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所谓慈善 (第1/2页)
来河湾地的那些商队,元晟如今根本就不会去管了。 不管是哪里来的,元晟都不会出面去接待,这些事情,全部都让韩六还有铁奴他们去处理。 只有河湾地这里缺少货物,或者有特殊商品到来的时候,元晟才会出面。 他现在,就是一心一意做好运输大队长就行,光是倒腾那么多的物资,就够他忙活的了,哪里还有闲心去管那么乱七八糟的! 特别是开春之后,元晟简直忙的要死,他光是给高昌这边进货,就已经快累趴下了。 你说说,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就连草纸,就连墨,还有布匹这些最常见的东西,都能跟战略物资划上等号! 战乱不断让老百姓流离失所,就连那些日常生活物资的生产,都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河湾地崛起之前,或者说,元晟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西域地区最强大,也是最富庶的势力,就是喀喇汗国,于阗王国,高昌回鹘! 相对那些部族而言,这三大势力不但兵强马壮,而且他们的生产系统还比较健全。 于阗王国跟喀喇汗国之间,这场所谓的“圣战”,断断续续打了这么多年,那些手工生产产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之后就是元晟的到来,这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家伙,依靠强大的现代社会,直接就往高昌这边输送工业产品。 西域地区的这些势力,哪里有能力跟元晟拼制造业,那不是凑上脸去找抽吗! 自从那些商队,知道有河湾地这里之后,就开始大规模的贩卖这里的现代工业制品。 那些草纸跟布匹,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完全碾压西域地区,别说西域地区的那些权贵们,就是稍微有点家资的,都花过钱买过河湾地的这些商品。 特别是西域地区的人,一直都是非常信佛的,元晟这里的那些漂亮的油灯,可是在西域地区非常受欢迎的! 高昌回鹘的那些达官显贵,还有那些寺院里的僧人,都非常喜欢河湾地这里的那些精美油灯。 河西走廊地区,那些有钱人,那些寺院里的僧人们,同样都是买了很多的油灯。 马灯就更不用说了,别说西域地区跟河西走廊地区,就是在中原地区跟大草原上,如今都是非常的受欢迎! 现代社会里的鲁省,这些制造业都是非常的齐全,元晟所采购的这些商品,都是鲁省本地所生产。 除了火腿与腊rou,其他的那些商品物资,都是鲁省本地生产的,运输也方便,发货速度还快。 一开始的时候,元晟还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南方那边过来的,后来一到货,看了看地址,竟然都是鲁省这边生产的。 从那之后,元晟就直接打电话给了厂家,人家那边相当热情,只要元晟这里源源不断的订货,那些厂家都非常的配合。 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能够遇到元晟这么一个稳定的客户,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复古铜镜,油灯,马灯,以及铜扣子,这些大众产品的买家本来就不是很多,特别是最近几年,竞争太过激烈,而且订单也在减少。 能够碰到一个大客户,谁都不会放过,再说,元晟这里从来都不会拖欠货款,货到就付账,虽然一直都是现金,可这样的客户,现在实在是太少了。 王家庄的那个小型棉纺厂,元晟以前一直都没有搭理他们,后来那几个家伙,不知道怎么就得到了消息,还专门托王卫军来马场,就是想让元晟买他们家的布匹。 几次三番之后,从今年春天开始,元晟才同意,今后买他们家的布匹。 鲁省是纺织业发达的大省,鲁西北地区更是如此,世界上最大的棉纺企业留在元晟的老家这里。 除了大型棉纺企业,不管是县城里还是周围的乡镇里,大大小小的棉纺厂到处都是。 所以,元晟想要买布匹,那实在是太简单了,不用往外跑,就是王家庄周围的那些乡镇棉纺厂,就足够满足元晟的需求。 各行各业都不容易,生产过剩那是整个制造业的普遍问题,谁都想多赚点钱,村里张氏兄弟的那个棉纺厂,规模不算大,也不算小。 这两年赶上大萧条,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开工都有些不足,因为外部的订单大幅度缩水,这两年也是在咬牙坚持着。 当他们听到消息,说是元晟一直都在从外面购买布匹,他们哪里还坐的住,元晟可是有钱人,他们根本就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随着河湾地这里名声大噪,各大商队来往不绝,布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销量越来越大,元晟的采购力度也是不停的扩大。 从张氏兄弟那里采购布匹,不但非常的方便,价格也合适,而且还能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这么好的事情,王卫军自然全力支持的。 元晟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