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据理力争 (第1/2页)
大的路线方针已经基本确定—— 既然山不就我,那就依附大山,做一回真正有靠山的山大王! 放眼宇内,关内侯卫青一战龙城得胜还朝,二战河套开疆拓土,大汉帝国这条巨龙已经挥舞利爪撕开了匈奴蛮夷的坚甲,露出了他虚弱的内脏;现在双方积极备战,准备最后在漠南决一雌雄,可以预见,即便匈奴不败也会伤筋动骨。 再看以往气势汹汹的西羌部族联盟,也被强汉的气势所吓到,近两年秋季的打秋风行动几乎取消,往日的老虎现在就让显露一副大猫的乖巧嘴脸。 (每到秋季,西羌匈奴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秋风或打草谷。)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顺应安西军投靠朝廷就是最佳选择,骆老大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做马贩子也要做大汉帝国的马贩子,即便将来入地狱也算值了!” 与朝廷翻脸投靠西羌匈奴,那怎么可能,一个衰落的王朝对商贾的盘剥压榨比大汉帝国更加凶狠百倍。 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审时度势骆老大他们自然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三人组毫无倦意,早餐后召集弟兄们宣布了商议的结果,无不欢呼雀跃,顺便讨论完善了诸多细节。 虽说被安西军拿捏住了把柄,加之二者的地位天地悬殊,但真要为官家办事,最大化争取应得的利益也是应有之意,总不能真当做木偶任人宰割,那还不如趁早散伙算球,仅仅是走私马匹料想也罪不至死,大不了蹲两年大牢罢了。 派人给安西军李阎王递了拜帖,陇西马帮准备由骆老大带老二老三前去谈判。 第三日一早,一个军卒送来回执,让骆老大他们未时到军营会晤。 未时就是下午一点到三点,看来军中没有午休的习惯。 草草填饱了五脏庙,三人组收拾一番,早早来到安西军军营门口等候,毕竟张留候张良学艺的故事天下皆知,态度很重要,礼多人不怪嘛! 戒备森严的辕门外,一队队衣着鲜红披甲执戈的士卒来回巡视,里面营帐相连军旗猎猎,自然洋溢着一股威严肃杀之气,普通百姓对这里敬而远之,轻易不敢涉足。 大汉军服的颜色与高祖刘邦斩大蛇的故事有关,因为高祖说自己受命于天乃赤帝子转世,所以汉朝军队的军服以红色为基调。 汉朝时候的军队,军人所穿的盔甲也沿用了秦朝所使用的炼铁技术,将皮甲逐渐向铁甲转变,盔甲中重要部分加固加厚,可保护士兵在征战时所受到的伤害大为减少。 看到三人在辕门前逗留,当即就有巡长带人前来喝问,锐利的戈尖已经抵到了胸膛。 骆老大急忙掏出回执呈上并说明缘由。 对方看了一眼说道:“安稳在此等候,不要东张西望,通传后会有人前来引领。” “诺,谨遵军爷吩咐。” 待巡逻队离去,三人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 尼玛,幸亏骆老大回应的及时,不然那凶神恶煞般的鸟人肯定会毫不迟疑的把锋利的青铜戈向前一捅,保准一个透心凉! 官前马后伤人,招惹军爷要命,这可不是闹着玩! 烈日下炙烤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有一个趾高气昂的军卒姗姗来迟,带领他们进入军营,一边给他们普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个土鳖如小鸡啄米连连点头,好人呐,不然像没头的苍蝇瞎撞,啥时候小命玩完都不知道啊! 这次换了另外一个地方不是中军所在,这里的军卒更加凶悍,冷眼打量三个来客,一个个不经意流露出的眼神就像狸猫逮住了老鼠,苍鹰摁住了兔子,反正感觉极其不舒服,不由后背生寒长出一身鸡皮疙瘩。 惙惙而行,来到一座不起眼的军帐前,通报后进入。 军帐的主位上,坐着赵判官和李阎王,想来安西将军不屑与几个马贩子见面。 “军务繁忙,让骆东家久候了,赶快坐下喝口茶解渴。” 李阎王坐在矮几后面举手作揖,显得落落大方。 “李都尉好,赵先生吉祥!两位大人军务繁忙,能抽空见我等草民,不胜荣幸之至。这两位是骆某的兄弟,康石负责买卖上的事情,陈杰照料西域的客栈生意。” 三人组上前见礼,骆老大客套一番,顺便给两个老狐狸介绍了老二老三。 “骆东家客气了,咱们坐下说话。” 三人屁股还未坐稳,就听李阎王好奇的问道:“骆东家,距离上次见面刚刚一月出头,你的动作够麻溜的。 据我所知,你的兄弟好几个远在西域长安,来去数千里之遥;原来我估计你召集到一起商议后回话,最快也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没想到你这么神速就做到了,真令人称奇。 看来,除了马匹生意,咱们还有合作的余地啊!” “雕虫小技不值一哂,李都尉见笑了。” 骆老大苦笑道,心下暗自腹诽,这什么人呀,又盯上老子的飞鸽传书了,这可如何是好! “哈哈,骆东家谦辞了。好了好了,咱们还是开门见山,说说将军安顿的事情,你们考虑的咋样了。” 李阎王完全是一副风轻云淡智珠在握的样子。 骆老大抱拳言道:“承蒙上次见面大将军和二位大人教导,小人受益良多,懂得了国富民强的道理。 为百姓安居乐业抵御匈奴抗击西羌,我大汉将士沙场百战马革裹尸,是何等的铁血无敌威武雄壮;‘匈奴不灭,何以为家’,又是何等的振聋发聩壮怀激烈! 覆巢之下无完卵,没有国哪来的家!我辈逐利小民,理当心系国家,为大汉边塞增砖添瓦。 二位大人,我们兄弟一十三人共同决定,甘愿接受安西军的差遣,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啪!啪!啪!” 赵先生击节而叹:“仗义每多屠狗辈,古人诚不欺我也。乡里有义士若此,何愁匈奴不灭。骆东家乐意为国效力,实乃百姓典范,当知会陇西郡郡府嘉奖。” 骆老大诚惶诚恐:“承蒙先生抬爱,我辈寸功未建万万不敢惊动郡府。如何cao作,还请二位大人明示。” “孺子可教也!” 赵先生老怀大慰,看了一眼李阎王老神在在的说道:“骆义士刚才言道‘甘愿接受安西军的差遣’,老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