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第2/2页)
,都是极为的了解。 他们早就知道,众多的禁地,完全就是一个个大千世界,如三大皇朝所持有的禁地,就是三皇曾经夺取下来。 只是哪怕三大皇朝所在禁地,也并非完全统一,当禁地关闭之后,只有少数人留了下来。 而经过数千年的研究,实际上已然可以破开界壁,只是界壁的缝隙太少,而且受到规则的压制,每次开启都要耗费巨大的代价。 唯有如同现在六耀界一般,规则松动,界壁洞开,便能传送大量生灵。 这传送阵,便是涉及到了三大皇朝近乎万年的谋划。 而像大唐中年男子般, 其他的区域,大秦,大汉,也有自己安排的人员,开始铸造破界之门。 在破界之门的研究上,显然三大皇朝并非敝扫自珍,而是共同努力,相互分享经验。包括其破界之门的制作地点,都并非在三大皇朝之内。 而是在三大皇朝之间交战的某个地下洞窟。 这些事情,哪怕经常在洞窟上方不断交战的唐汉两朝的战士,都是毫不知情。 而这些能够布阵的战士,也是在确定禁地即将开启的时候,被秘密召唤。 能够被选中的战士,都是各皇朝早有关注其有极强阵法天资,且十分忠诚的战士。 且这些秘密任务,只有他们被选中的战士才知晓,哪怕皇室中的皇子皇女,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此时极北之地, 浑身发绿的摩多,已经开始朝着六耀界的中心开始出发, 九幽之气在幽冥门户关闭之后,已然是没有了来源,通过生灵的转化来提供九幽之气,显然效率要满上许多。 此刻不断侵染天地的惨绿色已经开始逐渐的慢了下来。 所以摩多也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他要亲自去屠戮,强大的生灵如渡劫期的生灵,对九幽之气还是有很大的抵抗能力。 尤其是入劫尊者,已经可以抗衡九幽之气的侵蚀,这些需要摩多亲自动手。 越是强大的生灵,越能提供更多的九幽之气,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可以取悦门户后九幽魔神。 之前第一次,能够供给摩多之九幽真身,相当于提前预支奖励,不过只要摩多的献祭足够多,他就有开度开启幽冥门户的机会。 下一刻,摩多眼神一凝,只见数千道光华从远处飞来。 摩多单手握住,那是数千如同玉雕一般的禁地令牌。 哪怕在惨绿色的天地之中,禁地令牌也就有圣洁无比,散发着洁白的光晕。 “太少了,只要能够有六万四千八百枚以上,我就能召唤出此界界灵,打开通往神州界的门户。” “通过界灵,我便能到达神州界之中,到时候,哼哼。” “神州界,可是那三个家伙的故乡。” 摩多冷冷一笑,手中的血rou翻开,禁地令牌都被其吞入到了身体之中,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朝着六耀界的中心区域过去,此刻的他,似乎已经在幻想如何杀戮神州界生灵了。 他要将万年之前的仇,百倍千倍的还回去。 整个神州界,都要化为幽冥之地。 而在将士们搭建好破界之门后, 三大皇朝相交处,某个地窟中,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坑洞,有百丈之高,顶部镶嵌着大量的夜明珠。 在人族之中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在这里不过是用来照明的工具。 在人族与海族的战争之中,夜明珠这样的东西并不值钱, 只是因为夜明珠有极强的药用价值,磨成粉末之后,对外伤有很强的效果。 夜明珠的主要来源是海族,所以九成九的夜明珠,都掌控在皇朝的手中。 在洞窟里的修士,每个人都皮肤白皙, 修士对于环境的需求已经不大, 而在洞窟的修士,显然对于阵法都是非常精通,哪怕修为低些,但在阵法的领悟上,几乎都是人族的天才。 在这里的所有修士,他们并没有区域之分,当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就不属于大秦,大汉,亦或是大唐某朝。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人族。 他们不为某个宗门,组织,皇朝而奋斗,他们只为整个人族而奋斗。 “有反应了,破界之门有反应了。” 一个惊喜的声音,徒然大叫了起来,顿时整个洞窟之中,人声鼎沸,数千人闻声赶来,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太好了,数千年的研究没有白费,我们竟然真的将破界之门研究成功了。” “这是我人族历史性的一刻,诸位必将名垂青史。” “征战诸天万界,我人族壮大的机会来了。” “别都傻愣着,赶紧进行定位,捕捉空间位置,建立传送通道。” “快,快,快,刘老,张老,李老,钱老,赶紧来,稳住界壁洞口,别让其收缩。” “速度派人传讯三皇,将这个消息通知过去,整顿军队,出征外界。” 短暂的惊喜过后,所有人开始瞬间变得忙碌起来,现在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只需要将传送的通道稳住即可。 类似于此种传送阵,在人族之中,早就有秘密的布置,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界壁的破开。 此时规则松动,破界之门才能破开界壁,而一年之后,规则稳定,到时候界壁就会完全愈合。 所以在这个时刻,人族要传送大量的军队及强者过去。 要知道,这样的传送,理论上只要通道足够坚固,将不会受到禁地令牌对于骨龄的限制。 所以,即使是入劫尊者,只要付出的代价足够,也是完全有可能传送过去。 ...... 山谷中,徐易缓缓的睁开眼睛,悠闲的伸了一个懒腰。 这一觉睡得他真的是十分的舒适香甜, 他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睡过了。 从昨夜的黄昏开始到他醒来,已经到了第二日的凌晨, 徐易足足睡了六个时辰,直到天明时分。 “咦,这是谁。” 徐易刚刚起身,眼角的余光就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盘坐在那里。 小和尚虽然闭着眼睛,他依旧可以看出其面容白皙,五官精致, 就是身上披着的僧衣,款式有些古老破旧了。 在徐易的目光注视到小和尚的时候, 小和尚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微笑着起身,双手合十,对着徐易说道:“小僧无灯,见过前辈。” 看着睁开眼睛,自称无灯的小和尚,徐易眼前一亮, 这和尚生得极为好看,类似于前世徐易心中的唐僧一般,不过倒是少了一匹白马。 对于无灯小和尚的出现,徐易倒也不算惊讶, 虽然最近没什么人来山谷了,但想必对于一些修士来说,进来也不是难事。 不过数百米高的悬崖,随便什么修士,都能轻松的下来。 毕竟沐千雪那样的筑基期都能来,而外面的修士显然不少, 或许只是自己山谷所在的地方太偏僻,很多人找不到吧。 而徐易目前的小和尚在他看来,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佛修而已, 指不定是到他这里化斋来了。 想到这里,徐易起身也同样笑着问道:“小和尚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 无灯闻言,恭敬的回道:“小僧自法言宗而来,特地过来拜见前辈。” 徐易顿时有些不满,这和尚的回答,怎么能不按剧本呢,差评。 那么经典的回答,竟然都接不上,太让人失望了。 于是徐易微微摇头说道:“小和尚,你这慧根,不够啊。” 无灯闻言,顿时一脸错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