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撞鬼 (第1/4页)
夕阳将道路镀上厚重的金黄,每块石板似乎都融在阳光里。路旁的古槐,龙中树干与婆娑树冠都被染成古铜,枝叶间传出有气无力的蝉鸣,仿佛故意拖延这炎炎白昼。 快到伏天了。 一点小小的黑影,在官道右侧跳跃行进,行人往往只能看到影子一晃而过,回过神来已在十几米开外。顶着竹笠的是个少年身姿,轻快地迈动双腿,看不清他的眉目,只见面庞上泛出微微潮红。 路过一间茶棚,他一个急刹停在原地。抬手拂去额前一绺乱发,微微喘息着,摘下笠帽扇风。 这少年不过十三四岁年纪,身材不高,五官细致的脸还带着稚气。略歇息了一阵,伸手敲敲棚子下的木桌:“老板,水多少钱?” “五个铜子,再加三个,可以续一碗。” 郭晔几乎要直接走人,想了想,还是数出八枚铜魂币撂在桌上。这价钱比预想的要贵不少,但谁让人家占了好地段? “劳驾问一下,新丰城还有多远?” 茶摊老板躺在阴影里,声音从遮脸的草帽下传出:“再往前五里就是。” “多谢。” 没动摆在桌边的瓷碗,在水壶中添了两碗的量,一面走,一面小口啜饮。老板摘掉草帽,露出一张慵懒面孔,若郭晔仔细观察,会发现他衣料颇为时尚,仿佛史莱克城里的白相人。 他缓缓直起身子,望着少年的背影自言自语: “大热天喝热水,真是撞鬼了……” 学年结束之前,家里边来了信,安排郭晔一路上的归程。这次没有专门派人来接,他要先到斗灵与星罗边境处与一支家族货队汇合,随之一同回归。行走路线也与往年有着区别,不是朝东南方径直穿越,而是由东转南拐一个弯。 郭晔对自己路痴的毛病已有一定认知,一路上紧赶慢赶,生怕耽搁了行程。幸而未有太多偏移,仗着脚程快于常人,不足两天便入了斗灵国境,若不出什么意外,他赚了一天半闲余时间。 走远路,都是赶早不赶点。 到了地方,日头刚落下去,城门尚未关闭。郭晔放慢脚步,随着人流一并入城,在一处小客店订了间房,随后出去置办几天的食水,见城里没有宵禁,便在街上转悠起来。 他也不愿往远处走(主要担心迷路),绕了一圈准备回去歇息,心里计算之后几天的行程,忽见胡同口的茅厕钻出四个男人,不由得一愣。 这年头,上茅房都要组队,不会是撞鬼了吧? 四人都穿着夜行服,身上挂着大包小包,一人手里拎着把雨伞。郭晔暗自纳闷:难道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头四? (小二:呵呵呵……我要推荐票呀(﹃)) 他突然觉得身上一阵恶寒,下意识问道:“什么人?” 四个人不答话,转身便走,刚要抬脚,走在最后那人扭头甩来一样事物。仗着眼明手快,郭晔一扯肩上的干粮袋子,啪的一声将来物打落,钉在地上。 本来想追,经短暂考虑后放弃了,多半只是几个小毛贼,没必要花太多心思。 他拔出地上的事物,是根长铁钎,一头磨得锃亮,锋利无比,另一边是可以当握把的弯钩。这东西,已经够得凶器标准。 “世道真是奇了,上茅房还带着家伙。” 郭晔蹙起眉头,他有预感,放过那几人或许是个错误。出于好奇,他找块布将铁钎裹住,收在包袱里面,回了客店。 …… 由于脑子里琢磨事情,次日郭晔醒得很早,出门时天刚蒙蒙亮。他没有立刻启程,而是先找了家当铺,不打听打听昨天的事,心里总觉得不对劲。 与很多当铺一样,新丰城的这家,明面收当,暗地销赃。朝奉交际三教九流,什么玩意都能瞅上两眼。 他要的就是这种人。 当铺还没开门,朝奉端着碗热茶,正安排伙计卸门板。郭晔走到门口,一猫腰便钻了进去,旁若无人地跨过门槛,来到柜台前边。 “欸!谁家孩子!” 伙计追过来便要揪扯,郭晔也不睬他,踮起脚打量五尺高的柜台。朝奉用碗盖撇开茶叶沫,慢条斯理地嘬一口,见伙计累得面红耳赤,那少年脚下生根一般,便道:“做你的事去吧。” “小孩,如果偷家里的东西,我们这是不收的。” 郭晔垂下目光,没言语,只是一挥手,一枚金魂币落在柜台上,转了两圈,骨碌一声躺倒。 朝奉摸了摸袖口,里面有固定在铁条上的刀片,只要伸直胳膊,刀尖就会从指间探出,“耍什么把戏?” 郭晔摇摇头,又抛过去一枚金币,只见第二枚平稳地压在之前那枚上,严丝合缝。 之后是第三枚。 朝奉忽觉耳孔有些瘙痒,用小指掏了两下。 郭晔朝柜台走来,朝奉伸出手臂,撑起五指,以便让他看清楚些。 “你最好站在那里。” “那,您看这个怎么样?” 郭晔停住,将最后一块物件掷出,落在三枚金币上。朝奉飞快扫了一眼,眼珠便再没动过,碗中茶水开始荡漾。 柜台上只是块普通的银牌,但半个大陆的人都认识那颗怪物脑袋——史莱克的徽记。 见对方神色有异,郭晔松一口气,他本不太愿用此种手段,但这是最快捷的方式。朝奉放下茶碗,从柜台后转了出来,这下看上去顺眼多了——最起码不用仰头。 “真对不起,这东西,”他苦笑着用双手递过校徽,“我们小地方不敢收。” 约莫过了盏茶时间,两人坐在八仙桌旁,每当有茶碗空出来,便会有伙计上前倒满。 交谈中郭晔得知,朝奉姓左,前年便到了知天命的岁数,祖籍星罗,自祖父辈便经营着这间当铺。与其他地方区别在于,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经营项目——军械。 四国有着数不清的杂牌部队,自然也有数不清的逃兵,很少有当铺敢典当武器,因为逃兵的情绪难以控制。敢于做这行的,都不是一般生意人。 “茶不错,谢谢。” 郭晔赞叹一声,将一个长条包裹放在桌上,往朝奉面前一推,“您能帮我认认这东西吗?” 左立鑫有些意外,本以为对方是敲竹杠的,已经做好吃哑巴亏的心理准备。他端着铁钎,打量了一阵,摇摇头便放下了,“我没见过,看样子像什么工具改造的。” “瞧这磨损,应该前不久还用过,您从哪得来的?” 听他这样说,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