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求订阅】第一百三十三章:路有冻死骨!孟先生高义! (第2/2页)
力劝孟川写诗词。 与此同时。 船外的动静。 也被船里的人听到了。 那些女人,纷纷探出头来或者是依偎在护栏前看着孟川。 在月光的映照下,都显得仙姿卓约。 一座雅间内。 一名柳眉杏眼、肤白如玉、风韵楚楚的女子身着盛装,正看向孟川的位置。 身前,有几名姿色也算不错的女子,在相互议论着孟川。 不过,论美貌、身段、气质等,她们都略差于那女子。 “沐jiejie,您说这孟川,是真的不会作,还是不愿作?”有一名女子开口问道。 那盛装出席的女子,叫做沐婉瑜,现居京城,老家在这里。 此番回杭州,是为了接家中老人去京。 她年轻时,与杭州城里的几位名媛关系不错。 此刻,她们正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絮叨着儿时的友谊。 “不知道,也不感兴趣。” 沐婉瑜淡淡道。 她是真正具有大家闺秀气质的女子。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令人觉得彬彬有礼,腹有诗书。 “沐jiejie,您在京城待了这么久,是不是早已见惯了不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幕?”有人好奇问道。 沐婉瑜嘴角微翘,温婉动人道:“诗词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大魏朝积病已久,需要的不是诗人,而是能人。” 她在京城见过大世面。 出口自然与杭州城里的小家碧玉们不同。 “不愧是沐jiejie,这在京城待久了,就是不一样。” ... 孟川环视众人,沉声道:“在下不会作诗,是因为写诗只能陶冶情cao,但是救不了国。 诸位都知道在下经历了千里之战,但是从山东道兖州府,到江南道苏州府,这之间的距离,又何止千里? 在下一路走来,所见之处,均是无处掩埋的遗骸,路边要饭的乞丐,甚至还有卖身葬父的小姑娘,以及豪门大院前,已经瘦得不成人样的老人家。 见过了那世间疾苦,在让我去做诗词歌赋歌颂太平,请恕在下实在做不到。 经义文章,或可成为治国理政之大纲总要,但是诗词歌赋,又岂能救国? 又岂能救助那些餐风露宿,连顿饱饭都吃不起的平民百姓?” 众人陷入惊讶。 姜天涯拉了拉孟川的衣角。 他深呼吸一口气,郑重作揖道:“请诸君恕罪,既然有些话,已经说了,那么在下,倒是想说个痛快。 我在苏州城里,认识了一位柳阿婆,她双眼不明,腿脚不便,每天只吃一顿饭,家里只剩几个铜板,她的丈夫、孩子,均已离世,只剩自己孤零零的在这个世上活着。 她苦吗?我看不苦。因为在整个大魏朝,比柳阿婆更苦的人,大有人在! 她一天还能吃上一顿饱饭,可是很多人,连吃顿饭的机会都没有,便就活活饿死在大街、荒野之中,就连尸骨都没人掩埋。 即使侥幸有个人为其掩埋尸体,可是他连买棺材,甚至是买个凉席为其裹住尸体的钱都没有。 诸君活在闹市,看诸君衣着,想来也是家中不缺钱财之人。所以你们有时间能在这里吟诗作赋,有时间能够识文断字!可是很多人,想读书,却连本书都买不起。 他们这些穷人,为什么想读书?是因为读书能获得名利,能当官,他们想当官,想让天下穷苦人皆能鱼跃龙门,至此以后,读得起书,吃得起饭,死前能攒够买棺材本的钱。 他们羡慕你们,希望你们能读书明理,去当官为民做主,去解决世间民生疾苦。 但是若他们知道尔等在这里吟诗作赋,在这里酒池rou林,根本不顾民生之艰难,他们心中,又该是何等心酸。” 他再次向众人作揖,“诸君,抱歉,今日在下的话有点多了,总之,这诗词歌赋,在下不会作,也不愿作,还请诸位莫要为难在下。” 花船之上。 陷入久久的沉寂当中。 不知过了多久。 有一人鼓掌,有一人喝彩。 一时间。 所有身处于花船之上的文人墨客,纷纷齐声说道:“孟先生高义!” “孟先生高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吾辈读书人,就是要为生民立命!” “对,圣人曾经说过,读书人自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孟先生高义!” “...” 听到他们的回应。 孟川傻眼了。 本以为接下来将是一场唇枪舌剑,自己连词都准备好了。 结果... 大家好像都不按套路走啊! 竟然没有一人出口反驳! “说得好。” 雅间内,沐婉瑜看着孟川静静矗立的方向,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庞,拿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以茶代酒。 敬当代读书人为国为民之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