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 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了 (第2/2页)
“上位啊,驭将之道,便是王者之道啊……” 朱元璋听到这,傲然声起。 “咱不但可以领兵打仗,还可以驭将。” “从这方面来比较,咱是不是强于汉高祖啊?” 李善长听了后,当然是只能直点头。 “是,是啊。”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君臣二人相视而笑,朱元璋得意的笑,李善长献媚附和的笑。 “虽然,咱也十分欣赏以一当十的将军。” “但是,最后的胜利,还是应该属于以十当一者。” “是,是。” “以少胜多,只是偶而为之。” “兵多将广,才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用王明的话来说,这就是战术胜利与战略胜利的区别。” “呵呵,咱呐,想要战术胜利,更想要战略胜利呐!” 李善长又听到朱元璋嘴里说起王明的话来,脸色微沉。 这妖人又以妖言迷惑上位…… 但是,战术胜利,战略胜利,这两个词,确实说的好啊。 正中兵法奥义,微言大义,微言大义啊! 这妖人,确实不是一般的妖人啊。 他乃千古少见,堪比春秋时鬼谷子一般的异人妖人! 乃是一个大妖人! “报!!!” 忽然,帅府大门外,一将匆匆而报。 “禀大帅!洪都守将遣快马急报。” “陈友谅亲率大军御架东征,此刻,兵至鄱阳湖!” 朱元璋脸色一肃,冷静发问。 “多少兵马?” “水陆三军共六十八万人!” “哼!虚张声势!” 朱元璋不屑的哼了一声,手中还端着茶碗,缓缓坐下。 “咱啊,早就给他掐算过了。” “陈友谅的兵马根本不足六十万。” “再除去各州县,府县的守军。” “再留下那些老弱病残的,能打仗的不超过三十五万。” 来将继续禀报,声音颤抖。 “可是洪都守军禀报说,陈友谅这次动用了全部兵力,倾国而至。” “就连首府武昌都不留一兵一卒。” “他还亲眼看见长江江面上战船密布,行驰了两天两夜还不见首尾。” “但那每艘战船高约十丈,长约百丈,上有弩弓,下有炮台!” “单甲板上就可以列兵两千多。” “除了六十八万大军以外,陈友谅还征集了百万民夫为大军开路搭桥,押运粮草。” “还有,他把他下达的令旨叫做绝命令。” “严令三个月拿下金陵。” “否则,将帅斩首,他退位自裁!” “还有……” “说!” “还有,他们三军上下都传颂着陈友谅的十字箴言。” “说什么,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李善长喃喃自语重复着这十字箴言。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上位,陈友谅不是来打仗的,他是来拼命的呀!” 朱元璋面沉如水,面不改色,仿佛泰山压顶而不变色,没什么反应。 然而他无意识间放下手中茶碗,却不慎摔碎了它,说明他此刻内心中的激荡。 这一刻,李善长看着那摔碎在地上的茶碗,看着朱元璋,他看出来了,上位心慌了!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如此豪迈之语,没想到是史书上名声不显的陈友谅所出。 甚至,吓到了未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进入快车道了。 陈友谅这十字箴言说的是如此霸气侧漏!气魄似吞天噬地!气吞寰宇! 然而,谁又想到历史上,却是朱元璋笑到最后。 这十字箴言开始时是陈友谅对朱元璋的箴言,最后却成了陈友谅的遗言! 朱元璋缓缓起身。 “咱知道了。” “你们,都退下吧。” “是。” “这,上位,上位……是。” 李善长欲言又止,最后长叹一声离去。 等李善长走后,朱元璋忽然厉声道。 “快!去找小昭姑娘,去请王明来帅府!快去!”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