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门来袭,城外诵经,佛陀异象,许清宵诵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门来袭,城外诵经,佛陀异象,许清宵诵经 (第3/5页)



    可对于富商来说,这不是万分之一的概率,而是二分之一,他不赌,安安稳稳一辈子无忧无虑。

    可要是输了,这辈子就没了。

    对于圣人来说,也是这个道理。

    杀了自己,或许计划会有所推迟,也会有所影响,可总比留自己要好吧?

    这一点,许清宵想不明白。

    除非有一件事情,只有自己能做到,所以朱圣才会留自己一条性命。

    可这样完全是为了杠而杠。

    不符合逻辑。

    一时之间,许清宵想不明白。

    这个问题,或许要自己再回一**安县,或许一切谜题都将解开吧。

    眼下,自己无需思考太多事情。

    突破境界。

    唯独实力,才是一切的永恒,也是一切的根本。

    只要自己真正成为一品圣人,或者是一品武者,那么这些阴谋诡计,都将是浮云。

    想到这里。

    许清宵的目光,不由看向荀子道。

    “敢问先生。”

    “这座天地文宫,又是什么?”

    许清宵继续问道。

    幕后黑手,是不是朱圣,许清宵暂时放一边。

    要去一**安县,才能知晓所有的事情。

    眼下,先问清楚一些其他事情再说。

    “这不是天地文宫。”

    “天地文宫已经彻底不复存在。”

    “王朝阳的确有问题,他身后有人,或许就是一直盯着你的幕后黑手。”

    “不过你当真要小心一些,他只是鱼饵,结局注定很惨。”

    荀子给予回答。

    很多事情,他也不是全知全能,但唯独知晓的是,王朝阳所在的文宫,绝对不是天地文宫。

    而他,只是鱼饵罢了。

    “鱼饵。”

    许清宵瞬间明白这是何意,有人想要借助王朝阳,将自己引诱出来。

    就好像荀子特意写了一些大圣人的事迹,把自己骗出来了。

    当然荀子也不是骗,他写的是事实,是自己沉不住气罢了。

    “那可以先不管这个王朝阳吧。”

    许清宵问道。

    只是荀子摇了摇头,看向许清宵道。

    “不。”

    “要管。”

    “而且要压制住他。”

    “守仁,有一件事情,难道你不好奇吗?”

    “一尊二十岁的亚圣,老夫倒不觉得什么,可三千位大儒,你难道一点都不好奇吗?”

    荀子缓缓出声道。

    此话一说,许清宵当真有些好奇了。

    是啊。

    二十岁的亚圣,这个可以理解,这天地之间,生灵亿万,总会有一两个天赋极高之人。

    但三千位大儒就有些与众不同。

    朱圣一脉鼎盛时期,或许有三千位大儒,可这是数百年的积累。

    王朝阳怎么有三千位大儒?

    难不成大圣人给他留的?

    他口口声声说大圣人是他的祖父,也就是他的祖先,在大魏当中,祖先也可以称呼为祖父。

    这倒没什么。

    就算大圣人是他祖父,给他留下很多圣人手札,世世代代培养出一位亚圣,这些都可以接受。

    三千位大儒。

    这就很奇怪了。

    “先生的意思是?”

    许清宵皱了皱眉。

    “朱圣前脚杀完了这么多门徒。”

    “后脚王朝阳便携带三千大儒。”

    “这当中若说没有巧合,你信吗?”

    荀子开口,将矛头再一次指向朱圣,只是这一次,许清宵找不出任何辩解的理由。

    因为的确如此。

    朱圣杀完这么多门徒,结果马上出现三千大儒。

    这要是没点猫腻,许清宵自己也不信。

    这一次,理由不牵强。

    许清宵自己也有所怀疑,但许清宵并没有怀疑朱圣是幕后黑手,只是认为有人借助这次机会,做了一些手脚。

    如若换这个角度,那还真的有一定可能。

    “守仁,老夫知晓,很多事情你不能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不过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是一件好事。”

    “他们布局了几百年,到底想要做什么,也不是我等能知道的。”

    “但终究离不开长生。”

    “如若不是长生,老夫也想不到,他们为何付出这般代价。”

    “不过,有些事情,守仁你莫要忘记。”

    “大魏文宫当初脱离。”

    “是想要造圣,如今王朝阳归来,也是为了造圣。”

    “谁想要造圣,老夫不清楚,但造圣一定是有理由的。”

    “王朝阳来大魏,无非是想要重新建**的儒道势力,想要借此成圣。”

    “此人,你必须要将他彻底压死。”

    荀子极其认真道。

    “不管如何,大魏,你必须要牢牢掌控,只要大魏越来越强,国力越来越强,那么所有的阴谋诡计,在你眼中都是云烟。”

    “当然,若是你能成圣,亦或者成为一品,那么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只是,当你踏入儒道二品之时,属于你的危机,将会彻底到来。”

    “你要好好想清楚,也要好好想明白。”

    “幕后黑手,是不是朱圣,老夫没有十成把握。”

    “第四代圣人是否活着,老夫也没有十成把握。”

    “很多事情,需要你自己去判断,也需要你自己去衡量,是对是错,皆是由你自己判断的。”

    荀子出声,这是他唯一的建议。

    到底是什么情况,别人说了不算,唯独自己了解,才是真正的明白。

    不然,荀子说是朱圣。

    朱圣说是第四代圣人。

    倘若有一天,第四代圣人出来,说是荀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真要去想,一辈子可能都想不明白。

    还是要看一步走一步,不过荀子说的没错。

    自己背靠大魏,只有大魏彻底变强了,那么这些都不算什么。

    当然,自己变强,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唯二的选择。

    要么自己晋升一品。

    要么大魏一统中洲。

    不,是一统天下。

    而一统天下的关键点,就是神武大炮。

    “多谢先生赐教。”

    许清宵朝着荀子一拜。

    不过许清宵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敢问荀子,您到底是谁?”

    许清宵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

    荀子为何知晓这么多?

    他又是谁?

    听到这话,荀子很淡然,将鱼线丢进湖中,缓缓出声道。

    “以后你会知道的。”

    “不过你放心,老夫不是你的敌人。”

    荀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一句这种令人不解的话。

    有些无奈。

    也有些苦笑,许清宵又朝着荀子一拜,随后转身离开。

    但下一刻,荀子的声音又响起了。

    “守仁。”

    “大魏之中。”

    “还有一个人,你要小心。”

    荀子开口,让许清宵再小心一个人。

    “谁?”

    许清宵问道。

    “华星云。”

    荀子淡淡出声。

    说出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华星云。

    又是华星云。

    许清宵对这个名字,的确既是陌生也是熟悉。

    陌生的原因是,他很久没有见到华星云了,听说依旧是在朝廷当官,而且现在已经五品了。

    至于说熟悉,自己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