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那些年_第九十一章 踢出阎浮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踢出阎浮提 (第2/4页)

份,因果难逃,丝毫不差,可不慎哉!

    ◆大宋一哥

    在太宗的庇护下,反对太宗即位的一派领袖级人物赵普高调回归。

    “臣愿备枢轴以察jianian变!”,这是赵普对太宗立下的军令状。赵普跟大宋的整个勋贵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点政治脑筋的人都知道,大宋朝堂一定会有大动作。

    赵普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用再那么憋屈地活着。御弟哥哥,天潢贵胄魏王赵廷美在朝堂上本来“居宰相上”,竟然主动要求逊居赵普之下,排在赵普后面,太宗也准了。

    赵廷美,本名匡美,字文化。为了避太祖赵匡胤的名讳,改名光美;后来为了避讳太宗名讳,又改为廷美。赵匡胤一共兄弟五人,廷美行四,长兄和老巴子都早亡,最后只剩下太祖、太宗和赵廷美兄弟三人。

    赵匡胤做皇帝时,赵光义二十一岁,赵廷美十二岁。大宋立国,廷美就被授予嘉州防御使,之后一路高升,转兴元尹、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检校太保、待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

    潘美、曹彬攻灭南唐后,太祖派赵廷美出师劳军,开宝九年正月初二,廷美抵达汴口,会见南唐后主李煜,二人谈诗论道,相当投机。

    太宗赵光义即位后,赵廷美迁中书令、开封尹,册封齐王。对赵廷美以及太祖留下的孩子,“子并称皇子,女并称皇女”。

    不要小看这开封尹,这可是赵光义做皇帝之前太祖赵匡胤让他做的工作,在此之前,开封尹加王爷的身份,那就是皇帝默认的继承人身份。

    太平兴国三年,赵廷美受太宗的欺骗,带牵机药鸩杀了后主李煜。

    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太宗决定御驾亲征,亲统大军征伐北汉,命弟弟齐王赵廷美留守开封。

    开封判官吕端得知此信,立即去见齐王赵廷美,道:“主上栉风沐雨,以征伐不义来表明天意,大王您处于近亲且有贤名之位,应当首先跟随护卫,做大臣的表率,若留守京师,怕不合适吧!”赵廷美于是向太宗恳请随行出征,打消了太宗的顾虑。太宗改命沈伦为东京留守,王仁瞻为大内都部署。后来论功行赏时,

    赵廷美迁检校太师,进封魏王。

    作为家中的老小,两位哥哥又都是皇上,赵廷美难免有些骄纵,坐拥当皇帝的标配——开封尹加魏王,如果说赵廷美对皇位一点不动心,那是不现实的。

    成功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复制别人的成功,太宗当年任开封府尹时的拉帮结派行径,赵廷美也学得八九不离十。当了六年的开封尹,上至宰相卢多逊,下至地方节度使,赵廷美的支持者早已遍布京城内外;小至太宗的吃喝拉撒,大到朝堂明日的政令文书,赵廷美都了如指掌。

    太祖赵匡胤之子德昭、德芳已死,太宗要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廷美成为皇位传承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正当赵廷美跟随兄长赵光义的步伐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关于他的谣言闲话也开始在朝廷内外疯传。

    《续资治通鉴长编》云:“普复入相,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得罪,则普之为也。”就是说,赵普入相没多久,赵廷美就摊上大事了,廷美之所以被治罪,完全是赵普所为。

    ◆魏王遭贬

    按照跟太宗的约定,赵普入相要做的就是杀伐决断,整顿朝堂,铲除魏王党羽。很快,赵普就递上了一份与赵廷美交往官员的贬斥名单,这些人都是京师手握兵权的重量级高官。

    皇城使刘知信,母亲是昭宪杜太后的meimei,他就是太宗和赵廷美的姨老表。由于刘知信跟赵廷美交往密切,贬为右卫将军,让他离开京城,到陕西任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去了。

    接着免去左卫将军、枢密承旨陈从定的枢密承旨职务;弓箭库使惠延真贬为商州长史;禁军列校皇甫继明贬为汝州马步军都指挥使。

    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领懿州刺史王荣贬为濮州马军教练使。王荣还没离京,马仁瑀之子告发说:“王荣与魏王赵廷美的属下交往过密,曾狂言‘我不久当得节帅’”。太宗大怒,随即将王荣定罪,削除官籍,流放海岛。

    后周显德四年,为了征伐南唐,世宗柴荣在开封外城开凿了一处人工湖,训练水军“内习水战”。

    太宗即位后,“诏以卒三万五千凿池”,太平兴国三年二月,池凿成,引金水河之水入内,太宗赐名“金明池”。不知道,徽钦二帝被金人掠至北国,北宋为金国所灭,是否跟这个池子姓“金”有关。

    从此,金明池成为大宋的皇家园林,园林中建筑全为水上建筑,池中能通大船,战时,金明池就成为大宋水军的cao练场。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金明池中的水心殿落成,太宗想泛舟游玩。此时,太宗当年为晋王时的旧僚柴禹锡、赵熔、杨守一等,竟直入内廷,密奏太宗,说魏王赵廷美骄恣不法,欲阴谋夺位,宰相卢多逊与赵廷美关系密切,可能有沟通密谋之事;还说,“若不果,则诈称病于府第,候车驾临省,因作乱。”

    太宗的三位心腹旧僚的意思是说,魏王赵廷美想在太宗泛舟之时,发动政变,阴谋夺权,如果计划不成功,就诈称自己得了重病,当太宗到府上探视的时候,再找机会下手。

    太宗道:“兄终弟继,原有金匮遗言,但朕尚强壮,廷美怎么如此性急?”

    《宋史》载,宅心仁厚的赵光义觉得这实在是家丑,于是便没有声张,把这件事给压下去了。

    试想想,斧声烛影之下,太祖暴毙于宫中,赵光义还背着一个弑兄的骂名,赵廷美想当皇帝想疯了,也不至于这么简单粗暴,这么弱智。

    在大宋的水军演兵场,明目张胆地弑君篡位,且不说面对这些精兵强将能否成功,就是你赵廷美能掌控这些水军,你弑君成功,当了皇帝后,如何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在自己家中,杀死太宗,这就更不靠谱了。如果这么做,如何给天下人一个妥妥的交代,那些怀有二心的地方节度使,会善罢甘休吗?他这个皇帝宝座如何坐得安稳?!

    如果不是赵廷美弱智,那就是太宗的心腹柴禹锡、赵熔、杨守一这些人脑残,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