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天降神兵_第九十二章 声北击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声北击南 (第2/3页)

,声东击西,不,是声北击南。

    三天之后,李自成开拔,旌旗招展,烟尘蔽日,浩浩荡荡直奔卢氏县,虚晃一枪,并不停留,再奔洛宁,也是只路过不攻城,只扫荡了周围大量村镇,仅仅不到三天就到达了宜阳城外,把宜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宜阳本就是个小县,上次李自成攻洛阳已经陷落过一回,城墙什么的还没来得及修补,只是一天时间,就被再次攻占,里面粮食什么的不多,只够几万人马几天的的供应,但这已经足够了,他们不是真打洛阳的,只要围住几天,就算大功告成。

    洛阳城内一片恐慌,流寇主力在次进犯,河南巡抚李仙风总兵王绍禹,一接到卢氏县洛宁县告警文书就慌了手脚,十几万流寇再次北上,目标定然是洛阳,一方面赶紧安排坚壁清野,一方面十几封求援信安排送出,要求孙传庭等人调兵遣将赶快来救援,福王朱常洵也是心烦意乱,所有人都知道,上次李自成退走只是侥幸,这次卷土重来必然是势在必得,一旦洛阳陷落,流寇必然发展壮大声势震天,只有陈永福不慌不忙,原因是孙传庭前阵子又发来了两千多套装备,当然都是用河南那笔横财买的,加上以前的,现在他手下足足有五千全副武装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都可以抵得上三两个官军,也能平等对阵建奴相同人马,而且这次分散各地的人马迅速集结洛阳,和上次势单力孤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别说流寇虚张声势十余万,就是真有十万来犯,他也有把握顶住一两个月,他马上又招募了几千青壮,迅速充实城防,派出探骑,关闭城门,严阵以待,就等流寇不知死活来攻城了。

    孙传庭接到警报没有慌乱,他清楚洛阳城现在比原来加强了许多,不急着发兵救援,只是发下命令,让洛阳周边做好防范,坚决不让流寇劫掠过剩,至于湖北一带都是杨嗣昌老部下,他的命令基本无用,也就没有多加注意,只是照常发了敌情通报,这就给了已经潜伏到谷城老河口一带的张献忠等以可乘之机。

    李自成到达洛阳城下,摆出一副攻城摸样,先是将裹挟来的一万余百姓推出来填充壕沟,城上官军则是大炮轰鸣,看着热闹,其实效果一般,除了砸死几十个流民之外,一无所获,被裹挟的老百姓被后面督战队逼着只能往上拥,进度缓慢,李自成不急,他不过是要做个样子,所以每天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催着流民往上填土,就是不派一兵一卒冲杀,城里陈永福他们不敢掉以轻心,每天上城楼督战,不断加固城防,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既不短兵相接,也不后退,一连十几天,死伤不过一千不到,直到壕沟被死尸泥土填平,看起来一场惨烈的攻城战就要开始,哪知道成立一切准备就绪,就是不见李自成上来,这样又相持了几天,李自成突然撤围了,改道向南,直扑南阳一带,搞得陈永福他们也百思不得其解,流寇究竟想怎样?

    原榆林府副总兵尤世威带两千人正在襄阳,可不受巡抚王承曾待见,洛阳一战李自成败走,巴中一战张献忠亡命,他认为天下很快就会平定,而孙传庭长臂管辖,派来尤世威,显然属于多管闲事,大明重文轻武,他可不管尤世威再三说明是来协助守城的,根本不让他入城,而是让他去长江北岸的襄州县驻扎,尤世威请示孙传庭,孙传庭也没有法子,湖北那里都是杨嗣昌旧部,不买自己帐,只得让尤世威自己看着办,尤世威最后只能按照湖北方面的建议,移师襄州与襄阳隔江相望,算是心理上一种看护吧,襄阳总兵李天觉还算老成,手下五千余士兵,没有打过几次仗,任务只是看好襄阳军资器械什么的,更由于农民军势弱,不能想象这个时候他们还敢进犯中原重镇襄阳,所以没有过多提防,襄阳城住着襄王等皇室宗族,襄王朱翊铭年已七旬,论辈分是崇祯的叔祖,非但吝啬还老当益壮地欺男霸女,百姓怒其久矣,城防松懈,百姓困苦。

    埋伏在老河口谷城十余万大军,此时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刘宗敏认为十余万大军一起上,强攻襄阳,罗汝才张献忠则认为襄阳城高坚固,强攻只会伤亡惨重,最好的办法是智取,来的时候就和李自成商量好了,由三人统一指挥,如今两个人认为要智取,一个人要强攻,二比一,刘宗敏没办法,只能暂时听从,于是张献忠分别从义军队伍中挑选出百余精锐,伪装成百姓,乘襄阳城内还不知道他们到来,混入城中,约定两天之后以城中火起为信号,一举拿下。

    襄阳城内巡抚王承曾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临近,虽然已经接到洛阳被围的警讯,但整个襄阳城仍然莺歌燕舞一片过节的祥和,洛阳离这里几百里,还有长江天险阻隔,给李自成几个胆也不会来攻湖北重镇,所以除了口头上说说,加强戒备之外,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安排,殊不知上百流寇此时已然混入城内,乘各处官军疏于防范,紧锣密鼓准备里应外合,而官军压根没想到农民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这也是明末官军最终失败的原因,大部分城池不是被攻下的,都是被智取或者投降的,大凡明朝官军真能做到坚壁清野,破釜沉舟与城池共存亡,农民军也不会那么快推翻大明,毕竟守城易攻城难,农民军怎么说装备和素质上和官军差一个档次,真要实打实攻守来去,付出的代价很可能不是起义军能接受的,所以大明是亡在自己人手里的,怪不得那些想活命的流民。

    半夜,襄阳城城门口十几个守门官军都困顿不堪,东倒西歪,没人有心思做好本职,几十个身怀利器的农民军精锐,从各处角落里悄悄靠近,乘这些还在做梦的官军没察觉的空挡,一拥而上,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城门守军,接着几个人开始沿着台阶往乘上摸索,见一个砍一个,有几个官兵看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