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定名为宗 (第2/2页)
留在谷中不要离开。” 另有一附和道:“杀自然是要杀的,只是……” 他“只是”之后就没了下文,众人也都知道他的意思。 华山派罗画子也是讥笑道:“没有什么‘只是’!既然答应了,杀了便是!受人之托终忠人之事,更何况那是他们自找的,在下一介女流也知道江湖豪杰最看重诚信,既然我等发誓任凭处置,那就任凭处置,但凡说出一句求饶的话,都没脸见人。” 罗画子在谷中十多年没有机会涂抹胭脂水粉,但此刻完全看不出四十多岁,一开口那声音依旧带着年轻时的娇俏,也让众人想起她曾经不让须眉的风风火火。 “是是,罗女侠说的没错。” 众人附和,之前发话的那人也声声附和,但是心里究竟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我就不信过去这十多载,整个江湖就没个明事理的人,大不了再回绝回谷便是了。” 跟在于安年身边的青城山严天河也开口,声音沉稳,慢条斯理。 这话一出,点头附和的人便少了很多,既然选择了离开那就很大程度上说明不愿再回绝回谷了,谷中少见天日生活艰苦,更何况绝回谷武学已经全部记下,即使没有琴归羽也还有别人能够一同探讨研究。 于安年环顾众人,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依于某所想,我送出本门武功学习绝回谷剑法,追杀其他门派之人,都是江湖门派所不能容忍之事。 “但是这并不能改于某学剑之初心。 “更何况琴谷主刚才所言大家也都听见了,《武林秘录》乃琴谷主为天下学武之人求的更进一步,他无法达成,但是想为天下谋一个太平。 “于某不知道琴谷主会怎么做,也没有琴谷主那样的气魄,但是于某有个想法……” “一口一个‘琴谷主’,你我都是成名已久之人,这样恭敬一个后辈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于安年停下脚步向着声音传来方向看去。 周围众人也都纷纷扭头,无需旁人示意,目光直接落在了一个精壮汉子身上。 “什么人?”于安年冷冷问道。 “额……” 这汉子一句话没有说就被一柄竹剑穿胸而过,低头想看,又听“噗”地一声竹剑收了回去,再想回头看是谁,但是没扭过去就倒在了地上。 站在他身后的是个瘦高的汉子,双目有神,颧骨突出,腰间鼓鼓囊囊不知道绑了什么,正是唐门唐仓固。 唐仓固将那汉子衣服扯下一片,仔细地擦着竹剑,同时微微侧头示意一下,旁边两个同样打扮的唐门中人上前将那汉子尸首抬到山坡上一丢,再随意用积雪一埋。 从始至终唐仓固都不曾看众人一眼,也不解释自己为何要杀他。 于安年也不去问,而是继续刚才的话语道:“于某有一言,请各位听,你我前来绝回谷不过就是为的这里的绝世剑法,我相信我们之中还有人不想离去,原因也很简单:出了这绝回谷,江湖虽大,但是再也没有能够畅言剑法之人。 “于某想的很简单,既然江湖不认可,那我们就无需他们的认可。 “于某将会在青城山下找个酒楼,立个大旗,写个名号,只要各位无处可去,或者想要找人探讨武学都可前来。” 说到此处,众人出声议论,于安年也停顿片刻等众人声音渐小才又道:“诸位想必应该有所察觉,江湖虽大,但恐怕真的再无我等容身之处。” 罗画子听了此话双手抱怀若有所思。 “于兄你想立个什么名号?”有人问。 “宗,宗门之宗。” “莫非是有开宗立派之意?” 于安年摇摇头:“即使是要借《武林秘录》开宗立派,那也是琴谷主才行。” “那你这是什么意思,就一个‘宗’字?” “当然。”于安年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宗者,尊祖庙也。有家族,门派之意。所谓‘开宗明义’又或者‘万变不离其宗’,此乃一切之根本,万法之根源,是以定名为宗。” “妙!”有人赞道。 他赞的是这个“宗”字暗合了琴归羽《武林秘录》的思想。 于安年笑笑道:“只要诸位以竹简为凭,刻上一个‘宗’字,那便是我于安年座上之宾。” “于兄好气魄,唐门唐仓固愿做这第一位座上宾。” 看着终于开口说话的唐仓固,于安年抱拳:“恭候尊驾。” 至于他为什么要杀那人,被杀者又是什么人,等唐仓固到了青城山再问不迟。 青城山与唐门都位于蜀地,应当向南,此刻行了不短的距离,于安年想说的话也都说完,便领着青城山几人告辞离去。 随后唐仓固等唐门几人也告辞,紧随其后离去。 余下众人都将同行到武当山,是以继续向前。 路途中各分几波讨论刚才于安年的想法,有些赞同有些反对,反对者也只是针对自己是否会被江湖排斥,对于于安年建立的“宗”还是没有异议。 日头渐高,山路白雪皑皑,越来越亮。 一行人各自谈笑间将人群拉长,分成了三三两两一团,渐行渐远,离开了一住十三年的山谷。 远处绝回谷入口的竹林早已看不见,只剩周遭的山尖还露出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