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仁政 (第1/2页)
大清是八旗的大清,想当皇帝,就得笼络八旗人心。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是个大好人,为了当皇帝,不对,为了满汉一家,他决定实施“仁政”。 多尔衮的“仁政”,获得了八旗将士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爹亲,娘亲,不如摄政王亲啊! “仁政”一共六条:圈地、投充、逃人、占房、剃发、易服。 其一、“圈地法”。 这条最好,八旗子弟最喜欢! 进了北京城后,旗人不容易啊!拖家带口的,总得吃饭不是? 于是摄政王他老人家下令了:圈地令,一共下了三次。 名义上说是把近京各州县“无主荒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实际上却是不分有主无主,大量侵占畿辅地区汉族居民的田产。 八旗子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骑着马跑,能跑多远的距离,就得到多大的土地。所以民间又称“跑马圈地”。 一开始主要在畿辅地区,慢慢地扩大到北方各省。 圈地令,威力太大!所过之处,汉民们家破人亡! 大好人、摄政王多尔衮,看不下去了,他说,抢了人家的地,应该给人家补偿:“令户部传谕各州县有司,凡民间田产有为满洲圈占,兑换他处者,俱视其田产美恶,速行补给,务令均平”。 当然,这也仅仅是口头说说。谁都知道,摄政王和他的两白旗,圈得最多,也没见摄政王掏过一个铜板。 其二、“投充法”。 “投充”的意思是,投充旗下为奴。 八旗大爷们有了土地,总得有人替他们耕种呀;汉人没了地,也得吃饭呀。 摄政王大才,把双方都想到了。以“为贫民衣食开生路”为名,听任汉民投入旗下,以奴仆身分耕种田地。 在大清国,能给满人当奴才可是无尚的荣耀! 摄政王对汉人真的恩比天高! 其三、“逃人法”。 什么!有汉人不愿意做满人的奴才为满人耕地? 他们跑了。往哪跑? 摄政王下令,逃一次者面上刺字,逃二次者正法;窝藏逃人正法,妻子家产藉没给主。 其四、“占房令”。 八旗子弟进了京,总得有地方住呀,不然,刮风下雨怎么办? 别担心,摄政王他老人家早就为咱满人想好了。 把汉人从北京内城赶到外城,内城分给八旗将士住。 别乱,大家按品级分:“一品官给房二十间;二品官给房十五间;三品官给房十二间;四品官给房十间;五品官给房七间;六品、七品官给房四间;八品官给房三间;拔什库、摆牙喇、披甲给房二间”。 不用交房租,也不用装修,大家直接拎包入住。 听说摄政王他老人家,还计划在南京等地建满城。真是圣明啊! 其五、“剃发令”。 为了彻底实现满汉一家,摄政王又下令了:“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请注意,以军法从事!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们,你们自己惦量着办! 还有,头不能乱剃,得有标准。 大清国专门为尔等汉夷各族,制定了美观大气的好发型。只此一款,万世留芳! “金钱鼠尾辫”: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只留中间一钱大小的头发,大于一钱,处死,谓之金钱;把这一钱头发,结辫下垂,形如鼠尾,谓之鼠尾。 其六、“易服令”。 “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头都剃了,衣服自然也得换。 咱满人的衣服多好看!男子长袍马褂马蹄袖;女子直筒旗装美如花! 什么?汝不想换?哼哼!以军法从事! 这六大善政一出,八旗子弟,拍手称快。摄政王简直成了旗人的活菩萨。甚至有人私下议论,他老人家要是能当咱旗人的皇帝,该多好! 北京和硕礼亲王府。 六十四岁的爱新觉罗·代善,躺在床上,眉毛稀疏、两鬓斑白,古铜色的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 他病了,颧骨深陷,有气无力。但是一双眼晴依然寒光四射。 “主子,两位摄政王来看您了”,一旁侍奉的包衣阿哈恭敬地说。 “他俩来了?快,扶本王起来”。 “主子,您龙体欠安,还是躺着吧!” 代善摆摆手:“快,扶本王更衣”。 王府正堂,三位亲兄弟亲切友好地交谈着。 最帅的这位,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很年轻,才三十三岁。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 他最帅,但他不是主角。主角是爱新觉罗·代善,还有这位———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多尔衮今年三十五了,按说不老。可他在松锦之战中受了重伤(据说无法再生孩子,历史上打完松锦之战后也确实没添过子女),国事又劳神,看上去倒有四十多,皮肤苍白,头发半白,英挺的剑眉下,有一双小而黑的眸,深不可测。 “两位摄政王大驾光临,寒宅真是蓬荜生辉呀!”代善大笑着表示欢迎。 “哎呀,二哥,在您的面前,没有什么摄政王,只有您的十四弟、十五弟”,在代善面前,多尔衮、多铎不敢托大。 多尔衮关切地问:“二哥,听说您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