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地之书,绝世大儒,文宫之下,废尔儒位【第四更求打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地之书,绝世大儒,文宫之下,废尔儒位【第四更求打赏】 (第2/5页)

   华星云心中到底是什么滋味,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但一定不会太开心。

    至于蓬儒等人,也皆然睁大了目光,看向许清宵。

    刚刚得到圣意,就直接入五品大儒境,一旦他成功,将会对文宫造成一定影响。

    他不愿许清宵入品成功,可他又不能出手制止。

    一步错,步步错!步步错啊!

    这一刻,蓬儒感觉自己喉咙一甜,他知晓是心急而焚,有血要喷出,可他还是硬生生压回去了。

    至于严磊与孙静安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许清宵若成了大儒,便可以与他们平起平坐,这样一来的话,待会许清宵更不可能会放过他们了。

    此时此刻,两人如将死之人一般,慢性等待死亡,内心无比煎熬。

    同时他们也深深懊悔,懊悔自己为何要招惹许清宵,为何要招惹许清宵啊。

    不远处。

    大魏尚书们再看到这一幕时,一个个忍不住攥紧拳头,陈正儒看向许清宵,眼神之中满是赞赏与敬佩。

    顾言等人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他们已经年迈,体内早已经没有了那腔热血,可许清宵却给他们带来了这一股热血。

    武将一脉,安国公看着许清宵,不由深深感慨。

    “天不生我许清宵,儒道万古如长夜,从今往后,武官一脉,无论如何,势必要与许清宵交好,明白吗?”

    安国公以真气传音,通知每一位武将。

    许清宵今日所作所为,让他在众人的心中,硬生生抬高了何止一个地位?

    曾经,许清宵在他们心中,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他们喜欢许清宵的聪明,也喜欢许清宵的血性。

    但这些都是性格上的喜欢,只能说觉得你这个人不错,愿意和你交个朋友。

    可现在不同了。

    许清宵已经展现出来真正的实力,大魏未来的丞相,儒道未来的圣人。

    光是这两个头衔,得罪许清宵,无疑是找死。

    至于大魏未来的丞相是怎么得出的?这还需要想吗?就凭许清宵今日所作所为,以后大魏丞相的位置,不给许清宵坐给谁坐?

    难不成还让陈正儒这个老家伙霸占位置不下台?

    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

    守仁学堂内。

    陈星河望着如墨色般的天穹一语不发。

    他没有去大魏文宫,倒不是不去看,而是他相信自己的师弟,并且他不想参与进来,怕自己说错话,毕竟这件事情他当初知晓一二。

    万一忙没帮上,反而害了自己师弟,那就惨了。

    而大魏文宫发生的一切,也随着投天镜投放至天穹上,他全部看在眼里,既庆幸又感慨自己这位师弟当真是万古大才啊。

    现在,听到许清宵著作成儒,陈星河莫名愣住了。

    “师弟啊师弟,你就不能等等我吗?”

    良久,陈星河说出自己的心声,他实在是有些难受啊,卡在十品,迟迟未能突破。

    本来早就该突破了,可就是因为许清宵一次一次突破,导致他心态崩了。

    不过还好,无论如何许清宵都是自己的师弟,很好,非常不错。

    桃花庵。

    张如会望着大魏文宫的方向,他激动的攥紧拳头,方才他直接失态,高呼了几声许新圣。

    而整个桃花庵,几乎所有女子都将目光看向大魏文宫,她们眼神之中满是爱慕之色。

    一些女子更是围绕在洛白衣周围,激动无比道。

    “白衣jiejie,白衣jiejie,meimei当真羡慕你,能得到许公子青睐。”

    “是啊,是啊,我等当真是羡慕死了,若是能让我得到许公子半分偏爱,meimei我死都愿意。”

    “白衣meimei,这许公子温柔吗?”

    她们开口,围绕在白衣周围,询问各种关于许清宵的事情。

    可洛白衣却有些难为情,因为她并不了解许清宵,只有两面之缘,而且第一次还极为古怪,第二次更是有些.......令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但无论如何,当看到朱圣虚影朝许清宵一拜时,她也激动起来了,她性子宁静,可那一刻也忍不住站起身来。

    如今许清宵更是著书成儒,她更为兴奋与激动,只是做不到与其他女子这般。

    可她的目光之中,却充满着难以言说的激动。

    桃花庵内,一楼当中。

    王儒指着窗外的大魏文宫,用极其激动的口吻道。

    “许守仁,乃是我好友,是我王某好友,他今日必证得大儒之位,他是大魏的新圣。”

    “咱们大魏的新圣啊。”

    王儒激动的浑身颤抖,虽然他与许清宵的关系,并不是说极好,但也算是挺不错,有一定交情。

    跟一位大儒有所交情,一位二十岁的大儒,一位未来的大魏新圣,这面子简直是天大的。

    周围所有文人的的确确露出了羡慕之色,更是有人主动结交王儒,希望王儒有机会能介绍认识认识许清宵。

    不止如此。

    大魏上上下下的百姓们都激动。

    他们都兴奋。

    一位二十岁的大儒,一位被圣人认可的存在,未来的大魏新圣,在他们的目光之下,走出这关键的一步,他们见证了这段历史。

    千百年后,或许他们也会被人提及,或许只是寥寥几字,但他们却实实在在被记住了。

    这是盛况。

    自北伐失利之后,大魏没有过的盛况。

    可文宫当中。

    蓬儒的声音响起了。

    “著书成儒!”

    “著作之书,需万民认可,他今日成不了大儒。”

    蓬儒的声音,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通过儒道神通,告知一些人。

    其中就包括孙静安与严磊。

    两人再听到这话后,顿时不由反应过来了。

    是啊,许清宵著书。

    说是说著书,可著什么书?即便是著书了,那又如何?想要真正成为大儒,需要得到万民认可,什么书能够直接得到万民认可?

    即便是心学之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推广,以及口口相传,要有人去阐述其中道理,让人明白,否则的话,想要直接著书成儒。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蓬儒的话,让两人松了口气。

    只要许清宵没有成为大儒,他们就能逃过一劫。

    毕竟真逼迫他们废儒位,大魏文宫不会答应,无非是待会丢人现眼罢了。

    可再怎么丢人现眼,也总比没有了儒位要好吧?

    也就在此时。

    许清宵的声音再次响起。

    “今日,许某得圣意,有所感悟,著书千字文。”

    “为天下百姓,著识字启蒙之作,愿我大魏百姓,人人如龙。”

    许清宵开口,这是他五品著书。

    千字文!

    之所以选择千字文,许清宵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考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