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九十三章: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 (第2/5页)

也说不准。

    许清宵只希望别太难看就好,自己长得如此俊俏,又有如此才华,略微还是担心被女帝看中。

    要真是如此,就只能期望女帝长得好看一些,这样自己挣扎起来也不会太难受。

    胡思乱想了许久。

    在外人看来,许清宵立在殿下,纹丝不动。

    大约接近一个时辰。

    终于,声音响起了。

    “宣,大魏府试第一,许清宵,许守仁殿外等候。”

    随着声音响起,许清宵长长吐出一口气,先前还有些紧张,但听到声音的一瞬间,许清宵彻底平静下来了。

    朝着阶梯走去,一共三十六阶,许清宵从左而行,随后来到殿外。

    大殿之外。

    许清宵微微低头,这是朝堂上的规矩,站在殿外,不可直圣。

    大殿空阔,文武百官左右并列,一根根朱色的柱子耸立,雕龙画凤,云阁流丹,显得端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许清宵为新朝第一年府试第一,年近二十,却已明意立言,故,赏三十六坊,静安坊宅院一处,设以学堂,安置其身。”

    “再赏黄金千两,上静斋文房四宝五套,皇家置办一套,以告天下文人,皇恩浩荡,许清宵,入殿接旨。”

    十分悦耳之声响起,许清宵没有多想,直接跨入大殿,很快一道身影出现在面前,将圣旨缓缓放在许清宵手中。

    微微抬头。

    女子绝美,飞仙鬓,五官精致,桃花眼,肌肤如雪,年龄看起来与自己差不多一般,说是人间绝美也不足为过,尤其是一双眼睛,一眼看来,莫名让人心神荡漾。

    好在的是,许某不好女色,仅是一眼,许清宵便收敛目光,接过圣旨道。

    “学生,叩谢隆恩。”

    许清宵拜谢大魏女帝,有一点不得不说大魏王朝的设定很好,儒生面圣可不跪拜皇帝,除非是什么大事,或者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大事,否则的话可以不跪。

    给予自己圣旨之人,自然不是当今皇帝,许清宵倒也听说过这人的名字,赵婉儿,大魏女帝身旁的贴身侍女,是真正的亲信,诸位国公王侯,亦或者是儒官文臣一个个都巴结此人。

    “免礼。”

    空灵之声响起,却不失霸气,许清宵此时抬头,真正将目光看去。

    龙椅之上,左右是仙鹤香炉,金碧辉煌的龙椅,显得无比霸气,椅子上一名身披红色龙袍的女子,正静静地看向自己。

    依是绝美。

    如若说赵婉儿的美,属于那般令人神魂荡漾,一双桃花眼摄人心魄,那女帝之美,便是那种冷艳高傲。

    其肤胜过白雪,其肌胜过白玉,二十余岁,正值青春年华,可美目当中却透露出如同神山一般的圣洁,但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气势,又如同万年不化的冰山,让人敬畏。

    如何去形容赵婉儿与女帝的美呢。

    许清宵脑海当中瞬间浮现出两个词汇。

    玲珑之极,御姐之极啊。

    许清宵的目光瞬间收回,虽然内心胡思乱想,可明面上他没有任何一点点亵渎,这是大魏女帝,若有半分邪念,只怕当场得死在朝堂之上了。

    “众爱卿,许清宵为本朝府试第一,亦有万古之才美誉,今,大魏王朝,百废待兴,需能臣贤才,吏部之中尚缺员外郎一名,任他为职,觉得如何?”

    女帝之声响起,给予许清宵封职。

    只是此话一说,满堂文臣惊讶了,饶是许清宵也有些惊讶了。

    大魏王朝,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一句话解释,吏部主管官员升迁等事物。

    户部管国库各项钱财支出。

    礼部就是外交等事物。

    兵部就是打仗事物。

    刑部就是案件调查和要不要抓人。

    工部就是一些器物工具制作,大到火器宫殿建筑,小到一些祭祀器物等等都需要工部来做。

    当然六部的管辖范围肯定不止这一点点,只是一个笼统概念。

    而六部当中,许清宵基本上以为女帝会把自己安排到户部,这样方便施展后面的计划,却不曾想到将自己安插在吏部?

    吏部是什么概念?官员升迁,任职,罢免,以及京察,都是由吏部来做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掌控了吏部,基本上就等于是掌控了天下文人晋升的命脉。

    所以负责吏部的是中书省左丞相,陈正儒负责,儒家无私,这种事情的确要儒家来管,可即便是儒家来管,也做不到无私这个程度。

    原因很简单,假设两个人都很有才华,都有真材实料,一个是朱圣一脉,一个不是朱圣一脉,请问怎么选?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朝廷缺人才是缺人才,但缺的是惊世大才,否则正常人才会缺吗?一个吏部正儿八经有品有位有权利的职位能有几个?

    可天下读书人有多少?根据不科学统计,大魏读书人都有五万万,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还缺人才吗?

    所以安排自己人也没问题,人家又不是无才无能。

    将许清宵安排到吏部去,这简直是最高级待遇啊,正常贤才上了朝,一般都是安排到工部或者是礼部,先熬熬资历,干点杂活,做的好了,心态稳了,再安排你去其他部门做事。

    可直接安排到吏部,这已经不是看重许清宵了,这是非常看重许清宵了。

    更何况就算安排到吏部,随便给了主事也就差不多了,员外郎是什么?是六品的官员啊,有权管理一郡的官员升迁,当然郡守不在其中。

    可以说许清宵只要入了吏部,当上了员外郎,不出三年,许清宵便可以积累大量人脉,再加上陛下如此看重,三年内许清宵不做错任何事情,晋升五品郎中没有任何问题。

    当下,有人出声了。

    “陛下!臣觉得有些不妥。”

    声音响起,不过并非是吏部的官员,而是礼部的官员,但依旧是儒官。

    是礼部郎中,吴普,从五品官员。

    “臣认为,许清宵虽有大才,可仅仅只是儒学上的才华,治理国家,不可能只凭借文采,还需要多加磨砺。”

    “许清宵刚入朝廷,便任职吏部员外郎,实在是有些不妥,臣认为倒不如让许清宵来礼部,礼部当中刚好有主事一职。”

    “一来,可以让许清宵熟悉朝堂礼仪,二来也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