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战,犯我大魏者,虽远必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战,犯我大魏者,虽远必诛! (第4/5页)

。”

    “可许清宵想错了,唐国乃是十国之一,他们早就想要独立出去了。”

    “所以,唐国不会劝降,甚至会乘机突袭大魏第二军,这个时候,燕国,京图部落,尤安部落,竭尽全力去支援唐国。”

    “与唐国配合,袭杀大魏第二军,如若运气好,必能重创大魏第二军,即便是运气一般,也能让大魏第二军吃个大亏。”

    “尔等觉得,孤意如何?”

    司龙王极其了解大魏,他瞬间完成判断,笃定许清宵不会进攻唐国,只会进攻阿木塔与突良部落。

    毕竟唐国是分支罢了。

    “此计妙也,司龙王大才。”

    唐国使者起身,他满脸欣喜。

    其余异族国来使也纷纷点头赞同。

    不过司龙王继续开口道:“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注意。”

    “第一战,蕃国之所以如此快投降,有一个关键点,蕃国国君让各国部落冲杀在前,想要保留本国实力。”

    “这就是灭亡之根本,蕃国国君也该死,诸位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告知尔等国君。”

    “援军不是白送死的,所以接下来每一战,都必须要让本国主力先上,援军再上,以确保决心。”

    “并且要对友军敞开大门,切不可互相猜忌,我等目前唯一的敌人是大魏,如果拖不住大魏,在场的人,有那个能活着?”

    “到了这一步,不要再有侥幸心理了,谁要是再这样,等战后结束,屠灭此国,知道吗?”

    司龙王特意拿出这件事情说出,他派出一万精锐铁骑,只回来了十几人。

    一万精锐铁骑白白死在大魏,他如何不气?更气的是,自己好心好意送人过去援助,换来的居然是这个结果?

    人多力量大没错,但人多心思多啊,所以他必须要讲清楚,谁要是还这样乱来,到时候屠灭其国,就不信还敢乱来。

    “我等遵命!”

    “我等遵命!”

    众使者纷纷开口,司龙王说的没错,既然团结一致,如果还互相猜忌,那无疑是自找苦吃。

    要知道,面对的敌人,是大魏王朝,又不是某个小国。

    当下,司龙王的目光,不由落在沙盘之中。

    唐国,必须要赢啊。

    打得过打不过是一回事,必须要拖住大魏前进的步伐。

    大魏这一步,杀的太好了,这一刀杀下去,天下惧惊,这帮异族哪里还有胆子拼杀啊。

    自己只能稳住大局啊。

    司龙王心中如此想到。

    他之所以能统领大局,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也不是因为司龙一族有多强,而是他背后有人。

    上面的指示很简单,前期拖,中期乱,后期杀。

    这是上面的大局安排,前面必须要拖住大魏,不拖住大魏的话,根本没有任何希望能赢。

    只要大魏前期被拖住了,中期就必然会有很多是是非非,什么藩王之乱,文宫之乱,民间之乱,大魏内部会有一大堆问题。

    如此一来的话,等到大魏内乱了,他们就可以真正的出刀,那个时候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同一时刻。

    大魏文宫。

    当许清宵杀降之事传开后,整个大魏文宫彻底沸腾了。

    谁也没有想到,许清宵竟然会下这个命令。

    杀降啊!

    这可是天理不容之事啊。

    “许清宵,你当真是丧心病狂。”

    “自古以来,杀降皆为不祥之兆,我大魏江山,七百年的气运,就要断在你手中吗?”

    “一旦杀降,接下来每一场仗,大魏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数万万无辜生命,将会因为许清宵而白白牺牲啊。”

    “我要书写文章,我要书写文章,许清宵,你无有儒者仁义啊。”

    大魏文宫已经沸腾起来了,到处都是骂声。

    有人的的确确是真的愤怒。

    只是这种愤怒之后,是叹息,是惋惜,是无奈。

    但大部分儒生,则是一种狂喜,内心的狂喜,因为许清宵终于做错了一件事情,一件天大的错事。

    大魏文宫的大儒们疯狂写文章,甚至有些大儒,带着一批儒生,直接朝着皇宫走去。

    “走!我们去觐见陛下,弹劾许清宵!”

    ““许清宵之行为,天神共愤,去大魏皇宫,去见皇帝。”

    大儒们的声音纷纷响起。

    而文宫中,蓬儒却没有说话,显得无比平静,他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但也没有阻止这些大儒去皇宫弹劾。

    不多时,几百位儒生来到大魏皇宫外,五位大儒要求面见圣上,但得到的却是拒绝。

    女帝不见。

    一时之间,五位大儒显得有些面红耳赤。

    “陛下不见,我等就坐在这里不走了。”

    “许清宵杀降,违背仁义道德,违背人道,请陛下降罪,罢免许清宵之职。”

    “自古以来,杀降为不详,许清宵灭我大魏国运,毁我大魏根基啊。”

    几位大儒声音如雷,在宫外大吼大叫,斥责许清宵,辱骂许清宵。

    而宫内所有人听的一清二楚,只是没有人搭理他们罢了。

    下一刻,有大儒压着声音,让这些儒生去喊人来,聚集大魏京都所有读书人,来宫外请愿。

    文华殿中。

    许清宵将七封书信交给信使,让其快马加鞭,送到射阳侯手中。

    而宫外,大儒们的骂声彼此起伏,扰的人心烦意乱。

    “这帮老东西,一直吵吵闹闹,守仁,你下道令,老夫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刑部尚书张靖第一个开口,他听着帮大儒的叫喊声听了快半个时辰了。

    的确觉得吵死了,故此希望许清宵下到令,直接把这帮家伙全抓了。

    反正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大魏要赌国运了,还怕你狗屁大儒?说句不好听的话,大魏很有可能要没了,你大魏文宫地位再崇高又如何?

    有大魏王朝崇高吗?

    逼急了,当真杀儒信不信?

    “留他们有大用处。”

    许清宵摆了摆手,这些大儒所作所为,完全在他预料之中。

    不去针对,不是怕,而是许清宵需要他们这样闹。

    闹得越大越好。

    大约四个时辰后。

    信武侯战报再次送来。

    这一次送来的战报极多。

    而且信使将战报展开道:“许大人,侯爷说,要让属下大声宣读。”

    这信使如此说道。

    许清宵点了点头,他大概猜到信武侯发来了什么战报。

    “臣,信武侯,奉命清点蕃国战品。”

    “战马十五万匹。”

    “蕃国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