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重返长安(求订阅) (第2/3页)
凭皇爷爷做主,孙儿不敢置喙!” “不管火药配方交给哪位叔叔,都必须确保安全,绝不能泄密” 李世民顿了一下,这才点头说道: “具体人选皇爷爷会认真考虑一番,然后再做决定!” 接下来,李医就岔开了这个话题。 “孙儿回到杭州,除了督造舰船外,还要尽快推广普及那些高产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今日孙儿刚收到消息,各地的二季稻都已丰收,产量喜人,尤其种在孙儿封地内的那些高产水稻,产量更是惊人” “正因为那些高产水稻产量惊人,很容易让人眼红,孙儿必须确保将那些水稻的稻种分到普通百姓手中,而不是被豪门大户垄断”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随之一顿,然后冷声说道: “农业生产事关国本,说要敢独占那些高产稻种,损害百姓的利益,损害我大唐的利益,皇爷爷要他脑袋” 李医点了点头,随即又说了在其它方面的安排和规划。 他的这些安排和规划,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 农业、工业、商业等等领域,都有所涉及。 这些安排和规划覆盖的地域,不止局限于杭州,而是遍及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大唐。 当这些规划一一视线,整个大唐都会更上一层楼,变得更加强大和富庶。 大唐百姓的生活,则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听着这些宏伟而美好的规划,一时之间,李世民被震撼的目瞪口呆,也激动的双眼直放光芒。 说到后来,李医也告诉李世民。 等安排好杭州的各项事务后,他就会离开杭州,继续游历四方,了解大唐各地的情况和风土人情,增长见识。 他会走陆路,一路走一路游历,去黔州看望父母,然后游历整个蜀地。 离开蜀地后,他就会一路南下,去岭南、去广州看看,并在广州筹划成立南海舰队。 接下来,他或许会跟随舰队出海远航,看看海外的情况,实地考察,为大唐制定海外战略。 等返回广州,则会一路北上,直到返回长安。 听着他这番解释,李世民不禁也神往不已。 这场爷孙之间的谈话,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直到深夜时分,谈话方才结束。 就在李医起身准备告辞离开时,李世民突然说道: “医儿,你先别急着回杭州,跟皇爷爷去长安!” “你小子这次在辽东立了不少大功,这点有目共睹” “既然有功于大唐,那就要封赏,你小子的爵位这次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啊!” 李医惊呼一声,满脸惊喜之色。 紧接着,他就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谢皇爷爷封赏” “不必多礼,回去休息吧” 李世民笑着挥了挥手。 李医随即起身,躬身离开了御书房。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世民却沉默了,久久不语。 …… 大军在洛阳休整了三天,然后再次启程出发,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程。 这次大军的规模又缩减不少,十二卫中的四卫留在了洛阳,驻守这座巨城。 其余八卫则保护着皇帝陛下,向长安而去。 没几日功夫,大军就已通过潼关,进入了关中地区。 听闻东征大军凯旋还朝,关中地区所有官员和百姓立刻蜂拥而出,纷纷涌到大军必经之地,欢迎大军回来。 关中地区自古尚武,大唐东征大军中就有无数关中子弟。 大军刚一进入关中,场面就变得热闹异常。 行进途中,路边欢迎的人群中,时不时就有大声喊着自家儿郎的名字。 正在阔步前进的那些将士中,也会有人不停高声呼应,叫着爹娘。 无论是父母,还是那些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士,全都中气十足,满脸骄傲之色。 “看到了吗,额家那怂娃竟然混成队正了,算是没给他老子丢脸” 人群前头,一个老汉大声说道,那叫一个得意。 站在旁边的几位老汉都点了点头,都满眼的赞赏。 “不愧是咱关中的男儿,都是好样的!” 正说话间,前方的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快看,医公子来了,带着左武卫特种部队和火炮营的那些儿郎” 随着这阵喊声,所有人都抻着脖子向东望去,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下一刻,人们就看到。 穿着一袭锦缎白袍,策马而来的李医,丰神俊秀,盖世无双。 紧接着,人们又看到了手持方天画戟的薛仁贵,看到了左武卫特种部队的那些家伙。 紧随其后,是阵容庞大的火炮营,以及上百门被牛车拉着的火炮。 看到这一幕,欢迎现场顿时就沸腾了。 “看看,这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真正的无敌之师!” “可不是吗,听说高句丽在辽东的很多城池,都是医公子带着大军攻破的,而且将很多城池都炸成了废墟” “真是天纵英才啊,能拥有医公子,真是我大唐之幸” 说话间,李医已带着众人来到近前。 站在道路两边的那些官员和百姓,纷纷长揖到地,并恭敬地高声问候着。 一时之间,见过公子和公子威武的喊声响彻云霄。 骑在战马上的李医,则不停冲人们拱手施礼,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很快,他们就从这片人群前通过,继续向前走去。 在他们身后,无数东征将士排成一条长龙,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