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零一章:许清宵独特办案手段,时限已到,全国瞩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许清宵独特办案手段,时限已到,全国瞩目! (第2/5页)

,若孙静安对许清宵没有敌意,那才有问题。

    “罢了,罢了,让人去盯着许清宵,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汇报。”

    陈正儒没有多说,他身为丞相,必须要洞察一切,许清宵接了这个案子,无论许清宵能否查出真凶,他也必须要掌握全局。

    一旦发生任何问题,要及时制止,否则对朝廷不利,对陛下不利,对百姓不利。

    与此同时。

    刑部当中。

    刑部尚书张靖,左侍郎冯建华,右侍郎李远静坐在大堂内。

    张靖神色颇为平静,冯建华还好,毕竟他逃过了一劫,许清宵闹完之后他就回来了,毕竟公务还有不少,一直在外肯定不行。

    至于李远则有些幽怨地看向冯建华,都是侍郎,他却惨遭许清宵二十仗刑,若不是御医送来了特制药品,他也无法这么快恢复。

    “许清宵送来的信,你们都看了吗?”

    张靖开口,语气平静道。

    “看了。”

    冯建华回答道。

    而李远则冷漠开口。

    “他许清宵当真是愚蠢,只怕估计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件案子涉及多大,还以为是普通疑案,居然敢接。”

    李远口气不太好。

    只是此话一说,张靖摇了摇头。

    “他知道。”

    三个字,让李远脸色一变。

    “尚书大人,你说许清宵知道这案子涉及之大?”

    李远有些没想到。

    “恩。”

    张靖点了点头,虽然他也憎恨许清宵,可他绝对不会因为憎恨,而忽略一个人的才华以及实力,这样只会显得自己愚蠢。

    “能写出千古名词,绝世文章,天下第一骈文,还有千古名言之人,许清宵的才华,不可小视,我等虽憎恨他,但莫要低估了他。”

    “这份卷宗,他应该已经猜到部分,最起码知道这卷宗背后牵扯有多大。”

    张靖这般回答道。

    一时之间,冯建华和李远沉默了。

    张靖这话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许清宵的才华,有目共睹,你可以说他狂妄,你也可以说他不为君子,但不能说他才华不好。

    要许清宵才华不好,那天下人有谁敢说自己才华横溢?

    “哼,他既然知晓,还敢接此案,也当真是狂妄,莫不成他真以为自己能翻此案?”

    李远还是有些不愉,这般讥讽道。

    “此案涉及之大,许清宵竟敢接手,他不怕吗?”

    冯建华则没有任何怨气,毕竟他没挨打,所以对许清宵没好感但也不至于像李远这般带有偏见。

    “想来他应该已经猜到这是陛下的意思,所以才会如此大胆,接手此案。”

    “若不然的话,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接手此案。”

    张靖出声,他瞬间洞悉许清宵是怎么想的。

    很快张靖继续开口道。

    “只是许清宵还是太过于年轻了,即便是有陛下撑腰,又能如何?”

    “哪怕是陛下想要翻此案,也不见得能翻案,平丘府赈灾案,涉及之大,难以想象。”

    “当年,本官还是侍郎之时,接手此案,也受到各种阻碍,陛下让许清宵一个月内破案,他怎么破?”

    张靖摇了摇头,他身为刑部尚书,当年接手此案,是堂堂刑部侍郎,接手此案也遇到了许多阻碍。

    许清宵如今一个主事,想要接手此案,只怕麻烦阻碍比他当初还要多。

    至于许清宵身后有陛下撑着?

    可他张靖当初也有武帝在背后撑着啊。

    只不过那个时候动荡一些,现在比较安定,但两者其实是差不多的。

    “这件案子,涉及太大不说,而且恰好是在先帝晚年之时,朝野动荡,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所有的人证物证根本找不到,许清宵破不了此案。”

    “最关键的人证也已经疯了,就算是许清宵真有断案之能,也于事无补啊。”

    两人附议,认同张尚书所言。

    倒不是不看好许清宵,而是三个问题许清宵解决不了啊。

    第一,人证物证你找不到。

    第二,有人会阻碍你办案。

    第三,即便是找到,可能你也不敢翻案。

    以上三点,就是这件案子为何一直压到现在还没有处理的根本原因。

    “不管了,先看看他如何处理此案吧,让人盯着许清宵,有任何动静必须要上报。”

    张靖也想不出许清宵会怎么办案。

    但他知道的是,许清宵将这封信送来,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办此案,而且态度很认真。

    所以静等就好。

    一时之间,整个京都几乎所有权贵,都或多或少谈论此事,众人都清楚的很,许清宵动真格了,陛下也动真格了。

    只是许清宵具体要怎么办案,引来众人的疑惑。

    武昌一年。

    五月二十六日。

    守仁学堂之外,莫名多了一些人影,商贩买卖,杂耍艺人,一时之间学堂周围显得略微热闹。

    京城很大,但有时候也不大,眼线布置之下,再不热闹的地方,也会变得热闹起来。

    也就在此时,一道身影从守仁学堂走了出去。

    刹那间不少身影跟了过去。

    不多时,又是一道身影走了出去。

    马上又是不少身影跟了过去。

    如此反复,杨虎六人全部离开了守仁学堂。

    这一日,深夜。

    大魏文宫。

    刑部,户部,兵部,九位国公府,诸位列侯,以及不少大魏权贵们的家中,都呈现上数份卷宗,这是他们手底下探子跟踪杨虎等人的行踪记录。

    文宫内。

    陈正儒,孙静安展开卷宗。

    随后两人脸色微微一变。

    卷宗如下。

    ---

    武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属下跟随许清宵下属李健,一路来到北市场,李健前前后后购买二十五枚鸡蛋,两斤牛rou,四斤羊rou,白菜一斤,青菜两捆,鱼丸半提,而后回归学堂。

    ---

    武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属下跟随许清宵下属李康,一路来到西市集,李康购买铁片两块,凿冰器一件,铜制火炉一口,香酒一壶,八角,桂皮,鲜辣椒,红油,牛油各半斤。

    ---

    数份卷宗几乎是一致的内容,杨虎杨豹几人今日出去,显得神神秘秘,但其目的就是买一些日用品,十分普通。

    没有任何一点问题,但这种没有问题,让他们感觉问题更大。

    “这许清宵,是在搞什么鬼?”

    孙静安皱眉,他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