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5章 针对 (第1/1页)
,炮灰女配不干了 谢正一噎,快速地睨了眼其他人,还好没人注意这句话。 他清了清嗓子,认错道:“好弟弟,留点儿面子。” “兄长说笑了。”谢丕颔首,“崔叔父问你话呢!” 谢正闻言,赶紧先回着崔恂。 听闻他不仅精通书法,在音律上也颇有造诣,崔恂手痒的老毛病又犯了,带着谢正去了前院的书房准备切磋一番。 话最多的两个人都走了,厅内只剩下崔九贞和老太爷说话的声音,谢丕微微弯着嘴角,凝神静听。 “我这几日准备着人将芭蕉园收拾出来,那地方放着不用也是浪费,还有梧桐苑。” 芭蕉园是崔元淑从前住的地方,梧桐苑是她的,不过如今一个已经不在崔家,而她又住在东苑,自然也不准备再回去。 是以收拾出来留作待客,等族里人来了,也能显出他们的看重。 老太爷点头,道:“芭蕉园收拾出来给女眷,另外再将竹里馆和外院的潇湘居打理出来。” 说着,他看了眼谢丕,“梧桐苑留着,回头命人修葺一番,添些用具,待你们成亲后便搬到那处。” 没出阁前跟着老太爷住东苑还成,成亲了再一块儿挤在东苑,到底有些不便。 梧桐苑够大,本就是特意为崔九贞建的院子,再添置些用具,修葺一番住他们夫妇俩和那些奴仆正好。 崔九贞因着老太爷的话愣住了,脸颊迅速染上了热意。 她悄悄睨了眼一脸坦然的谢丕,有些扭捏地揪了揪帕子。 “东苑不也能住嘛!”比起梧桐苑,她还是更喜欢东苑的。 院子舒服,人也可爱,就连院后那些鸡鸭都尤其顺眼。 “你想在锦衣卫眼皮子底下?”老太爷掀了掀眼皮。 崔九贞一噎,想到上回的事,有些好笑又有些气。 “老师说的是,梧桐苑我会派人过来修葺,需要添置的东西都有谢家来便好。” 谢丕说道,让他再在东苑这群人跟前,连随意亲近都不能够,还得时刻注意着他们窥视,早晚得逼疯。 能出去住自然最好。 听他这么说,老太爷没有反对,总归他们自个儿住的地方,想怎么折腾随他们。 崔家也没旁人。 他们俩都敲定了,崔九贞还能说什么,自然是只能应下。 待到时辰差不多,谢丕派人给谢正递了话,两人行礼辞别了老太爷和崔恂,便准备回府。 崔九贞将送他们送至门口,谢正自觉地先上了马车,留下两人相对而立。 寒风中,美人婀娜,谢丕眸子温柔了几许,替她挡住风口,“我过两日便回来,你进去吧!” “那等你回来我带你去看看梧桐苑?” 一想到往后那是他们俩要住的地方,崔九贞就忍不住雀跃起来。 谢丕颔首,嘴角也染了笑意,他道:“好!” 这回等她进去了,谢丕才上了马车,一进车厢,就听自家兄长调侃道:“这还没成亲呢!便跟分不开似的,难怪母亲常说白生了你这个儿子。” 天天总想着往外跑。 谢丕坐下,理了理袍子,“母亲还说,兄长白长了这些个年岁。” “哼!你小子,总是不肯吃亏。” 谢正笑骂道,他看得出来,自家弟弟是真的喜欢崔九贞,眼中有些欣慰。 但,胸口的惆怅也更明显了。 他撩开车帘往外看去,又是一年寒冬,如此也不知多少个了。 回到谢家,兄弟二人一道儿去给徐氏请安,后头谢正先行离去,谢丕则是留了下来。 将修葺院子的事儿说了遍,徐氏立即拍手应下,“这事儿交给母亲,你且放心,缺什么家里都给你们补上。” 儿子跟儿媳妇住的地方,那必然是要好好打理的。 崔家办事儿就是快,之前才说过,这会儿地方就选好了。 吃了口茶,徐氏见着谢丕还没走,便有些奇怪,“你还留这儿作甚?” 谢丕抬眼,道:“母亲,往后莫要再给我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他回府这几日,明显又感觉到了饭桌上多了几个汤羹。 尽管做的不明显。 提起这个,徐氏目光微闪,“这个……冬日里,多吃些汤羹暖暖身子而已……” “那也不必浪费药材。”谢丕一字一句地道:“儿子康健的很!” 徐氏一噎,顿时没话说了。 她这不也是为了他好么!虽说太医诊过是说无碍,可指不定之前不行呢? 还是得亏她补的好,这可是传宗接代的大事儿,马虎不得。 见她这不说话的模样,就知道自家母亲是没将他的话听进去。 谢丕抿唇,不想再说了,起身抚了抚袍角离去。 翌日,王家大奶奶和诸秀带着年礼登门拜贺,彼时,谢丕正从正房请过安。 离去时,正巧迎面撞上了两人。 王大奶奶几乎立即就猜到了他的身份,早先听说谢丕的风姿京城无人能及,还觉着是夸大其词。 这会儿见了,倒真是名副其实,她余光瞥了眼低着头的诸秀。 难怪她不肯放弃! 扬起笑容,她微微颔首见礼,正想说什么,却见谢丕已经绕过她离去,竟是看也没看一眼诸秀。 她笑意淡了下来。 还真是个冷性子的,这般无礼。 领路的婆子赔罪地笑笑:“王大奶奶莫怪,我们二爷就是这性子。” 王大奶奶淡淡一笑,点点头,却是没说话。 跟在她身后的诸秀却是朝谢丕远去的背影看了眼,直到王大奶奶拧了她一把,才回过神。 “当心路,别走错了!”王大奶奶意有所指。 诸秀抿唇,“meimei省得!” 她只是奇怪,谢丕好像不太一样了,若说之前见过的几回只是冷淡,那么方才她却感觉到了一丝明显的排斥。 针对她! 心中猜测着些许可能,她跟着自家jiejie来到了东次间里,拜见过谢夫人徐氏,便乖巧地坐在一旁。 王大奶奶与徐氏寒暄着,前者提起谢丕,道:“方才过来遇见了二公子,当真是俊秀,京城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听见人夸儿子,徐氏当然是高兴的,笑着道:“京城没有,可不代表旁的地方没有,尤其是江南之地,俊杰数不胜数,他呀!也没那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