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1章 忠烈祠 (第2/2页)
边跟在他后面刨地,一边火上浇油道:“你不是说出兵倭奴国,要看民意吗?当时你是反对出兵的吧?” “怎么没去高台上捧着方孝孺的臭脚啊?那你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赢得更多的人心呢……” “可惜了,当日你要站在台上,我肯定第一个冲上高台……活动筋骨,可惜可惜,实在可惜……” 在前面的朱棣听到他的话,气的简直要吐血! 这是憋着想要打我呀! 这就是你一个兄长该做的? 好吧,打弟弟好像也是可以的…… 朱棣说不过他,又碍于自己弟弟的身份处处被他压制,心里当真是苦不堪言…… …… “微臣马和,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谨身殿里,马和前来拜见。 “起来说话!” “多谢陛下!” 朱允熥问道:“马和,这次出兵倭奴国要运送十万兵马,还有粮草辎重,你们市舶司可能完成?” 马和回答道:“回禀陛下,微臣已经让市舶司里面的所有船只,这段时间都做好准备,还从一些商人那里借用了一切船只, 再加上大明水师的战船,应该不成问题,请陛下放心!” “嗯,有你这话朕就放心了!”朱允熥道,“对了,你之前禀报说这段时间海上倭寇的数目大为增加,可有此事?” 马和行礼道:“回禀陛下,确有此事。兴许是北朝的人知道南朝向大明求助,正在商讨出兵一事,所以北朝的人便有些狗急跳墙,纵容许多倭寇四处侵扰……” “不过这也说明北朝对于大明出兵的忌惮和害怕,相信大明天兵一到,追求必然束手就擒!” “王义呢?” 朱允熥看了一眼身旁的王忠,“可有日子没见找到你弟弟了,想的紧了吧?” 王忠陪笑道:“他能为陛下尽上二两力,那是他的造化,奴婢巴不得他好好做事呢。” “你呀……”朱允熥笑了笑。 马和陪着一笑,又解释道:“本来这次面见陛下,王义也要来的,可是因为最近海上倭寇多了起来,为了防止倭寇进入大明疆域,所以在海上的时候就要把他们拦截剿灭, 这样的难度更大,需要巡视的海域也更加辽阔,需要有人调度指挥,所以王义便主动留了下来……” 朱允熥点点头,然后吩咐道:“市舶司马和、王义,公忠体国,勤勉任事,特加马和为市舶司提举,王义副提举!” “微臣多谢陛下隆恩!”马和赶紧跪地叩头谢恩道。 站立在一旁的王忠,双手也不由得颤抖了起来。 市舶司副提举,从六品的官职! 这对于一个白身来说,能够做到这样的官职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虽然激动,可王忠还牢记着自己奴婢的身份, 并没有替自己的弟弟谢恩,而是越发恭敬的站在一旁,低着头,眼神里面浸满了泪水…… …… 这日清晨,朱允熥在宫中极为郑重的沐浴一番,然后穿上皇帝冕服,带着宫中仪仗再次前往玄武湖北岸。 天子出行,需要净街,需要做许多准备,随行的卫队也有很多。 可即便是这样麻烦,朱允熥仍然没有如往常一般悄悄前往。 在那个园子祠堂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广场上,此时已经占满了士卒。 这些士卒们有的是京营里的,有的是京城附近卫所首选派出来的, 此时朱允熥钻出马车,站在车驾之前,左手按着腰中的天子配剑,整个人显得极为威风。 “拜见陛下!陛下威武!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见陛下!陛下威武!背一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凡朱允熥车驾所到之处,将士们立即跪地行礼,口中山呼万岁! “众将士平身!” 车驾径直来到了祠堂之前,朱允熥走下马车,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 此时五军都督府的武将们早已等候在这里,见皇帝来到,也立即赶紧下拜。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多谢陛下!” 紧接着礼乐齐鸣,锣鼓喧天, 整个礼乐既肃穆又威严,让人听着顿觉恢弘大气, 在场的都是军中精锐,虽然没有几个精通音律的,但也能够从这礼乐当中听到战场杀伐之气! 既有战场上的血腥,也有袍泽之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教坊司的一班乐者开始吟唱了起来…… 这样的吟唱,顿时唱到将士们的心中去了,不一会儿就有许多将士你们跟着低声诵唱, 朱允熥开口跟着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皇帝既然开了口,大将军蓝玉、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升、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等人也立即跟上,高声唱和, 底下的将士们便也没了拘束,全都唱了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切都照着内心,将心中的战场,心中的袍泽兄弟之情,唱的越发淋漓尽致! 唱着唱着,不少人就流出了眼泪…… 他们唱的不是曲调,而是自己真实的经历! 唱的是那在战场上能够为自己拼杀,能够以性命相托的人…… 一起唱罢,广场之上的数万兵马都默默的,鸦雀无声, 他们还没有从那种感觉里面出来…… “冬冬冬……冬冬冬……” “冬冬冬……冬冬冬……” 一阵康慨激昂的鼓声响起。 站在祠堂前的台阶上,朱允熥望着下面将士们一个个热切的眼神,朱允熥高声道:“诸位将士,想必你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迫切的想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祠堂上匾额遮着的布被扯去,“忠烈祠”三个大字赫然显露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