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 杀器! (第1/2页)
朱元璋并没有深究。 倭寇的行为让朱元璋气愤不已,每次倭寇前来劫掠,就是在挑衅大明的尊严,朱元璋恨不得把他们通通都杀了! 现在有了合适的理由,不被别人诟病,何乐而不为呢? 太孙的狠辣……颇和朕心! “你研制出来的新式火铳,总得让咱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了吧?” 朱允熥回答说道:“请皇爷爷移驾武英殿!” “好!这么大张旗鼓,就看你能不能给咱带来惊喜了!” “定然不会让皇爷爷失望!” 一听说朱允熥使用新式火铳,就把倭奴国使团百人杀了个干干净净,朱元璋就不由得眼热。 说是前往武英殿,其实不是进入殿中,而是武英殿前面有一个小校场,便于宫中的皇子皇孙在这里习武,练习骑射。 一来到这里,朱允熥就命令摒退无关人等,不让闲杂人等观看。 瞿陶张辅抬着这个一只箱子放到他面前,打开取出里面的火枪交在朱允熥手里。 “这就是新式火铳?”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夺了过去,拿在手中不住的观看,仔细打量。 皱着眉头说道:“这火铳没有火绳,构造也不一样……这是如何使用的?” 朱允熥在一旁讲解收到:“皇爷爷,这种火铳不用火绳点燃,孙儿称他为燧发枪,或者火枪,乃是靠这里的燧石撞击,当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 “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较为准确,随时都可发射。 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不怕风雨并不须事先火绳点火,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 在历史上的一六三五年,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自生火铳,也是一种燧发枪,主要就是改进了发火装置。 自生火铳的出现,将之前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 朱允熥从旁边拿起一只火绳枪,把两枪对比,继续说道:“皇爷爷,火绳枪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为致命的缺点就是在临战的时候,将士们必须先点燃火绳,等到对方进入射程再用火绳点燃火药。” “可是如果天气潮湿,或者碰上阴雨天气,火绳就很难被点燃,因此将士们不得不把火绳的两头都点燃,以确保它不会熄灭。” “如此一来在战场上不但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也会让火神燃烧的速度加快,如果战事时间稍微久一点,就要更换火绳,不利于持久作战。” “另外火绳枪的射击过程非常复杂而缓慢,同样也由于火绳和引发药的不稳定性, 导致火绳枪打不响的几率相当高,出现哑弹的情形,将士们就还得清理枪膛,耗费时间……” 朱元璋询问道:“那这种火枪是如何点火的?” 朱允熥指着火枪说道:“皇爷爷,这里是击锤,这一块是燧石,就是简单的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 “当射击的时候,只要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这样一来就不用再点火了,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能够提高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 朱元璋以前在做吴王的时候,就火铳很有研究, 这燧发枪也不复杂,只不过是改变了点火装置而已,所以经过这么一说朱元璋就立刻明白了。 “你做的这火枪确实不错!就是加装了一块燧石而已,料想制作成本也不会太高吧?” “皇爷爷真是通透!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火枪的成本确实不高,可以大量生产装备。” 朱元璋摸着火枪前面的一个突起问道,“这是什么?” 朱允熥接过火枪,凑到脸前示范说道:“皇爷爷,这是准星,便于瞄准目标,使发射出去的弹药能更精确的命中目标。” 又从旁边的箱子里面拿出一柄刺刀,卡在火铳的前方, 解释说道:“皇爷爷,这是可以卡在火铳前面的刺刀,这样,装备这种武器的步兵,就可以同时担负以往由重步兵和轻步兵分别担负的任务。” “不用担心火铳手射击之后,还需要长矛手保护他们,而他们也能够立刻参与到战争之中!” 其实在历史上,燧发枪出现后,阻碍火枪手主宰步兵,其中的的最大战术障碍,就是在面临对方骑兵攻击的时候,火枪手还需要长矛兵的掩护。 因为骑兵奔跑的速度很快,一般来说打过一枪之后,对方的骑兵就已经冲到跟前,自己就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了。 而这时候火铳就和烧火棍没什么区别,连弓箭都不如。 所以明朝的火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会在火铳的柄上,装上一个尖锐的铁尖,必要的时候用来杀敌。 可毕竟比较笨重,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