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失业问题 (第1/2页)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热门推荐: 大多数个体对于时代的剧变感知是存在较长时延的。 自动驾驶技术业界吵了很多年,绝大多数司机都不会关注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 他们大多只关心自己的收入,子女的教育以及如何缓解躯体的疲惫和精神的麻木。 在今日头条或者抖音平台刷到科普类博主耸人听闻的言论,什么未来司机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卡车司机们也只是看过就忘,不会真的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取代人类。 但是当技术的进步切实影响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又会试图反击,直到发现无法逆势而为。 以前网约车流行起来,影响到出租车司机利益的时候,出租车司机经常跟网约车群体干架。 这还只是动到了他们的部分利益。 那就更别说卡车司机直接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卡车司机很辛苦没错,但是待遇同样很好。 在阿美利肯,不管是沃尔玛还是亚马逊,线上和线下的“超市”都给卡车司机开出了相当高的薪酬待遇。 自动卡车普及前,沃尔玛给卡车司机开出的薪水超过了八十万rmb。 这些因为技术进步而导致失业的卡车司机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大闹一场。 甚至不少卡车司机为了生活跑到美墨边境去开黑车,专门做非法移民的生意。 “卡车司机的群体性失业,只不过是技术进步带来时代巨变下剪影都算不上的插曲。 未来类似的事件将越来越多。 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民用场景之后,因此带来的失业人数将更为惊人。 在我印象里阿美利肯光是uber一家平台的网约车司机数量,就是卡车司机数量的十倍不止。 更别提uber是一个全球性企业,网约车司机在华国的人数更为广泛。 这些人的失业人数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性问题。 这是我们每个企业家和政府需要直面的,未来必然发生的问题。 如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来让因为技术进步而失业的人,有一份工作。” 马斯克继续道:“我刚刚提到的只是因为技术进步而被直接影响到的人群。 还有很多因为技术进步而被间接影响到的人群。 比如短期内,想实现机器人送餐,代替人工的外卖送餐员不太可能。 但是他们同样会被自动驾驶技术而影响。 大量司机在失业之后,很多选择转型去做外卖送餐员,这将导致这个行业的薪酬待遇下降。 事物永远不会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又深刻的联系。” 主持人接过话来,“非常感谢马斯克先生的精彩发言,郑董对此又有什么高见呢?” 郑理稍加思索后说道:“我认同马斯克的观点。 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化,是必然会导致大批制造业就业人口失业的。 拿我们和宝钢的合作为例,宝钢有着大概四万名员工,而宝钢、花为还有我们合作构建的智慧钢铁工厂大规模推广之后。 只需要五千人就能维持比现在多出一倍的产能。 另外三万五千人就要面临失业和再就业。 对华国乃至世界来说,显然不只是这三万五千人的问题,这将会蔓延到整个制造业。 这个数字至少要乘一万。” 以宝钢为例,根据宝钢2013年的全年财报显示,他们由130962人,这个数字在2021年的全年财报里变成了45405人。 要知道这还是宝钢在2016年的时候合并了武钢。 宝钢的人员在过去十来年里精简程度如此之夸张, 主要还是因为企业精细化管理导致的。 未来的十来年,人员的再精简,则将主要是科技力量主导所导致的。 华国太大,在经济的上行周期里,宝钢这点人数的失业随随便便就被消化掉了。 主持人问道:“那我们要怎么来应对这一问题呢? 二位企业家在这方面的观点是如此一致。 让我们不由得担心未来可能存在的失业潮。 特别对于华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制造业容纳了如此多的就业人口。 未来面对技术进步导致的大规模失业,我们要怎么做能够更好的避免这一问题?” 马斯克直言道:“这个问题无法避免。 主要就是将制造业人口引导流向服务业去。 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将变得更加极端。 制造业领域的强者恒强现象将变得愈发严重,大量中小型的制造业将无法存活。 特斯拉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不管是特斯拉在申海的超级工厂还是说特斯拉在全球其他地方的工厂,未来都是一个人力持续消减的状态。 出于企业责任的考量,我们会给这些失去就业岗位的员工内部转岗的机会,但是你知道的,这样的机会可能不会很多。 这部分员工可能很多还是要面临失去工作岗位。 对于华国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大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做好农业精细化生产。” 主持人见马斯克不愿意多说,便把话题抛给郑理:“那郑董,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郑理直言道:“我们需要提高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来为个人兜底。 未来物资一定会越来越充裕。 在物资充裕的基础之下,大力发展科技,不放弃低端产业链的同时,升级中高端产业链。 比如说华国十四亿的人口,只需要一亿左右的人工作,就能供养起十三亿人口的生活需要。 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本来就不用那么多人工作。 工作本来就应该是少数人的事情。” 当天的高峰对话,除了开始的时候有些许的火药味之外,后续都相当平和。 也许是马斯克见自己提出的问题,郑理应对的反而让他难以回答,就没有再想从口头上占据上风。 用现在主流的词来形容,两位是全球企业家里的“顶流”。 当天全球观看直播的人数突破了千万,该话题更是在华国的各大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而又深刻的讨论。 “我感觉不管是郑理还是马斯克,都对极其看好工业互联网这个赛道。” 由于本届乌镇峰会的主题是工业互联网,加上业界大佬们纷纷看好工业互联网领域。 各大券商和基金周末的时候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