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头名 (第1/2页)
自从上次王平说出那一番独到的见解,马车上的众童生都对他另眼相看。 他们有意无意地讨好,似乎想着再得到些珍贵信息。 不过,王平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不管他们如何讨好,若没有银子孝敬,一切免谈。 两天后,马车顺利到达徐州城。 作为天下十大坚城之一,徐州城的雄伟远非谷云县城可比。 要不是城楼上有官兵把守,一行人恐怕早就上去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离府试开考还有两天,王平几人自然要逛逛这繁华大城。 一路逛玩下来,王平见识了许多,更加不敢小瞧此世古人的智慧。 就以街边随处可见的小摊为例,他发现:这个时代的商业已经十分繁荣,凡是有点想法及能耐的人们,无不想着通过做生意来改善生活。 仅仅是徐州城就这般繁华,作为王朝国都的定昌,又该是何等模样? 此时的王平不由心向往之。 逛了整整一天,剩下一天时间,他们要静下心来,备战府试。 当天夜里,公子哥来到王平的房间,一上来就问:“你说,明天的府试会以什么为题?” 王平嘴角微微翘起道:“你想知道?” “废话,前来应考的童生哪个不想?”公子哥提高了音量。 王平笑了一下,道:“简单,给五两银子,我立马告诉你。” “五两?你抢钱啊!”公子惊出声。 王平正色道:“你可以不给,我也可以不说。” “五两实在太多了,三两成吗?”公子哥带着商量的语气。 谁料,王平直接点起小头道:“可以。” 见此,公子哥立马从怀中掏出三两银子,递到了王平手上。 看在银子的份上,王平语气缓和道:“其实,现在这种时局,朝廷在府试上面很可能会出‘策问’一类的题目……” 科举考试内容一般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经义、策问、诗歌。 相比于其它两类,策问的灵活性较大,比较容易考出高水平。 在以往,府试多是以经义、诗歌为主,考校的是读书人基础功底。 现在,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需要的是扫除各类弊病的对策。 结合先前所分析的朝廷与徐州官员间的博弈,使得王平判断:此次府试当是以策问为主。 至于具体的题目,更不难猜到。 目前朝廷所忧的无非三件事:一是西面蛮人的入侵,二是中部难民作乱,三是各地官阀豪强割据。 在王平看来,目前朝廷最为忧虑的当是中部难民作乱。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威胁到国都定昌的安全。 说到底,这个天下是由极少数人所统治的,而这极少数人的大部分都在定昌城居住。 此城的安危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差池。 虽有九成把握猜中题目,但以王平谨慎的性格,还是做了十全准备。 他脑中早已记下了三篇自己竭尽神思所写出的文章。 公子哥的三两银子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然,这还不足以让他托底。 此次府试只有三个秀才名额,少一人竞争,自己就多一分机会。 在透露给公子哥大致信息后,他直接回到床上休息。 明天的府试至关重要,必须养足精神。 公子哥本人火急火燎地出去,说什么也要为明日的府试一搏。 第二天卯时,分住于徐州城各处的童生赶到府衙,即将迎来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试。 若能成功考过,等待他们的将是光明未来。 童生数量足有一百多位,除了王平,其他人的年龄都在十五岁以上,这就使得他比较引人注意。 路过的人都要往他这边瞥上几眼。 随着一声铜锣敲响,府试正式开始,那些带有白色封条的卷子被摆上案桌。 众童生都迫不及待地打开卷子,想尽快一观今年府试题目。 一眼看去,原本还有些忐忑的王平露出了难以察觉的笑容。 今年的题目正如他所料,就是关于如何解决中部暴民的问题。 王平静下心来,开始在卷子上作答。 看着他一气呵成的下笔动作,许多童生侧目,甚至连此次的主考官李廉也注视过来。 文章早已记背心中,笔走龙蛇一番,试卷便已填满。 王平毫无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