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毁水车,灭清宵,京都风云,危机再显 (第2/5页)
地。 可没想到,一天。 就是一天之内。 所有人竟然全部同意了。 而且全部答应下来了? 满朝文武,意见一致,这本身就是一件极难之事。 是谁? 谁在背后当推手? 而且又是谁有这般能力?李广孝吗? 不,他没有这个能力,他说不服武官一脉。 怀宁王深思,到底是谁在幕后这般。 “王爷,属下打听到,昨日宫内的太监,去了守仁学堂,不知交代了什么事情,随后许清宵派人前往番商街,收取番商账本。” “而后分别去过户部,刑部,吏部,还有安国公府上,而安国公也喊来了齐国公与卢国公,包括数十位侯爷。” 跪在大堂内的下属开口,告知怀宁王许清宵的动向。 然而怀宁王直接摇了摇头。 “不可能是他。” “他算什么?看似在朝堂上如鱼得水,可实际上呢?女帝是天子,大魏的皇帝,在她眼中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有国之利益。” “六部官员,也有自身的利益,不可能因为一个许清宵,而舍弃自己的利益。” “至于武官一脉,他们看似对许清宵热情,可说到底不过是把许清宵划为自己人,涉及到武官集体的利益,莫说一个许清宵,就算是一百个许清宵也没用。” 怀宁王直接摇头,他并不认为许清宵可以左右朝堂。 因为朝堂是什么地方? 是一个最无情,最在乎利益的地方,人情?人情在朝堂当中一文不值。 今日户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关系极好,明日可能就会撕破脸,这种事情在朝堂上屡见不鲜。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出发点,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或者是人情而被左右。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大魏早就亡国了。 朝堂越是讲规矩,越是冷酷无情,对国家来说才是好事,如果不在乎利益,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而被左右,也坐不上尚书那个位置。 可以说的是,全天下的聪明人,都是笑面虎,当利益在的时候,你我皆是朋友,当没有利益的时候,再好的兄弟也会反目成仇。 这个道理,他三岁的时候就懂了。 “不对。” 但下一刻,怀宁王摇了摇头。 “许清宵去了户部,吏部,刑部,还找了安国公?” “他是帮陛下办事。” “是交易。” 怀宁王忽然想到了什么,他皱着眉头,依旧在沉思。 他不认为许清宵能左右朝堂,但他相信这是一场交易,女帝与文武百官的交易。 “女帝许诺了什么,才能让他们都同意?” “甚至让武官一脉都答应下来,这笔交易肯定很大。” “但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水车工程本王更要阻止。” “只是各地藩王皆然愚蠢不堪,不知道此事之重要,本王要动用自己的力量,将此事拖延。” “还有这个许清宵。” “也必须要除了,此人有大才,不能为我所用,就不能留了。” 怀宁王一眨眼的功夫,想了许多事情。 他必须要阻止水车推广之事,这是当务之急。 至于藩王愚昧,其实有一点他没有说出来,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有时候并非是藩王愚昧,而是大家都在互相防着。 只要对自己无害,不会轻而易举出手,谁都想要当皇帝,亦或者是说谁都想要在未来谋取最大的利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怀宁王愤恨的是,这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大局罢了。 而许清宵,怀宁王已经彻彻底底起了杀心。 当然他不会直接出手杀了许清宵,那样的话,就是破坏规矩,真这样做,那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至少女帝不会放过他。 这一刻,怀宁王落坐下来,他的目光落在了桌上,是一份卷宗。 卷宗首行也赫然写着【平安县异术案】 过了一会,怀宁王压着声音道。 “去一趟钱家,孙家,还有周家,告知他们,本王有事商议,让他们派任,今日子时之前,赶来京都。” “还有,加大力度调查这份卷宗,所有办事之人,全部细细审问来龙去脉,尤其是这个程立东,尽快找其下落。” “再者,太平诗会过后,便是陛下寿诞,到时万国使者皆会入京,有些棋子可以让他们顺势入京了。” 怀宁王开口。 一道道命令吩咐下去。 “是,王爷。” 后者接下命令,随后消失在了原地。 而这一刻,怀宁王目光则十分平静。 “许清宵!你千不该,万不该做出这个水车工程,此物利于大魏,但并不利于本王啊。” 他心中自言,已经下了决心,要将许清宵除掉。 只是就在此时,一封信忽然出现在自己桌前,凭空出现。 信纸之上,赫然是六个字,字体工整,且字迹锋芒,绝非常人之笔。 而这六个字赫然是【毁水车、除清宵】 怀宁王眸子平静,下一刻信纸自动化作烟灰,而后彻底消失。 就如此,一连几天。 大魏仿佛彻底安静下来了。 华星云的归来,除了那两天以外,并没有传来什么新的消息,让许多百姓们有些失望,本以为会是一场激烈无比的碰撞。 却没想到,到头来华星云竟然什么都不做,虽然也有人说华星云是在酝酿,可很快有不少消息出现。 华星云来的当日,就拜访过许清宵,同时华星云也主动请愿去户部,宁可成为卷吏,想要为大魏做点事情。 甚至有好几次,有人说了许清宵的不是,华星云也会在第一时间反击,同时告诉许多人,自己与许清宵没有任何恩怨,两人皆是读书人,也是大魏官员。 愿意相辅相成,从而至大魏走上新的鼎盛。 虽有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人的记忆不仅仅只是三年,三年前的华星云有多傲然,还有不少人能记住。 温酒作诗,镇守边境,大骂皇室,无论是才华还是什么,三年前的华星云,的的确确不差于许清宵,可三年后的他,似乎变得更加成熟了。 让百姓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华星云的表现,初步还是赢得大部分百姓好感,最起码他懂得上下,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