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参加首映礼 (第1/3页)
晚上6点钟,江华带着吕平安来到上海红星电影院,这里是啥时候建成的,吕平安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这个电影院拥有17块超大荧幕,最多可同时容纳超过三千人次观影。 这一点就相当牛逼了,别说在上海,方眼全国都算的上数一数二的大影院了。 今天晚上的红星影院也是热闹非凡,群星会聚,无数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对着过往人群一顿狂拍。 江华和吕平安结伴走过红毯,后者一言不发,低着头一个劲往电影院里面走去。 前者倒是还不时的举手给记着朋友打声招呼,偶尔遇见熟人,还会上去交谈一番。 吕平安撇了撇嘴角,自己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掏出手机刷起了微博。 今天是《疯狂的石头》全国范围内正式下画的日子,但是网络上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并没有减少。 “新生代导演的崛起,完美的《疯狂的石头》,单片最高票房保持着,神奇的导演吕平安。” “新生代导演领军人物--吕平安” “《疯狂的石头》的巨大成功能否带动国内喜剧片市场的崛起?据悉已经有多家影视公司正在着手立项类似的电影。” ....... 看着这些吹捧他的新闻,吕平安感到有些好笑,文章标题不变,内容不变,千篇一律,就是文章吹捧的对象换了。 新生代导演崛起,新生代导演第一人,新生代领军人物,这三个标题算是祖传的了,从国内影视业兴起的时候,就一直伴随着影视业,死忠粉,不离不弃。 不过那些媒体说有些公司准备模仿《疯狂的石头》倒是真的,据说动作快的一些小公司已经在广电备案了。 准备蹭蹭《疯狂的石头》的热度,清一色疯的啥啥啥,你拍重庆方言,我就拍四川方言,广州方言,总之换汤不换药,围着你打转就是了。 投资小,拍摄时间短,风险小,回报率高,这也是为什么小电影公司争相模仿的主要原因。 媒体的接连报道,小电影公司的争相模仿,算是给《疯狂的石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口碑,票房,人气,影响力,都具有了,春节档之前的最大赢家。 接下来的春节档已经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了,等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完有时间了,好好规划规划,把接下来想拍的剧本弄弄,过完年继续就行。 “吕总监,好久不见,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在吕平安还在规划未来的时候,一个悦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吕平安回过神,抬头看过去,嗯?他嘴角提起,微笑的回答道:“好久不见,李姐。” 来人正是李智静,一身红色紧身晚礼服,称托出完美身材,妩媚动人。 不过吕平安更在意的还是李智静对他的称呼依旧保留在,他当初还在担任北斗音乐总监的时候,咋一下听起来,感觉还挺亲切的。 “吕总监,最近可谓风头正盛啊,下次有好电影一点要关照关照智静姐啊。” 李智静这话说的半真半假,他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对,就是尴尬,有种高不成低不就感觉。 前面得益于吕平安亲自cao刀,圆了他唱歌的梦想,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上帝关上你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他现在门是打开了,但是特么的窗户又被关上了,她奈以生存的基础,号称是影坛的宠儿,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影视业,竟然开始拉垮了。 在歌坛红火以后,她本以为他算是成功的晋升三栖明星行当,可是当她再回去拍电影的时候,一连拍了三部。 部部扑街,这让一直在影视圈如鱼得水的李智静有点懵逼,这是什么情况? 人家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你到我这是打开一扇窗,又给我关上一扇门啊。 一连三部扑街的烂片,已经超出他粉丝的容忍量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啊。 她现在已经再三过了,再来个再四,估计粉丝们绝对会让她狗血淋头,现在的她已经不敢在胡乱接片了。 下一部作品的口碑,不一定要有多好,票房不一定要有多高,但是一定不能是烂片。 这时候恰逢吕平安携带着《疯狂的石头》杀进影视圈,大杀四方,让人眼花缭乱。 那时候的李智静就抱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想法,一定要参演吕导的下一部电影。 这是她的第一直觉,她也不是为什么,就是对吕平安有种莫名其妙,找不到头绪的信任。 吕平安看着美丽动人的李智静,和那半真半假的话语,笑了笑道:“你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的。” 李智静表情突然严肃起来道:“认真的。” “好。” 吕平安一口答应,李智静是北斗的人,带上她无可厚非,刚好他明年想拍摄的电影中,有一部刚好需要李智静这种名气,身材和演技缺一不可的艺人。 “但是智静姐,我丑话说在前面,电影投资不会太大,所以你的片酬不会太高,你要有一定的心里预期。” “没问题的吕总监,零片酬出演都行。” 吕平安摸了摸鼻子,这句话绝对是开玩笑的,要是李智静是去他的新电影里面客串,不收钱问题不大。 但要是她当女一号,你还不给片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