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许清宵独特办案手段,时限已到,全国瞩目! (第5/5页)
?张靖也有些郁闷了。 国公府内。 安国公的声音十分响亮。 “大才,大才,大才啊,许清宵当真是大才啊。” 安国公大笑道,笑声让一旁的李兵懵了。 就吃顿古董羹也是大才? 爹,咱能不能别这么尬吹啊。 李兵站在一旁,实在想不明白许清宵在做什么,可偏偏自己父亲却如此夸赞。 一下子李兵觉得要么是自己有问题,要么就是自己老爹有问题。 “李兵,你好好学学你这个兄弟,我这侄儿,有刑部尚书之资啊。” 安国公几乎是厚颜无耻地夸赞道。 他也不懂许清宵在搞什么鬼东西,但他知道的是,昨天夸了许清宵,今天还得继续夸。 要不夸岂不是显得自己看走眼了? 至于自己儿子能不能领悟,关我屁事?反正当爹的不能在儿子面前丢人就行。 “恩恩,爹,孩儿知晓了。” “不过,孩儿还是有些愚笨,这许清宵到底是在做什么啊?” 李兵点了点头,紧接着提出自己的疑惑。 “愚蠢!” “当真是愚蠢。” 安国公听完此话,顿时站起身来,怒斥两句。 李兵:“......” “你这兄弟,其才无匹,为父懒得跟你说,让人去准备一些东西,按照许侄儿这两日买的东西给为父准备好来。” 安国公说到这里,转身离开了。 留下来没有意义,因为他解释不清楚,索性就不解释。 不仅仅是安国公这里,其余一些国公列侯,也纷纷叫好。 甚至到了第二日,整个京城开始流传一些极为古怪的言论。 “知道吗?昨日刑部尚书,夸赞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平丘府赈灾案,只怕真的要解开真相了。” “是啊,是啊,不仅仅是刑部尚书,据说一直看许清宵不爽的孙静安,孙大儒也说许清宵要破案了。” “何止,安国公,齐国公,卢国公等人昨日晚上突然大笑,夸赞许清宵大才。” “我跟你们说啊,你们千万不要传出去,我一个兄弟的朋友的meimei,与许清宵一个下属有深不可测的关系,她说许清宵已经掌握了此案的关键物证,就是那两千万两白银的下落。” “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我可以作证,他兄弟朋友的meimei,就是我一兄弟的情人,我可以作证。” “这不应该啊?这才三天啊,许清宵纵然是有万古大才,可问题是三天就破案,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有人提出疑惑,觉得三天就破案,有点夸张,还掌握实质证据。 但很快,一则谣言出现,给予了回应。 “你们傻啊?这件事情,许清宵幕后有人指点。” “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当今的皇上啊,不然你们以为,这件事情为何又拿出来翻案?这许清宵为何敢接?真是愚蠢。” 这个谣言一出,刹那间,被瞬间流传,几乎京城所有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而且都认为许清宵之所以这三天优哉悠哉,是因为陛下在后面指点他。 已经将所有证据送给许清宵了,而许清宵只需要等一个月后,老老实实走个过场,到时候该抓人抓人,该追赃追赃。 谣言就是如此,一旦传开,瞬间遍布整个京城。 而且百姓只会听自己想听的内容,虽然有人反对,认为许清宵这是在自暴自弃,可朝廷上下夸赞许清宵有破案之才这个事实无人否决。 尤其是孙静安,张靖这两位,他们两个可是跟许清宵有深仇大恨。 如果他们都说许清宵没问题,那许清宵就真的没问题了。 也就是如此。 转眼之间,过了七天。 这七天内,许清宵待在学堂内,几乎是寸步不离,而杨虎六人也没有在去买东西了,而是每天在学堂练武,许清宵来指点。 学堂内一幕幕,和许清宵说的每一句话,当天晚上都会传达给所有权贵。 可足足十天过去了。 谣言愈演愈烈,百姓们觉得许清宵这样悠闲,是有恃无恐,胜券在握。 而朝堂上下也莫名这样觉得,要说最恼火和郁闷的,就是孙静安,张靖,还有几位国公了。 孙静安和张靖二人,是实实在在恼火,他们不知道许清宵到底要做什么。 都十天了,你还不出来做事? 而诸位国公和列侯也郁闷啊,他们摸不透许清宵的想法,也猜不到许清宵的意图。 自家的儿子又天天来问,再这样下去,他们圆不了谎,岂不是显得尴尬? 就如此。 又是十天过去。 这十天很不错。 许清宵出来了,每天准时散步,逢人就打招呼,还说什么饭后走一走,活到六九九。 有事没事还去戏园子看看戏,完全就没有一副要办案的样子。 而距离陛下一个月的限时。 还剩最后十日。 学堂之外的探子越来越多了。 而此时此刻。 大魏京都。 一座楼塔密室之中。 三道身影端坐在密室内。 房间不大,气氛很压抑,三人穿着黑色斗篷,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一道苍老之声响起。 “两位,如何看待,许清宵接手此案?” 这是第一道声音。 很快新的声音响起,略显年轻。 “许清宵接手此案,并无大碍,他不够资格,只是此事,我一直在思考,陛下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 这是第二道声音,充满着好奇。 “没有。” 第一道声音直接回答,斩钉截铁。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第二道声音再次给予回答。 “可我总是有些不安,我在想要不要.....直接动手,将许清宵抹除,即便是冒些风险,也不用担心,许清宵在朝中,人人喊打,真死了,相信不会有人为他伸冤。” 声音略显冷漠,使得房间有些阴冷。 “不!不能杀!” 第三道声音响起,十分沙哑。 “若杀许清宵,陛下将真正稽查到底。” “静观其变即可。” “真到了哪一步,也不迟。” 第三道声音十分沙哑,但声音落下,其余两人都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三人逐渐离开。 就如此,眨眼之间,又是十日过去,最终期限到了。 这一日。 满朝文武,京城所有百姓,都激动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