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节 可爱的人 (第1/1页)
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蔡小景心脏跳的更快了。 不知蔡小景咋想,张新一脚油门,开着古董小福特,匆匆返回西方商业街汉堡店。 把蔡小景安排好,随后匆匆离开。 果真就像张新猜测的那样,他前脚刚走,蔡小景立马睁开眼睛。 没人知道,她酒量其实不错... 在后院洗了把脸,平静一下心情,蔡小景继续返回银行上班。 跟没事人一样。 ‘女人都是戏精,不分年龄。’ 不知道是那个人才说的,真特么有道理! 出城路上。 张新遇到一只由土人和殖民者混编的军队。 殖民者士兵3人骑着一辆三轮边摩在前。 总共有30辆左右。 看上去像是一个连。 400、500百名土人士兵、背着作战行囊和步枪随后。 他们前行的方向,正是大深山。 这种情况很明显。 ‘叛军’两次攻打泗水城,彻底惹怒了殖民政府。 打算报复回来。 只是不知,在茫茫的大深山里,他们能找到更熟悉地型的叛军吗? 张新知道,不仅三和城派兵。 包括泗水、日惹、马格朗、沙拉迪加...等等,都派出士兵,准备在大深山里找到、并消灭狄旁尼高洛领导的反抗军。 而且他们也有情报支持,比如无处不走、无处不在的唐山人小贩。 为他们提供许多线索。 其中包括几处狄旁尼高洛的军营准确地点。 ... 近墨者黑。 天天和尼亚小妞撕混,张新多么好的一个纯情少年,被她污染。 看到新鲜事,第一想法是对自己有没有利? 有没有好处可以发掘? 张新快速思考。 眼睛来回在土人和白人军人之间移动... 果真有机会! 张新心里立即有计效。 脚下给油,快速经过行军队伍,返回野鹭湾钢构车间找到钱林和洪远春。 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研究新机器。 生产AK步枪,他只制作第一、第二把,然后把数据、尺寸、要求...等等。 然后把量产任务分配给学陡,由他们重复在车床上打磨某部分枪构部件。 相比研究工作,这种重复工作是枯燥、乏味的。 此刻,洪远春正在车床上制作一个零部件。 从泗水城抢来的子弹生产线,缺失很多零件。 这些东西买不到,幸运的是可以自己用车床可以生产。 钱林和她的学生们,在提练火药和底火。 类似实验室里的效率,一天只能提取两三百克左右。 不能和工厂年产几十吨相提并轮。 不过—— 完成张新之前交待的任务没问题。 100支步枪,每支配3个弹夹,每只弹夹20粒子弹。 总共6000粒子弹。 并不需要多少火药,底火需求量更低。 钱林不仅能完成,还能超额完成。 “钱姐,五天时间能有多少子弹可用?” 步枪相对容易。 简单部件,比如击针、枪套、准星,两台车床一天能制出两三百个。 像枪管、弹簧、弹夹...这些难一些的,七八九台车床一起制作,速度也能跟上。 关健还是子弹。 被火药给限制住了。 所以吴初蕴的硝酸甘油工厂,十分重要。 有足够火药、有足够铜,一天产数万、十万颗子弹轻轻松松。 “大概3000粒。”钱林回答。 “3000粒...”张新喃喃重复一句,“足够了!” “你要干嘛?”钱林好奇问。 张新笑笑,“这是秘密,请24小时生产,越多越好。” “好。”钱林爽快答应,“燃烧瓶要不要?” “要,”张新眼睛明亮,“听着很给力。” “提炼火药的副产品,简易版本,但效果应该不差。” 张新欢快地送上马屁,“jiejie大才~” 钱林没好气翻白眼。 “东家。”沈得柱跑过来,“有两个渔民,说和你认识,想在车间里找份工作。” “渔民?” 张新立马想到那对,皮肤比土人还黑的唐山籍父子。 太容易记,一个叫吴有田、一个叫吴多银。 车间外面,果然是他们父子。 因为常年在海上暴晒。 皮肤先红后黑,往复如此、他们成功拥有了土人皮肤。 换皮肤不花钱,不知该哭? 还是该笑~ “张老板好。” 父子俩朝张新抱拳。 “两位好,为什么不打鱼了?”张新好奇。 “听说从4月份开始,渔业税要提高3成,我们是小船,去不了远海,收入本就难以为继,如果增加3成税收,肯定活不下去...” 父子俩倒了很多苦水。 原因张新也能理解,商人高价拍走渔业税,自然是要赚钱的。 只能过变向‘加税’实现。 当然,它不叫‘加税’,毕竟有只殖民政府收的钱才叫‘税’。 税收承包人把这类收费,美名曰:‘服务费’、‘代收费’之类。 话说。 吴有田和吴多银父子也是聪明的,趁这些发生前,早早处理掉小渔船,还能卖个好价格。 “我可以雇佣你们。” 张新一句话让父子两人差点相拥而泣。 连连向张一躬身道谢。 连工资都没问。 就表达绝对忠心,保证努力工作。 “我打算买两艘五六十吨重、二手柴油机渔船,你们在1月12号之前完成这个任务,把船停在野鹭湾码头。” “木船还是铁船?”儿子吴有田问。 “木船就行。” “是,保证完成任务。” 明明只有18、19岁,看上去却有30岁的儿子吴有田,大声应是。 毕竟是干这行的,买船他们有路子、有经验。 父子俩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张新脸上露出微笑。 多么可爱的人啊,他迷恋上了这种简单的感觉。 看着父子背影消失。 张新想到前世平行世界一件趣事。 高某松夸赞印地人(印.度)纯良、容易满足、容易快乐,是好人。 大概率就像这个年代的工人一样吧? 确实很可爱呢。 ‘容易快乐’、‘容易满足’,用起来温顺、不咬人。 这辈子吃苦,下辈子享福。 这么好的传统,做为伟大的穿越者,一定要给印地人加强... 张新开启发散思维,大脑快速思考。 感觉自己像掉进蜜罐里。 修路、建桥、开山、挖矿... 还有,把巴厘岛修饰成美仑美奂的大花园、盖宫殿群。 这些需要很多人、也需要很多钱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