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1章 我得下山去 (第1/2页)
那厢,静宁师太一瞬不瞬地看着她们。 秦鸾走上前去,在师太跟前蹲下身,照着旧日习惯,问她:“这册书,有意思吗?” 静宁师太的视线从长公主身上挪到了秦鸾这儿,柔声细语答道:“阿鸾来了呀,那个俊俏的哥儿呢?怎的没有一起来?” “您想他呀?”秦鸾问。 “想的啊,”静宁师太道,“我好生喜欢他,看一眼就喜欢。” “他也很想您,”秦鸾道,“他不能亲自来接您,就让我来接您下山,我们一块见他去。” “为什么要下山?”师太露出了几丝疑惑,“山上不好吗?” “他不能久居山上,”秦鸾解释着,“他又想日日都能见着您,与您一块生活。” 静宁师太听了,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不能这样,老惦记着别人,他母亲会伤心的,况且,我也有儿子呀。” “您的儿子……”秦鸾喃着,一时之间,把握不好开口的分寸。 静宁师太的记忆是断开的,浑浊的,能不能连成串,只有靠她自己。 旁人若插手,容易适得其反。 一旦用力过了,师太说不定就发病了。 “我的儿子……”静宁师太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似是回想着什么,又万分困惑。 隐隐约约间,她好像回忆起了一张俊生生的侧脸。 而那人的耳后,有一颗她熟悉极了的红痣。 那是谁呢? 为什么会与她的孩儿有一样的痣? 心底里,又总有一个声音,在催促她。 “下山去……”师太的嘴唇动了动,“我得下山去。” 不知缘由,但她有個念头,等下了山,所有的困惑都会解开。 秦鸾闻言,松了一口气。 看向长公主,秦鸾冲她重重点了点头。 静宁师太亦顺着秦鸾的视线,重新看向长公主,轻声道:“阿鸾,我好像认得她。” “是吗?”秦鸾小心翼翼地接话。 “可我记不清了,”静宁师太的笑容里添了几分惭愧味道,“我记不清的事情,有点多。” “您只是太久没有见她了,所以才记不得,”秦鸾安慰着她,道,“您看,您不就很记得我嘛。等过些时日,您常常见着她,您就记得了。” 师太应了声。 她知道自己的状况,记忆不清的部分,不能绞尽脑汁去想。 身边的人告诉她,要顺其自然。 “我帮您一块收拾些东西,我们过会儿就下山吧。”秦鸾提议道。 静宁师太应了。 秦鸾扶着她起身,一块进了屋子里。 静宁师太的用具很少,倒是有许多书籍,整齐列在架子上。 见师太不舍地看了一眼,秦鸾便道:“这次匆忙,只能简单带些随身的衣物,等我们往后安顿好了,我让大师姐把这些书再送下山。” “好的呀。”静宁师太应着。 许是“下山”的念头已经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的一切想法便以下山为前提。 见她从箱笼里取出几件干净的道袍,秦鸾伸手接过去,重新折叠,拿布包起来。 “还有什么要带的吗?”秦鸾问。 静宁师太摇了摇头,正想说“没有”,倏地,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都亮了起来。 “瞧我,差点把最重要的给忘了,”师太笑了起来,眼中满是喜悦,“阿鸾等等。” 说完,她走到床边,弯下身子,手往枕头里侧探去,挪出一巴掌大小的匣子。 匣子打开,师太朝秦鸾招了招手。 秦鸾靠过去,看向打开的匣子。 里头,并排摆着两个香囊。 静宁师太一手拿起一个,道:“我前些日子做的,还不错吧?阿鸾一个,哥儿一个。里头装了平安符,也是我画的,在正殿那儿供了四十九日,也不知道灵验不灵验。” 香囊簇新,连那系带,都与观中往常用的不太一样。 秦鸾认得,这是师太亲手编的。 以前,静宁师太还给她编过头绳。 “肯定会灵的,”秦鸾眨了眨眼睛,“您先收好,等见了他,您再拿出来。我想,他也一定很喜欢。” 静宁师太依言,收好香囊,又把匣子合上。 秦鸾把它一并包在行囊里,确定没有漏下其他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