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节 鸡肋奖励 (第1/1页)
这时一个伙计跑过来。 “东家,门口有个叫金山的同乡找你。” 张新放下手里工具,来到车间门口。 这是第二次见到金山。 他好像比上一次见面还要糟,连鞋都没穿,赤脚站在跟前。 “你好同乡,有什么事情吗?”张新问。 “是的,”金山朝张新抱了抱拳,“请张老板错我100盾钱。” 张新感觉这幕怎么如此熟悉? 对了,自己也曾如此唐突地向郑奕住借钱500盾,结果老郑同志给了1000盾。 有案例在前,张新拿出200盾递给他。 见张新递过来200盾,金山和当初张新一样,内心感触良多。 接过钱,抱拳躬身到底,径直离开。 200盾值多少? 蔡小景升职前月薪9盾,苦力月薪6盾,相当于普通人2~3年总收入。 不可谓不多。 ‘触发式任务:杀死5名东日国间谍,奖励:入门级语言盅惑,仅对直系亲属有作用。’ “...” 触发式任务好理解,自己多次不被金山信任。 而自己向郑奕住借钱的时候,明确告诉他是为了送同乡出国。 反观金山,钱拿到,依旧不肯说用途、原因。 但是! 这个牛哄哄的‘入门级语言盅惑’技能,为什么只能对直系亲属有用? 难不成用这个技能盅惑这具身体的母亲? 完全鸡肋啊。 母亲对儿子本就一心一意、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生死相随,根用不到这个技能。 真特么哗了狗~ 不过,张新抗意有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张新发现魔方发布的每条条任务都可以当成强制任务理解。 因为它从不会同时派第二次任务。 ‘杀死5名东日国间碟。’ 看似主要困难是找不到间碟。 其实不然。 因为每个在国外的东日人,几乎都兼职着间碟工作。 比如东日籍鱼民、船员、技术员、商贩...等等。 负责收集人闻、地图、水文、气候...等等看似不重要,但对于军队作战又影响重大的细节。 福锅相依,张新觉的还是一次良机。 借此考验一下手下伙计。 想到这里张新对站在旁边的学徒大虎吩咐。 “你去城里把黄大山和沈得柱叫过来。” “是东家,”大虎抱了抱拳就打算离开。 大虎是个实在人。 迈开两条腿直接就出发了。 “等等,”张新叫住他,“去厨房吃点东西、带壶水,骑自行车去。” “是东家。” 傍晚蔡德隆从工地上回来。 进车间,立马感受到一股让人通体舒坦的冷气迎面。 和外面闷热相比,像是两个世界。 “你坐在这里干嘛?”蔡德隆诧异问张新。 车间入门、里侧,设有‘门卫室’,一天24小时有伙计看守。 所谓门卫室,其实只是一条板凳。 “晚上出任务,你去码头租条30、40吨左右的木船,如果有人愿意卖,买一条也行。” “好。” 蔡德隆爽快应声,刚进门转身又离开。 午夜。 千寻被张新叫醒。 她下意识抱紧衣服,以为某人要行不轨之事。 张新无语,没胸、没屁股的捂个啥劲? “跟我走。” 千寻迟疑一秒,旋即跟上。 反抗是徒劳的,索性从了吧。 到了工厂后面,千寻才发现自己想多。 她看到蔡德隆、沈得柱、黄大山和学徒大虎。 一行人在工厂后面200百米,也就是之前大虎试枪的地方登船。 12月份,受西北季风影响,海面上有两米左右风浪。 漆黑的夜、波涛凶涌的海浪,让人感到恐惧。 这是一艘小渔船。 船上有一个房间可以休息。 黄大山、沈得柱、大虎、千寻在船舱休息。 张新和蔡德隆在驾驶舱控舵。 “枪藏好了吗?”张新关心问。 “放心。”蔡德隆淡淡应了句,“你这次要干什么坏事?” 张新纳闷了,“蔡叔,我在你眼里就这么...” “是的。” 张新差点被呛死。 接着是一片长久寂静。 蔡德隆面对外面的风浪征征出神。 张新没有打扰他,猜到他在想儿子蔡亚。 海上这种恶劣天气,容易让人想到不好的事情。 第二天傍晚。 在海上颠簸一天,渔船到了位于爪哇海正北方向150公里处的一个无名小岛。 小岛只有两三平方公里,上面生活着许多鸟类。 千寻、黄大山、沈得柱、大虎在这里下船。 蔡德隆、张新驾驶渔船在附近漫无目的晃悠。 “现在可以说了吗?”蔡德隆问,“你打算干什么?” “找一艘东日国渔船,抓几个人给他们练练胆。” 张新说的不在意。 蔡德隆秒懂,目光不可思异地惊讶问:“你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蔡叔,”张新笑笑,“咱能别装了吗?” 如果不是知根知底,还以为老蔡是未良人呢。 老蔡难得脸红,“东日国扶持成立满州国、分裂唐山,杀他们几人解解恨也好。” “别只顾着自己爽,留几个给他们练胆。”张新叮嘱。 “知道了。” 蔡德隆不在乎地摆摆手。 不多时,两人发现在一艘没有悬挂任何旗织的渔船。 和前世遇船鸣笛打招呼不同,这个年代在茫茫大海上相遇,都会远远避开。 那怕同是两艘渔船,也要保持距离。 因为对方上一秒可能是渔民,下一秒就有可能是海盗。 抢一艘船,抵的上打渔好几年。 满满的都是诱惑。 “他们朝这边开过来了。”蔡德隆面露讥笑。 张新不敢大意,将一把压满子弹的1911M递给老男人。 并将另一把保险打开揣兜里,保证随时可以击发。 “是海盗。”张新判断。 离的近了,看清对方船上人员模样。 正儿八经的渔民和他们明显不同。 “对方人挺多。”蔡德隆提醒。 不用蔡德隆提醒,张新看到了,甲板上不少于10人,而且亮出了长长步枪、耀武扬威。 “麻蛋!”张新本打算抓几个活的,咬牙道:“可别阴沟里翻船,用机枪!” 蔡德隆笑笑,他还以为张新天不怕、地不怕呢。 转身从一个暗格里抱出一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外号‘歪把子’。 它是上一次抢劫武器运输船留下的两挺机枪之一。 蔡德隆曾用它帮助唐山人村民、抗击反抗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