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一十五章: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下辈子注意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下辈子注意点 (第3/5页)

不来。

    “那本王这些属下?”

    镇西王平静道。

    “哦,理论上来说,奴才是不允许旁听的,毕竟刑部判案,但念在王爷身份,怕有贼子乱法,这些奴才就破例一次吧。”

    许清宵面带微笑,可这奴才二字,可是讥讽的到位。

    在大魏,奴才与臣是不一样的,许清宵前世的国家,奴才是亲近之人,臣是办事之人,所以奴才比臣地位更高,并且也是一种称赞。

    然而在大魏,奴才的意思就是奴婢,没有任何尊严和权力,相当于货物,臣子的地位要高过奴才。

    自然这一句话,骂的这几个侍卫脸色难看,若不是镇西王在此,估计他们真要大骂几声。

    “许大人,伶牙利嘴,当真是不错,本王很欣赏你。”

    镇西王皮笑rou不笑,紧接着沉着脸落座下来,几个侍卫也起身,站在镇西王身后,面容阴冷可怕。

    刚刚落座下来,镇西王想要开口。

    然而许清宵再一次抢先一步。

    “王爷,您旁听归旁听,可有一件事情,本官可是要提醒一二,本次主审之人,是本官,而不是王爷,如若本官下了令,方才的事情,还望不要在发生。”

    “免得给王爷带来麻烦。”

    许清宵提醒了一句。

    同时也是在告诉对方,今天他最大,除了陛下来了,谁都没有资格替他下令,不然,就算你是王爷,我许某人也敢动手。

    你不信?想想怀平郡王的下场。

    “许大人这话说的,本王是皇室,第一个遵守大魏律法,只要许大人能公事公办,没有任何徇私枉法,本王绝对不会干扰。”

    镇西王轻笑道。

    这话的意思也很简单,你要是让我挑不出毛病,我就不说什么,你要是哪里做的不好,该说我还是说。

    许清宵没在乎镇西王了。

    而是缓缓坐下。

    大人物来了,真正的好戏也该上场了。

    “来人!”

    “将所有番商押至堂外。”

    许清宵开口,声音冷漠。

    “遵命!”

    齐齐的声音响起。

    刹那间在外面扣押的番商,一个个被送至堂外。

    清点一番后,便有官差开口。

    “回许大人,三百九十五名犯人已押至堂外。”

    官差开口,如此说道。

    而长桌上。

    许清宵望着这帮番商,紧接着再次开口。

    “尔等番商,承先帝之圣恩,允其京中行商,看尔贫苦,免之税收。”

    “却不曾想,尔等在我京都,为非作歹,讹人钱财,横行霸道,轻则坑蒙拐骗,重则出手伤人,强买强卖。”

    “已犯滔天之罪,弄得百姓惶惶,人心不安,罪该万死,当斩首示众,尔等可认?”

    许清宵一番话,冷漠无比,直接定罪,要斩他们首级。

    此话一说。

    刹那间,三百多名番商纷纷喊起来了。

    “许大人,我们哪里有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啊,这里面肯定是误会。”

    “是啊,是啊,这里面全是误会,我们做生意的,哪里敢这么嚣张。”

    “许大人,我们经商老老实实,怎可能干这种昧良心的事情,还望大人明鉴啊。”

    番商们开口,他们死活不会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至于其他的,也不敢叫嚣了,毕竟那两颗人头还落在地上,眼睛都没闭上呢。

    “许大人,本王虽不在京中,但也知晓一些,这些番商做生意倒也规矩,再者这里是大魏,他们即便是再狂,也不敢讹人钱财吧?”

    “不是本王挑刺,任何事情也要讲究物证吧。”

    镇西王淡然开口,为这些番商争辩。

    “那行,既如此,传物证。”

    许清宵也很平静,只是一句话,立刻便有数十名官差快速走来,将一叠叠的收据摆在堂上。

    这一刻,百姓们突然窃语起来了。

    “原来许大人早就防了这一手,怪不得这些日子我等被讹钱财,官府的人都要求这些番商留下字据,原来是如此啊。”

    “这收据留的真好,我倒要看看这帮番商如何狡辩。”

    “好啊,好啊,原来是这样的啊,这字据留着,就是铁证,这帮番商一个都别想跑了。”

    百姓们窃窃私语,他们没想到收据的作用竟然是这个,感慨许清宵的未雨绸缪。

    “六月十五,永兴铺,玉器二十五两。”

    “六月十五,长平铺,玉器四十八两。”

    “六月十五,长安铺,玉器一千四百五十两。”

    许清宵随意拿起一叠,而后照着上面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来。

    念完一段后,刑部官差又送来几个箱子。

    “大人,近月来,京城各地衙门包括刑部接手番商案件一共四百三十五起,所有卷宗都在其中。”

    “涉及最高,七千两白银,最低十五两白银,请大人查收。”

    刑部官差开口,说出这几个箱子装着什么东西。

    “恩。”许清宵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看向镇西王道:“王爷,这算不算物证?”

    许清宵问道。

    “本王看看。”

    镇西王很淡然,一开口,他身边的侍卫便来到许清宵面前,将一叠字据拿起,而后交给镇西王。

    后者十分平静地展开,一张张地

    大约看了十几张后,镇西王摇了摇头。

    “许大人,这字据有什么问题?都是买卖字据啊,这如何算是物证?”

    镇西王摆明了是要偏袒这帮番商,不认为这是强买强卖,反而认为这就是正常买卖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哦!”

    “王爷当真是说笑了!”

    许清宵轻笑一声,紧接着看向这些番商道。

    “永兴铺掌柜何在?”

    声音响起,马上一个中年胖子立刻开口:“小的在。”

    “本官问你,这张字据中记载,六月十五日,你收李氏二十五两白银,是怎么回事?”

    许清宵问道。

    后者低着头,但还是十分认真道。

    “大人,这是做买卖,具体的事情,小的就不清楚了,每天生意这么多,小的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记得啊。”

    后者不敢细说,只想着蒙混过去。

    “做买卖?那行,传李氏。”

    许清宵继续开口。

    当下,一名妇人快步走了出来,看着许清宵直接跪下。

    “妇人李氏,见过许大人。”

    “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