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天降神兵_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帝挫败政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帝挫败政之变 (第3/3页)

军留下足够的防御力量,守住收复的失地,只派精锐部队齐头并进,速度慢一点没关系,务必不让流寇有各个击破的可乘之机。

    此时京城却是暗流涌动,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阳武侯薛濂定西侯蒋秉忠忻城伯赵之龙等几十个勋贵,至打皇帝下狠心裁撤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三十万京营只剩下七万不到,大量被裁撤勋贵子弟天天找勋贵们哭闹,虽然皇帝听从神兵卫劝解,给了每人十余两遣散费,可一下子成了失业人员,丢了铁饭碗,任谁都不服,无论如何要讨个说法,整个京城到处是串联,朱纯臣等人被皇帝训斥,自然心里憋着一股气,尤其阳武侯薛濂,平日里耀武扬威惯了,一下子被勒令回家养老,怎么也无法接受,当下四处联络失意贵族,散布谣言,说皇帝被妖人蛊惑,公然置祖宗家法于不顾,闹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云云,已然失去天命,应该立太子为帝等等,纠集一大批勋贵子弟,密谋废除皇帝,让太子监国,行当年景泰帝英宗故事,而成国公朱纯臣,自两年前神兵卫到来就感觉自己家被皇帝冷落,越来越边缘化,当年自己家人圈占土地被神兵卫打死打伤数人,皇帝非但不护着,反而心向外人,他就已经开始找退路,暗中勾连建奴递送情报,要不是西北流寇日渐式微,他甚至做好了迎接闯王的心理准备,这次又被皇帝劈头盖脸一阵数落,自然心有不甘,薛濂等人一撺掇,真是瞌睡送枕头,一拍即合,联络了几十个东林官员,真的开始动手准备废除崇祯皇帝,本来他们想效当年天启故事,用药物神不知鬼不觉干掉皇帝,可崇祯正当壮年,没毛没病,太医院根本无从下手,内宫自王承恩接手之后,整顿过几次,想在宫里下手难上加难。

    崇祯好像知道自己犯了众怒一样,早早躲进了神兵卫,裁撤京营,丈量土地,减免农税,实行商税,都直接影响到了众多权贵的切身利益,腥风血雨在所难免,成国公等人虽然胆大包天密谋废立,可眼见皇帝躲在皇庄不出来,也是一筹莫展,皇庄内一片祥和,京师城内则是乌云密布,随时都可能发动政之变,由于勾连官员过多,百密一疏,自然被东厂番子和锦衣卫侦知,报到崇祯那,崇祯先是一愣,随后则是放声大笑,该来的总还是要来,陆文夫高师成他们说的没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平时这些勋贵无法无天,衣食无忧,欺男霸女惯了,一旦伤筋动骨,利益受损,不跳出来都难,京城内七八成店面都是他们的,国家要实行商业税收,一大块收入被剥夺,加上京城周围数万倾良田重新丈量,哪一个他们都承受不起,物极必反,勾连那些御史官员搞这么一出,意图改朝换代,真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崇祯本来对于历史上成国公等人开门迎降,异常愤怒,只是一直以来手中没有实力,那么多勋贵势力非凡,自己真的有心无力,现在倒好,新军已成,自己没去找他们,他们竟不识好歹自己找上门来,仔细审问了几个反正告密的勋贵,知道这些大明蛀虫已然无可救药,当下命令驸马都尉巩永固借用神兵卫两千城管,加上骆养性锦衣卫和王承恩东厂番子,绕过英国公京营,直接包围成国公定国公阳武侯等十几个勋贵府邸,开始查抄。

    一时间京城内外鸡飞狗跳,街上戒严,五城兵马司和九门提督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开门一窥究竟,反正整整三天,整个京城到处是一片片被抓的人口,各大监狱为之爆满,阳武侯薛濂平时颐指气使,当看见巩永固方从化手捧圣旨查抄时,竟然被吓得屎尿皆流,瘫软在地上不肯起来,还是身强力壮的东厂番子架起来的,其他勋贵官员大抵差不多,只有几个自诩为为民请命,为国锄jianian的东林腐儒,昂首阔步,从容就范,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读书读傻了,还以为自己做的事是完全正确的,是为了救社稷黎民于水火呢。

    短短几天,一场密谋废立,改朝换代的阴谋被皇帝以雷霆手段瓦解,几十个勋贵几十个官员被抓,光从成国公府查抄出来的金银珠宝字画地契商铺价值就达三百七十多万两,阳武侯定西侯家也分别不下于两百万两,其他勋贵总计不下千万之巨,看着眼前堆满案头的查抄清单,崇祯皇帝内心失望到了极点,这些开郭靖难功臣的后代,大明对他们不薄,可平日里自己求爷爷告奶奶让他们赞助军饷,都是推三阻四一毛不拔,今天才看清一个个比自己这个皇帝可富有多了,尤其成国公,世受皇恩,竟然干出里通外国,出卖祖宗的事,是可忍熟不可忍?当下就要发作,抄斩成国公阳武侯等全家,被高师成陆文夫和杨嗣昌等人劝阻,现代人本来就对株连九族反感,所谓一人犯罪没理由株连无辜,比如家人奴仆等,明末战乱,十室九空,人口本就锐减,现在皇帝又要大开杀戒,岂不是雪上加霜,况且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无辜的,认为只要诛杀首恶,余者可交由神兵卫来安排,这里差的就是人手,大户人家懂规矩的更是欢迎,希望皇帝能够网开一面,千万不要落下滥杀的恶名,洪承畴杨嗣昌也赶紧下跪求情,这些人的确该死,但只是一时糊涂,应念在其祖追随成祖九死一生份上,饶过大批家人,其子孙必念皇上洪恩浩荡以死效命云云,皇帝看了看眼前堆积如山的案牍,叹了口气,太多了,光几十个勋贵家族人数就达万人,再加上几十个文官武将又是数千人,要是就这样全都一刀咔嚓了,光尸首都要运好几天,整个京城必然成为修罗场,两年来在神兵为耳濡目染,也开始用半现代眼光来看待法律,严刑峻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自己以前杀了那么多官员,局势非但没有变好,反而越加恶劣,因此神兵卫慎重对待死刑的做法,已经慢慢植根于在皇庄明人心中,神兵说得对,只要自己政策能顺利推行,能少杀人尽量少杀,百姓安居乐业比杀几百几千人有用得多,利国利民否自有后来人评说,不必急于一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