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0节 黄氏建源行(结尾有调查,帮忙) (第1/1页)
,带着系统闯南洋 送走芬兰人基米·莱科宁前,张新送了他一把枪柄渡金的M1911手枪,做为伴手礼。 希望他每次看见这柄精美手枪的时候,能念自己好。 这时谷村小美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来到客厅,走到张新跟前微微一礼。 “东家,卡尔.邓尼茨通过往返日尔曼的商船带回来一封信。” 张新伸手从女人手里接过信纸。 原本是密码文,谷村小美已经翻译完成。 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邓尼茨本人按历史轨迹,又回到海军当军官,还是负责潜艇制造、培训潜艇作战海员。 二,小胡子在两个月前已经全部控制日尔曼上下议会,完成专制。 三,日尔曼国内的机械厂、农机厂、汽车厂已经秘密转产装甲车和坦克。 四,军队训练量提升5倍。 五,小胡子已经把海军军备制造费用由1933年的每年3亿马克增加到今天的20亿马克。 六,卡尔估记战争将在2~3年内来临。 七,经卡尔本人秘密协调,拐走2个重量级科学家。 原因是这2人参于秘密开发一种新型武器研发制造。 所谓新型武器该不会是火箭吧? 合上信封张新嘴角弯起弧度,对于他来说其它都不算是秘密,最后那两名科学家才是最重要收获。 谷村小美又递过来一份信纸,是杨花狗从日尔曼发回来的电报。 内容是他完成了高中课程,并顺利进入柏林大学学习,被35岁的助理教授沃纳·海森堡挑中,在实验室里打下手、搞卫生。 “???” “???” “???” 张新是又惊又喜又兴奋,沃纳这两个字不熟,但海森堡这三个字很熟啊。 这个自称热爱日尔曼,痛恨那粹的科学家,其成就不比爱.因斯坦低多少。 早在二战开始前,大概也就是这个时间,日尔曼科学家就研究了终级武器理论。 因为小胡子太自负,起初并没有重视这种费钱,短时间内又不能见效的东东。 后期等他重视时,又因为种族屠杀让大量科学家背叛日尔曼,包括海森堡,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成功。 再后来,也就是1944年,海森堡这些大牛,都成了漂亮国的俘虏。 那么此刻小胡子在干吗? 主要精力用到了研制火箭、喷气式飞机、新式潜艇等,当下看起来很科幻的武器上面。 这些不论。 话说,杨花狗才是主角吧? 过目不忘就算了,读书也这么牛掰嘛! 想到这里张新连忙分2点气运给他,自己登上大宝座肯定没问题,扯过旗子随时能上位。 张新现在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基本盘更扎实。 但能不能坐稳、坐久,说不定还得靠杨花狗。 谷村小美又递过来一封电报,是杨花狗弟弟杨黄狗从漂亮国发来的电报。 虽然杨黄狗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毕竟基因好,记忆力超常人二三十倍,目前已经从初中跳进高中。 主要是报平安,没有多余内容。 心一狠、牙一咬,张新也分出2点气运给他。 21点气运变成了17点。 见过客人、阅完文件,和新纳小妾沫沫打声招呼,张新提着礼物,坐进学徒驾驶的小汽车去拜会黄家。 黄家来爪哇发展可追述到1860年,和一般老套剧情不同。 第一代从唐山过来的创始人,出生是天地会分支小刀会成员,起事失败后逃亡爪哇,由普通店员开始,1863创立了‘建源行’。 第一代人创业,有种英雄向死无生的气魄感,事业风生水起。 刚进入20世纪初,第一代创始人去逝。 接着是十多岁一起随父亲创业、接班时四十多岁的黄仲涵继承家族产业。 其顶住了实力强大的殖民者、小本子等同行们的竞争压力,接过家族企业后迅速发展壮大,其名下近十家糖厂年产量达15万吨,占爪哇消费市场的一半左右,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份额。 还有航运、金融业等产业,同样有相当规模。 除此之外还经营橡胶、咖啡、椰干、木棉、薯粉、茶叶、胡椒、玉米、花生、植物油等出口贸易。 且这些产业的规模都不小,比如:黄家拥有蔗园100万亩、橡胶种植园30万亩。 不仅如此,他还选派有才干的青少年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和科学知识,聘请国外高管和技术人员。 从这点看,黄仲涵也像是穿越者。 据郑奕住说,黄仲涵在1924年去逝时,私人资产估计为百亿盾以上,是最顶尖的两三个南洋唐山人巨富之一。 说这么多,是因为已经去逝的黄仲涵对郑奕住很重要。 郑奕住和张新聊天时说,他第一次处在破产边缘时,是黄仲涵伸手拉了他一把。 两个人都做糖生意,算是竟争对手。 但就像郑奕住看张新是晚辈,黄仲涵看郑奕住年轻时也是晚辈,并把女儿黄丽嫁给了郑奕住。 然后才有了郑舟漫,成为张新的小妾。 郑奕住也是有情有义的人,郑舟漫私下聊天说过,她父亲每两三年会特地去祭拜黄仲涵一次。 今天张新要去拜会的是郑舟漫的外婆,也就是黄仲涵的一个妾室。 男人嘛都是一个得性,黄仲涵活着的时候也是妻妾成群,儿女多达30个不止,黄丽只是众多儿女其中之一。 但在拜会郑舟漫外婆之前,得先去拜会她的三舅黄宗宣、四舅黄宗孝。 这两位是黄家当代掌门人。 绕来绕去,主角也是有背景的人了。 不过! 这个背景可能不太牢固,毕竟是殖民者的地盘,黄仲涵去逝后黄家生意一直在走下坡路,已经不复当年全盛风光。 历史上因为殖民政府原因,黄氏的建源公司和郑奕住的日兴行几乎一起消失,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 今天张新来了,穿越无数星河来到这个异世界。 莫曼苏尔路。 这条路的北端连接着风景如画的达加雅海湾,南端连接着总督府,是全城最繁华的路段之一。 黄氏建源公司总部就在这条大街上。 距离很近,小汽车很快到达并停在建源公司门口,顺着指示汽车开进公司后院停车场。 建源公司是一栋底宽约40米左右,高五层的红砖小楼。 朝东正面临街,朝西背面有块三四百平方的大院,刚好用来泊车。 “你好,请问找谁?” 一个十四五岁的伙计上前询问。 张新朝伙计抱抱拳,“我叫张新,是黄丽的女婿,前来拜会三舅黄宗宣和四舅黄宗孝。” 伙计不知黄丽是谁,他的两个东家有三十多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片刻后,伙计带着张新来到五楼一间办公室门外。 不过.... 张新来的好像不是时候,兄弟正在里面大声争吵。 本以为兄弟俩在为利益争吵? 细听居然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