累计更新十二万字,就可以无条件吃一千五的全勤。 三个月之后,成绩达到五百均的作者,一个月累计更新十二万字可以吃一千元的全勤。 当然后一条,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但是! 一本书,未上架章节字数为十五万字,前三个月吃全勤字数为三十六万字,总计不过五十一万字而已。 就是这么一本成绩稀烂的书,网文工作室可以从中获得多少的利润? 三个月总计四千五的全勤,加上起航各大渠道的免费收入,不管成绩好坏多少都有些钱,算他三个月六百元的话。 这一本五十一万字的书,创造的价值也就在5100元。 换算下来—— 一万字一百! 千字十元的白菜价! 这个价格对于网文作者自然是低的。 可对于网文工作室而言,还是能从中赚到一笔的。 一个网文枪手,一天无脑水文两万字,可以填充五本全勤书。 起航全勤标准一个月全勤一千五,一天就是五十元。 一个网文枪手一天无脑码字两万,可以创造收益为二百五十元。 算孙全福和旭日良心一点,只抽成五十的话,这间大厅可坐着二十来号人呢。 一天就是多少? 一月又是多少? 一年又是多少? 更别提在走量的基础上,孙全福和旭日还会拉一个小组。三四个人配合,琢磨着写一本爆款出来。 他们手里还有其他网站千字三十到千字一百的买断文,这种文的利润更高! 资本是要吃人的,如果没有丰厚的利润,他们也不会决定干这一行。 只是网文工作室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网文作者,特别是底层的扑街写手的生存空间。 可是…… 谁会在乎? 与此同时。 昌城。 华东传媒大学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