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1/2页)
许愿和红姑娘两人一前一后的跨过箭楼大门朝里面走去。 刚开始许愿还担心那些木人会转身对付他们两个闯入者,但很快他就发现并非是这么回事。 木人仿佛是被输入了一条简单的指令,每一个各司其职。 而且他们的行动路线也被特别设计过,虽然地方狭窄人多拥挤,彼此之间却不会撞上。 对他们这些外来的闯入者,也丝毫没有察觉,依旧是机械无比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走!” 为了确保墓主人没有留下后手,许愿特意观察了一会儿,才带着红姑娘从木人之间穿过。 两人都是小心翼翼,身形紧绷,以防止有突发情况。 “找到了。” 突然间,红姑娘眼睛一亮,伸手向前。 许愿扭头看过去,才发现箭楼中央立着一口深井样的东西,提着矿灯凑上前一看,里面流淌着明晃晃的银色液体。 “这就是驱动机关的水银,只要把它舀出来,这整个弓弩机关自然不攻自破了。” 红姑娘仔细看了下,然后才回头对许愿说道。 “行。” 许愿点了点头,刚准备从纳戒中拿器物,却发现了脚下的地面有些不对劲。 “怎么了?” 看着许愿凝重的表情,红姑娘心头也是一沉。 “别动,这底下不对劲。” “底下?”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红姑娘也低下头看去,但却并未发现异样。 箭楼中所有地砖,无论是大小结构还是样式几乎都如出一辙,几乎分辨不出任何异样。 许愿却没解释太多。 刚他耳边分明听到了一道极其细微的动静,比蚊子声也大不了多少。 但他还是听见了。 那声音很熟悉。 和之前弓弩机关被触发时发出的动静一模一样。 “红姑娘,你抓住绳子,咱们一起往那边跳过去。” 许愿拿出软绳钩,对准进来时候的那扇木门上的悬梁,嗖的一声直接钩住。 “好。” 红姑娘心也悬到了嗓子眼,只是点点头示意下来。 “一二三……跳!” 许愿一声轻喝之后,就和红姑娘两人借着钩绳的劲道一下纵跃出去。 在腾空的刹那。 那口水银井周围的地板,突然轰的下尽数往底下陷去,露出一道十多米的深坑。 而那深坑底下,埋着无数的长矛,几百年过去,仍旧是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真有陷阱。 悬在钩绳上的红姑娘,看着底下突如其来的一幕,美眸一下睁大,满是错愕之色。 刚要不是许愿提醒,她跨出了那一步,恐怕眼下他们两人都要失足摔落下去。 而且,那水银井下的陷阱,四周都被刻意打磨过,光滑如镜,根本没有立足的地方。 再好的轻身功夫,也只有死路一条。 两人从木人上空滑荡而过,一下落到了门口处。 “什么情况?” 一直守在在外面的陈玉楼。 听到从里面传出的巨大动静,担心两人遇到了危险,赶紧从外面进来,哪知道跨过门,就看到了门后的许愿和红姑。 “连环机关。” “设计这古墓的人,绝非寻常,恐怕从我们下来开始,每一步都在那人的算计当中。” 许愿伸手指了指不远处那片巨大的坑洞,脸色也渐渐冷了起来。 之前因为心神绷成一条线,根本分不出心思去思索这些事。 但眼下。 他却是一下明白过来。 从过门进入甬道到看到古城内的棺椁。 墓主人把盗众的心思捏的死死的,料定他们必然会进入古城盗棺,而那些棺材内早就被设下了银线。 棺盖一旦被打开,整个弩弓机关阵瞬间就会被触发。 无数箭雨之下,至少能够射杀掉大半的盗墓贼。 但那个人却远远没有止步,他甚至算到了会有人进入箭楼拆除机扩,又将水银井下挖空,布下铁矛。 一环扣着一环。 为的就是要杜绝一切可能,将敢于踏入这里的入者彻底杀绝。 想到这,许愿脸色也难看起来。 不得不说,设计了瓶山古墓的那个人,手段之强大、凶狠、残忍,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许兄弟,你的意思是?” 陈玉楼眉头紧皱,他本就机敏无双。 尤其是冷静下来过后,他其实也看出了不少东西。 “陈把头,恐怕接下来的路会更加难走。” 许愿摇摇头。 说这话的时候,没人注意到,他瞥了眼头顶之上。 “水银井翻了……” 红姑娘忽然一声惊呼,将正说话的两人拉了回来。 转身过去一看。 因为底下陷阱出现,连带着水银井也倾斜下去,明晃晃的水银从中不断流淌出来,空气里顿时弥漫开一股刺鼻的味道。 嗡! 紧接着。 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箭楼内的时间好像是停滞了一般,原本还在穿行不止的木人,瞬间停下了动作,神色木然的站在原地。 而箭楼四周的孔洞里,那些强弓大弩,也都停止了射击。 至于声音的来源,则是那张神臂床子。 此刻水银机扩被毀,提供张力的绞索也慢慢停了下来。 一时间,整个古城内,除了熊熊火海以及活下来的人惨叫外,一下变得鸦雀无声。 “停了……” “真的停了。” “没有箭了,活下来了活下来了。” 不止是许愿他们这边,远处城头上绝境逢生的几个人,也顾不上身上箭伤带来的剧痛,疯狂的欢呼道。 被那些伙计乐观的心态所感染,许愿嘴角也勾起一丝笑意。 他贪婪了吸了口空气。 即便那味道并不好闻。 一股火油燃烧的苦焦,还有水银蒸发的刺鼻,以及弥漫在四处的血腥味。 但那又怎么样呢? 能活着就好。 “掌柜的,接下来怎么办?” 红姑娘看向陈玉楼问道。 他们这趟下墓,死伤可谓是无比惨重,最少还有二十多人死在了箭阵和火海中。 要不是陈玉楼进城之前留了一半人在外面做接应,恐怕现在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