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对手戏 (第1/2页)
《舌战群儒》这场戏说的是三国时,曹孟德统一北方,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集团。 三方大军在荆州对峙,战斗即将打响。但在此之前,东吴孙权却因为对这场大决战前景感到悲观,而吴国大臣们则已经起了投降之心。 在危急关头,诸葛亮乘船东去吴国,说服吴国君臣与刘备结盟共同抗曹,终于取得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 这场戏就是诸葛亮在觐见孙权之前被吴国投降派大臣围攻。 当时在场的人有张昭、虞翻、步骘、薛琮、陆绩……等人。 人物众多,各有特色。 岳师父有心压陶桃一头,直接抢了诸葛亮这个角色。 正如上次省城青年川剧演员大赛时老刘说过的主题和素材的关系,主角是主题,配角是素材,素材要围绕着主题,紧密团结在其周围,配角的一言一行都为了烘托主角的风采。 岳师父一亮腔,这场比试可说是已经赢了三分。 陶桃如何看不出他的心思,面上却是不惧,朗声念白:“冠楚楚珮玱玱,朝臣待漏五更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里山河赛帝邦。下官严峻——请了!” 她扮的是东吴大臣严峻。 接着她又面色一边,做老成执重状,继续念白:“今有诸葛孔明过江来见主公,定是前来游说。今日曹cao领兵,欲战刘备,那孔明欲借我东吴之兵以敌曹cao,幸勿使吴侯中他的诡计。待他到来,我等须要与他辩论一番。” 这句话她扮的又是吴国文臣之首张昭。 虽然念白出自同一人之口,但腔调、举手投足、神采却和先前的严峻大不相同,很轻易就能被观众分清。 张昭继续道:“久闻先生隐居南阳、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不胜钦仰之至。那刘豫州,曾三顾茅庐聘请先生,言听计从,就该席卷荆、襄;今日荆、襄诸郡尽属曹cao,不知是何意见?” 在场的众人都是识货的,看架势陶桃是要一人分饰多角,都是神色凛然。 岳师父也是心头微惊,但又被陶桃的狂妄气得几乎笑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和陶老板对戏:“想吾主刘豫州,自出世以来,以仁德为本,以信义为先。若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怎奈荆襄王刘表,亦是汉室之胄,吾主不忍取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不受。那刘琮小儿,妄听蔡瑁等之谗言,将荆、襄各郡尽献于曹cao,使曹cao得以猖獗。今吾主兵屯江夏,别有良图;非君等所知也。” 一席话说得滔滔不角,抑扬顿挫,显示出不错的台词功力。 他的徒弟小林固然大声喝彩,就连其他人也同时点头,心中都道:其实这川剧也挺好看的,光这一大段对白就值回票价。 …… 诸葛亮和张昭的交锋是舌战群儒中戏份最多的,两人台词加一起有好几百字。演的时候,你不能只是完成任务一样演完了事,还得声情并茂,先感动自己才谈得上感动他人。 岳师父凝神把自己代入孔明的角色,将压箱底的工夫都掏出来,一场戏对完,神思竟然有点恍惚。 忙唱了一句:“自古兵家岂常胜?征战全在主谋人。”接过徒弟小林递过来的茶水要润润嗓子。 看到岳师父的状态开始萎靡,陶桃如何肯放过。也不给老头喘息的机会,所扮演虞翻道:“今曹公带领雄兵百万、勇将千员,蜂拥而来,夺取江夏,不知先生当以何计?” 岳师父没办法唤气,只得道:“曹cao得冀州、幽州袁绍蝼蚁之兵,聚荆州刘表乌合之众,虽有数百万,何足惧哉!” 好不容易等虞翻的戏过去,陶桃所扮的步骘发问:“孔明!你今日过江,莫非要学那苏秦、张仪之辈,游说我东吴么?” 接着是薛琮:“你此言差矣!汉室衰微,气运已尽。曹公应天之运,天下归心;你主不知时务,强欲相争,如同以卵投石,抱薪救火!” 再然后是陆绩:“想那曹cao,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本是开国丞相曹参之后;刘豫州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却不可考,他织席卖履,人人尽知,似难与曹cao抗衡。” …… 台词量实在太大了,岳师父终于承受不住,眼前的陶桃虽然只是一人。但他感觉自己正被几十人围攻,左支右绌,难以招架…… 汗水从掖下沁出,湿成明显的两陀,喉咙里好象有一团火在烧,又干又涩。 他一顿,竟是忘词了。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陶桃一人将整个东吴的文臣都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