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九十一章:国公震撼,许清宵之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国公震撼,许清宵之计! (第2/4页)

   再者许清宵也没必要用这个来讨好自己啊,又得不到实质好处。

    最主要的是,他也想到了一点,自己虽然是个粗人,自己儿子虽然也是粗人,但有句话不是叫做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吗?

    武道也是这样的,三代总不可能都是武道吧?再加上自己后代子孙开枝散叶,怎么就出不了一位儒生?凭什么就出不了一位读书人?

    结合以上三点,安国公笃定了一件事情。

    许清宵是个老实人,众所周知,老实人是不会骗饶。

    哈哈哈哈哈哈。

    安国公很开心,更开心的还是李兵,他一把拉住自己的儿子,您还别,之前他看自己儿子,就感觉是个淘气货,平日里就知道招惹自己生气。

    可现在一看,这不就是文曲星下凡吗?好好好,哈哈哈哈哈,我儿有大儒之资。

    旁边一些人虽然露出笑容,但有几个人笑的不是特别开心,倒也很正常,毕竟不是自家儿子。

    几个女子更是推了推自己相公,使了两个眼神,后者顿时会意,连忙起身看着许清宵道。

    “清宵兄弟,你能帮我儿子看看吗?”

    “对对对,清宵兄弟,反正看都看了,不如帮我儿子看看,有没有才气。”

    国公的几个儿子都按捺不住了,纷纷希望许清宵帮忙也看看,虽然这有些不礼貌,可哪怕是安国公也不好阻止。

    是啊,自己孙子那么多,不准还有一个呢?

    然而许清宵却微微皱眉,看着紫衣少年,后者也看向许清宵,突兀之间,眼中露出异样,他记起来许清宵是谁了。

    不就是在城门口被自己打劫的人吗?

    只是话还没出口,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只是,国公,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许清宵开口,一句话让众人都沉默下来了,尤其是李兵和安国公,脸色则显得有些沉重,毕竟许清宵的脸色有点不太好。

    “清宵侄儿,有什么你就,没有关系,老夫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是啊,清宵兄弟,有什么问题你。”

    两人纷纷开口,他们不知道许清宵突然话锋一转是什么意思。

    听到两人之言,许清宵微微咳嗽一番,紧接着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学生就了。”

    “国公,世子,此子虽有大儒之资,但我方才观他才运,发现他有三个地方断裂。”

    “换句话来,会有三件事情,导致他无法晋升大儒。”

    许清宵开口,出皱眉的原因。

    “哪三件事?”

    安国公问道。

    “第一,家势,国公,世子,学生想问一问,是否过度宠溺世子?”许清宵开口道。

    此话一,众人一愣。

    “清宵兄弟,这......的确有些宠溺,但打也打了,这孩子皮的很。”

    李兵硬着头皮道,其实宠溺的不是他,是他爹,也就是安国公了,隔代亲都懂,但他不可能自己老爹宠溺孙儿,在外人面前还是要顾忌面子。

    “果然。”

    许清宵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可有人却开口道。

    “清宵兄弟,孩子还,宠溺一二,也没什么问题吧?”

    有人不懂,如此道,觉得宠溺一二也没什么大问题,怎么跟大儒扯上关系?

    可此话一,许清宵立刻摇了摇头,神色坚定道。

    “非也!”

    “所为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绝对不能宠溺,毕竟顽童性,读书在乎的是赋与资,这是先的,可后的勤学也不能少。”

    “我举个例子,在我县城当中,曾经出过一个赋极好的孩子,五岁便能作诗,其父母无比开心,对这孩子也极其宠溺,认为自己孩子赋极高,未来必是状元之才。”

    “可等到成年之时,这个孩子不但没有任何功名,甚至因为父母的过度宠溺,变得任性妄为,竟与他人偷鸡摸狗,最终被判入狱。”

    “就以兵法来,初入兵营,想要建功立业,便是上阵杀敌,可学生想问国公,当一个人杀敌到一定程度之后,建立赫赫军功,接下来应该是做什么?”

    许清宵没有直接出,而是询问安国公。

    “进兵部,学兵法。”

    安国公直接出这六个字。

    上阵杀敌,建立功勋,的很热血,但实际上真正的功勋,不是靠杀人获得的,而是根据战争结果而得。

    除非你猛到一个人干翻对方百万大军,否则的话,杀敌一百已经是极限了,至于所谓杀敌三千,杀敌破万,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而是一场规模战争做到的。

    所以当你屡屡斩杀敌将,你了解战争,你得到提升,那么之后就是学习兵法,如何带领百人队伍,千人队伍,甚至是动辄数万,十几万,百万大军作战。

    “国公所言极是,一个普通士兵,上阵杀敌,了解战争,那么他就必须要学习兵法。”

    “换句话来,此子有大儒之资,但过分的宠溺,会让他只知杀敌,而不懂兵法,如此一来,撑到死也只能做个先锋将军,却当不了兵马元帅。”

    “诸位明白吗?”

    许清宵为众人解释,而且特意用兵法来解释,免得有人听不懂。

    的确,这么一解释众人顿时明白了。

    “清宵侄儿所言极是,老夫明白了。”

    实际上许清宵开口的第一句话,他就明白许清宵是什么意思,当下安国公恶狠狠地看着李兵怒斥道。

    “平日里,你就百般宠溺范儿,明明有如此大才,差一点就被你害死了。”

    “从今往后,你们所有人听着,不准再宠溺范儿,谁要是宠溺范儿,老夫打断他双腿。”

    安国公怒吼道,把所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众人有些郁闷,明明最宠溺范儿的是你,怎么怪我们了?

    但这话心里知道就好,明面上不敢。

    “爷爷!”

    李范有些懵了,不宠自己了?那自己咋办?一时之间,李范不由向自己爷爷撒娇。

    “爷什么爷!”

    “给老夫闭嘴,平日你胡作非为,你爹不管你,爷爷管你,闭嘴,站在这里,好好听清宵叔。”

    安国公是认真起来了,虽然他也心疼自己这个孙儿,但没办法啊,明明有大儒之才,若是被这种家庭环境给害了,那简直是愧对祖宗。

    此话一,李范有些难受了,他虽然任性妄为,但还是有点脑子,别饶话他不听可以,自己爷爷的话不能不听,要是不听就真的麻烦了。

    同时李范恶狠狠地盯着许清宵,很想骂几句,可又不敢,只能用威胁的眼神去看许清宵。

    “清宵侄儿,你的第二件事情,又是什么事情?”

    安国公继续问道。

    听到安国公询问,又看到李范的威胁目光,许清宵没有任何生气,而是平静道。

    “这第二件事情就是师道,所为名师出高徒,但我看国公您这位孙儿,未来的师道有些坎坷,若是找不到一位好的老师,估计也成不了大儒。”

    许清宵如此道。

    这话一,众裙是点零头,毕竟许清宵的很有道理,名师出高徒,一个学生好不好,不仅仅要看学生自己,更主要的是老师好不好。

    就好像他们一般,若是没有兵家大师指点,懂个屁兵伐,没有国公悉心教导,朝堂上的事情,他们根本看不清。

    就算你是才,你也需要适应时间,而有一位名师指点,可谓是鱼如得水。

    许清宵此话一,李兵的妻子顿时不由起身道。

    “妾身徐氏,见过许先生了。”

    “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