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2章 隐晦 (第1/1页)
第272章隐晦 晚间,沈茂君留在崔家用饭,期间崔恂拉着他可谓是欢喜的不得了。 他从外番给他带来的琴,可是个稀罕物,正好,近日又可以钻研一番了。 沈茂君不愧是八面玲珑之人,应付起这么多人,也不见疲惫。 说的还好听! 眼看着要留宿,幸好崔九贞已经提前命人准备了。 稍晚些时候,沈茂君开始催着谢丕回房,“我好容易给你搜罗的宝贝,赶紧回去好好看看,往后,兄长再给你寻更多更好的,嗯?” 他眨了眨眼睛笑道。 谢丕皱眉,有些拿不准他又在使的什么坏心思。 但,到底是回房了。 屋子里是小五在伺候,他已经打好了热水,谢丕回来就能沐浴歇息。 “今儿个沈东家派人送了东西来,搁哪儿了?” “您说的是那个红木漆的雕花盒子吧?”小五笑道:“小的给您放到书桌上了。” 谢丕颔首,随即便让他下去了。 等沐浴完,他只穿着袭衣,散着长发,去书桌前打开了那个盒子。 只见里头是几卷画卷,神神秘秘,也不知是什么稀罕的画。 他打开,目光落到画卷上的瞬间立马又合上。 耳尖快速地红了。 他深吸一口气,片刻后,再度打开了画卷,额角青筋跳了跳。 这样的画,交缠之人竟栩栩如生,与他所瞧过的彩墨画完全不同,且极为大胆,细致入微。 与真人几乎无甚区别! 这个沈茂君,竟弄了这等东西过来。 犹豫良久,终究是没丢掉这些画卷,可要他仔细观摩,却还是有些羞耻。 于是,当晚这盒画卷便被锁了起来,可谢丕却不好受。 到底是受了影响,他近日已经极少再做那些个梦,可这几日竟是没一日落下。 就连给他收拾床铺的小五,也奇怪起来。 会不会换的太勤了? 二公子这般,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 这日,他扭扭捏捏地寻到在厨房给崔九贞炖着药膳的余嬷嬷,见他踟蹰不前,偏偏又不肯离去。 余嬷嬷擦了擦手,询问道:“可是二公子那头有事儿?” 小五白净的脸上红了红,点头。 “哦?是什么事儿?”余嬷嬷招了他过来,“给嬷嬷说说?” 话音落下,她从袖袋里掏出一包姜丝糖给他。 十四五岁的年纪,还是个孩子,自然是爱吃的。 接过了糖,小五胆子也大了点儿,悄悄道:“二公子好像身子不大好,有些,有些虚……不大行?” 他想了想,应该是这个词儿。 余嬷嬷闻言一惊,二公子身子虚?还不行? 这怎么成,还未成亲的人,连个通房都不曾有过,这要是不行了,往后成亲了岂不是…… 当下,她按住小五,神色凝重,“这件事儿千万不能让旁人知晓,尤其是大姑娘和老太爷!” 小五疑惑,“这是为何?” 可他来的时候嘀咕了两句,好像有锦衣卫听见了来着? 余嬷嬷哪里还有空子给他解释那么多,将他打发走。 若是崔家知道二公子若是不行,那这婚事恐怕都得重新考量了。 至于她为何没怀疑过小五的话,那自然是因为小五是贴身伺候谢丕的,且,她多有照拂,这是个好孩子。 这不,一有消息,就来告知她了。 趁着崔家还未知晓,得尽快告知谢夫人才是。 将炖好的药膳端到崔九贞面前,她便照旧下去了。 窝在房里写好了信,寻个小厮便递去了谢家。 信到谢家的时候,谢夫人徐氏才午歇起来,听着碧珠禀报的事,眉头微皱。 “……金氏那边,她爱折腾便让她折腾吧!我也懒得管了。” “是……” 碧珠应下,刚想再说些旁的,便连小丫鬟拿了信进来,说是崔家递来的。 徐氏一听,忙让碧珠拿了过来,天大地大,她两个儿子才是最重要的。 旁的人与她无关。 看完信,徐氏脸色白了白,“这、怎么会这样……” 难道是这么些年,憋坏了身子么? 她倏地站了起来,想要找个可信的大夫去崔家瞧瞧,可想到儿子的脾性,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若是不顾他的颜面,诊出了什么,那恐怕会恨死他这个娘了。 碧珠瞧瞧睨了眼那封信,震惊地捂住红唇。 原来,他们二公子不行啊!难怪这些年,没想过一次要个通房。 虽说他本就不能亲近那些女子,但,会不会也有这个缘由在里头? 她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碧珠,你,你亲自去给我准备些药材,就从外头买,送去崔家交给余嬷嬷。” 徐氏吩咐她,“此事,不得宣扬!” “是,奴婢遵命!”碧珠回过神,忙地应下。 翌日一早,碧珠就亲自来了崔家,将那些购置的药材以及瓶瓶罐罐的东西都交给了余嬷嬷。 与此同时,东苑也悄悄传开了一些话。 谢丕觉着怪怪的,他走在去书房的路上,可总觉着锋芒在背,就连路过的小厮眼神也隐晦了不少。 只是,他到底不是个多话的,并未理会。 临近中午,余嬷嬷却是来给他和太子送了碗汤。 “今儿个怎么了,送汤作甚?”谢丕看着搁在面前的东西,一时并未拒绝。 “这不是天儿冷了,又干燥的慌,夫人怕你们寒着,让奴婢多炖着汤水吃了暖暖,免得您和殿下不注意身子。” 谢丕点头,京城的冬天儿确实如此,多喝些汤水也好。 余嬷嬷忙地点头,食盒放这儿,“回头您收了碗搁在门口,让小厮拿给奴婢就好。” “多谢嬷嬷,辛苦你了。” “不辛苦,都是奴婢该做的。”余嬷嬷眼神隐晦,朝两人福身告退。 坐在位置上的太子已经埋头喝些汤了,银耳莲子汤,也就一般般的东西嘛! 倒是味道还不错。 谢丕看着面前的一小盅汤,眉头微皱,尝了口,满口的药香和不知什么rou,却不难喝。 许是羹汤确实功效好,屋子里又放着炭盆,谢丕觉得暖和了不少。 到了下午,出过门的张安回来,不仅带了两盒糕点,还带了些药材。 偷偷避开其他人,交给余嬷嬷,道:“嬷嬷收好,这是我的一点儿小小心意,若是往后需要什么不方便的,也可吩咐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