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 何以母仪天下! (第2/2页)
,任由储君置贤良淑女与不顾!而照着自己的喜好意愿!” 还嫌不过瘾,站起身来怒目说道:“如此这般,哪里能选出来真正的良善才德之女!将来如何母仪天下?!你们户部罪过大焉!” “啪!” 王明拍案而起,指着他怒声说道:“放肆!解缙,你当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如此指责储君,你眼中还有君父吗?!” 王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指责太孙妃不贤德,将来不能母仪天下,其实就是在指责太孙! 因为皇帝与皇后乃是一体的,皇帝大权在握,处理天下军政,为天下之君父; 而皇后协理后宫,母仪天下,做天下百姓之家的榜样,为天下之母。 如果有人说皇后不能母仪天下,那就等于说皇帝昏庸无能, 这对皇帝的权威,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陈知府也吓了一跳,他自然也知道这话的轻重,赶紧说道:“解翰林,你饮酒太多,怎么到这时候还没清醒呢,呵呵,净说这些酒话!” 同时也对王明说道:“王大人,你看解翰林还没有酒醒呢,也不知道是什么好酒,竟然让他醉得如此厉害,这才导致话不走心,说了这些浑话,肯定是言不由衷,并非解翰林本意的,呵呵呵……” 赶紧招呼侍女说道:“解翰林醉了,你们快把他送回去……” 这个台阶送的虽然有些勉强,可多少也算是个台阶。 只要解缙肯下,大可以呵呵一笑,那这件事也就此结束了。 可他偏偏就不! “在下没有喝酒,更没有醉!所说的话也都是肺腑之言,出自本心!” 解缙冷眼看着他们,没有丝毫顾忌的说道:“在下无官无级,人微言轻,改变不了你们的做法,也影响不了宫中的喜好, 可想要堵住悠悠众口,却是做不到!告辞!” 一言说罢,一挥衣袖,便转身而去。 “猖狂,实在猖狂!” 王明望着远去的背影,忍不住气愤的说道。 “王大人息怒,他就是个迂腐书生,何必跟他一般见识!” 这位陈知府几次三番为他找台阶下,可解缙示好不给脸面,所以他显然也有一些生气。 不过想到解家在江西,尤其是吉安府的影响,得罪他对自己没有好处,所以还是忍住了。 而王明也知道若是朝廷知道了这件事,恐怕会质疑自己的办事能力,所以他并不准备禀报上去。 毕竟不想缠足女子那是一个“潜规则”,也不宜声张。 再加上解缙发了一顿“牢sao”之后就走了,纵然他心中不满,想必也不至于那么不识时务, 因此王明又骂了几句,心中的怒气顺畅了几分,也就将此事放下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如果真的识时务,那就不是解缙了! 选秀依然在进行,可解缙心里的压抑也越积越多! 这日,吉安府的文人举行了诗社。 自从明朝初年,国朝步入正轨,经济逐渐复苏,承平之态日显。 各地也在战火之后逐渐复兴,经济文化日渐繁盛,文人活动渐兴,文人结社已有兴貌。 在有明一代,文人结社蔚然成风,各种社类型丰富、组织形式逐渐成熟、地域分布广阔、结社活动也很是活跃。 诗社讲究诗酒为兴,聚于社、乐于诗,故无孤闷客。 所以每一次举行结社,都少不了美酒佳肴,少不了诗书自娱。 结合诗题,析读诗句,更是文人墨客经常做的事。 这日的诗社,同样热闹非凡。 虽然天气炎热,可是这些读书人的兴趣依然十分高涨, 有人出题以后,众人便开始冥思苦想,紧接着一首一首的诗便做了出来,众人放到一起进行品评,各抒己见, 在众人对作品发表完意见之后,便有人说道:“我等终究学问有限,还是要请解翰林评判一番, 一来能让咱们知道差在哪里,如何改进,另外一方面唯有解翰林的评断,才能让咱们分出优劣,也才能服众。” 文武第一,武无第二。 文人中间的评判是非常难的。 毕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所写的最好,最出众。 所以评判就需要一位能让众人信服者,才能让人输的心悦诚服。 所以立即有人附和说道,“是极是极!如果没有解翰林的评论,那怎么能行!” “对呀,解翰林学识高超,文采极佳,无人能出其右者,当得解翰林评断,才能服众。” 此时解缙坐在主位上,手里抓着酒壶,已经喝的满脸通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