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万字大章) (第3/4页)
,实际上有大军五千,号奉天军。 可既然东归,奉天二字非人臣所能用,更没必要因为一个名号,惹得朝廷忌惮不快。 因此某有心将奉天军改称为归义军,就以此五千健儿,向朝廷请为归义军使吧!” “好算计!”曹议金咳嗽了几声,屋内众人对张昭也是另眼相看了。 张昭这是要把归义军节度使这个名号给藏起来,因为一个只有瓜沙的归义军节度使,和一个拥有凉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对于中原朝廷来说,完全是两种感觉。 因此为了避免中原朝廷忌惮,将归义军节度使的名号藏起来,只用河西节度使的名号,无疑是正确的。 而把军队改为归义军,请个归义军使的称号,就没那么显眼。 这样既捏住了道义,又避免太过引人耳目。 “如此说来,你张二郎准备放下你耶耶白衣天子的仇恨了吗?大郎、二郎,安心做个富家翁吧!” 曹议金长叹一声,前半句是问张昭,后半句是说给跪在地上的曹元德、曹元深两兄弟听的。 “放下了!因为某觉得母亲说得对,我父亲的死这笔账,应该算到甘州回鹘人身上!” 不报父仇,在这时代可是大大的减分项,哪怕张昭对张承奉根本没什么感觉,但他也不能说不替张承奉报仇,现在正好用母亲奉天公主的话,把事情给圆回来。 “再说,我要是一定要为某耶耶报仇把姑父怎么样,那伯祖司徒公的仇,又该找谁报呢?” 张昭口中的伯祖司徒公,就是指归义军的第二任节度使张淮深。 张淮深是张义潮兄长张义谭的长子,张义潮到长安之后,张淮深就是实际上的归义军掌控者。 后来张义潮去世后,子孙从长安回到了沙州,也就是张昭的爷爷张淮鼎带着一大家子回来了。 自然,张淮鼎回来后,肯定认为归义军节度使应该属于自己,他在姐夫索勋和李明振的支持下,利用张淮深庶子的怨恨,发动了归义军历史上的第一次血腥政变。 政变中,掌权归义军十几年的张淮深包括夫人陈氏和六个嫡子在内,全部被杀。 这也成了归义军魔咒,自此以后,每一任节度使的更换,总是伴随着血腥的内斗。 >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张淮深为归义军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继位,也是张义潮同意的。 张昭祖父张淮鼎,没资格这么做,还做的这么绝,直接全家杀光,唯一活下来的,就是如今在场,嫁给了索勋儿子的张氏。 “呜呜呜!”张氏没有哭,哭的反而是张怀庆。 这位幼年丧父,实际上是堂兄张淮深抚养长大的,张淮深被杀时,他已经十几岁了,是以记忆非常深刻。 “张二郎,你来说句公道话!”张怀庆越哭越是伤心。 “司徒为张家,为归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时常处理政务到半夜,他当节度使,是太保公同意的,为何就要落到全家被杀的结局?苍天何其不公?” “是我祖父,对不住伯祖!”张昭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承认了,因为确实就是张淮鼎做得不对。 “父亲!父亲!今日,总算有人为你说了句公道话了,庶牛作孽,君主见欺,张家人,何时才能不自相残杀?” 眼泪早已哭干的张氏紧紧捏着衣角,终于再次哭出了声,不再如同活死人一般的麻木。 要说归义军中谁最惨,她就是最惨的。 堂叔和公公联合起来杀了他父亲和六个兄弟。 紧接着,身边的堂姑母张李氏,又带人杀了公公全家包括丈夫,只留下了她和几个孩子。 再后来她又见证李氏三个儿子被处死。 听着屋中的哀苦的哭声,众人都被唤醒了曾经梦魇般的经历,人人面孔都悲戚了起来。 如果不是自相残杀,归义军怎么会落到如今的境地?那些血腥的往事,没有一个人再愿意去经历。 何日才能不互相残杀啊?虽说权力面前没有亲情,但真刀屠刀来临的时候,不管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没有一个人是胜利者。 因为这个循环,会如同魔咒一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所以,张昭思考了一会,他走到姑母张氏和堂祖父张怀庆面前,缓缓跪了下去。 “叔祖,人死不能复生,我准备单独为伯祖开一洞窟,供养佛陀。 听闻叔祖有七个儿子,子孙满堂,某敢情叔祖舍一支人,过继给司徒伯祖,某再向朝廷请封太保公之南阳郡公勋位,一并予之,使伯祖不断香火!” 张淮深全家在政变中被杀,已经事实上绝嗣,但张怀庆作为张淮鼎抚养长大的弟弟,能舍一支后人过继给张淮深,绝对是最能告慰在天之灵的事情。 曹议金眯起了眼睛,暗中忍不住要称赞一声,高明啊!既为张淮深延续了香火,替祖宗赎了罪,还拉拢的张怀庆。 因为虽然过继了,但过继的这个儿子和孙子们,这个仍然是张怀庆的后人,南阳郡公这个爵位,没有这件事,绝对是轮不到张怀庆儿子的。 而且张怀庆可是张家内部出了名的能生养,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加起来足足有五十几个, 同样子辈和孙辈的姻亲遍布整个归义军上层,争取到了他,也就争取到了一大批人。 听到张昭这么说,作为张淮深唯一还在世的血脉,张氏枯槁的面容上突然绽放出了一股活力,她希冀的看向了张怀庆。 一屁股坐到地上的张怀庆抹了一把眼泪,重重点了点头,对他来说这是告慰兄长的大好事,还能捡个南阳郡公,他当然会同意。 “南阳张氏有望矣!大兄你在天上看见了吗?张家终于出了一个能明分是非的人了,九郎我马上就把幼子一家过继给你,你就安息吧!” “二郎!”张氏走到了张昭身边,嚎哭着把张昭从地上拉了起来。 周围众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睛,张家的最重要的两支人,终于在这个时候,和解了。 张李氏坐在四轮轮椅上,目光灼灼的看着张昭,张昭安抚了张淮深之女一会,然后走到了张李氏面前,也缓缓跪了下去。 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张李氏是有非常特殊意义的。 她是张义潮唯一还在世的子嗣,丈夫是归义军建立的元勋。 她是见证过归义军从建立到辉煌再到衰败的活化石,而且还掌握了好几年归义军的大权。 “姑祖母,孙儿替我父亲,给你道歉了,李家三位舅公固然有错,但罪不至死,更不至于全家老幼无一幸免。 您看我父亲,他也付出代价了,不过二十四岁就郁郁而终,孙儿时常在想,午夜梦回时,他也一定很后悔! 听闻绍宗表兄长子存惠弓马娴熟,是下一辈中的骁勇者,就让存惠跟我去凉州,为归义军营指挥吧!” 当年张昭的祖父张淮鼎去世后,归义军大将同时也是张义潮的女婿的索勋,篡夺权柄,取代张昭父亲张承奉,坐上了归义军节度使的位置。 后来是李氏带着他四个儿子把篡权的索勋给赶下了台,张承奉才得以继位。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张承奉继位后,李家又起了别样的心思,李氏和四子分掌归义军大权,彻底架空了张承奉。 他们最后也被张承奉联合沙州大族推翻,李氏四子除了李弘定外,全部都被处死,全家杀光的那种。 张昭口中的绍宗表兄就是李弘定的儿子,张李氏的孙子,李存惠是李弘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