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杭州的瑰宝(求订阅) (第2/3页)
续说道: “对你们来说,这次去辽东参战,不过是一种历练,是为了让你们熟悉战场上的情况” “但是,你们未来的战场并不在陆地上,也不在大唐境内,而是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 “你们将成为大唐远洋舰队的中坚力量,驾着我大唐海军的舰船,出海去征讨四方,那将是一片更大的天地!” 随着李医这番话,程伯礼顿时激动的两眼直放光芒。 这家伙甚至已迫不及待,恨不能立刻驾船出海,用巨舰大炮为大唐打下一片片丰饶的土地,来个马上封侯,出人头地。 看着他这番激动的表现,李医不禁轻笑了起来! 这正是他最想看到的! …… 翌日,阳光明媚。 或许连老天都知道,今天是所有杭州人大喜的日子,所以给了个难得的好天气。 一大早,杭州百姓就倾城而出,潮水般涌到西湖岸边,准备见证横贯西湖的贞观堤正式合拢。 随着这道长堤合拢,烟波浩渺的西湖将被彻底锁住,再也无法祸害杭州百姓。 从此以后,它将会给杭州带来无穷益处,成为杭州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将这座城市装扮的更加美丽。 城门外通往西湖边的大道两边,早已挤满了杭州百姓。 放眼望去,从城门口到西湖边,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数不胜数。 而在城门口,杭州刺史带着一众官员和文人士子,以及众多乡绅,正在这里等候着。 他们所等待的人,自然是给杭州带来巨大改变的医公子。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没一会功夫,李医就在众人的簇拥下,从城内走了出来。 刚一来到城门外,杭州刺史立刻带人迎了上来,然后齐齐躬身施礼。 “见过公子” 聚集在城外的众多杭州百姓,也纷纷长揖到地,并高声问候着。 李医连忙上前两步,将杭州刺史等人搀扶了起来。 “陈大人客气了,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随着他这番话,杭州刺史等人方才直起身来。 紧接着,李医又冲众多百姓拱了拱手,将大家都请了起来。 随后,他跟大家客套了几句,然后就跟杭州刺史等人一起,有说有笑地向西湖走去。 行进途中,站在大道两旁的所有杭州百姓,纷纷向他躬身施礼,高声问候。 李医则不停跟这些百姓挥手打着招呼,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着就令人如沐春风。 时不时的,他还会走到路边,搀扶起那些年龄较大的老人,关心地问候几句。 碰到年龄较小的孩子,他则会逗逗那些孩子,询问一下那些小家伙的学业。 他这番视百姓如家人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感动不已,眼含热泪。 说话间,他们一行人已来到西湖边。 聚集在西湖边的百姓更多,几乎将西湖东岸和北岸彻底围了起来,乌泱乌泱的都是人。 即便对面的西岸,以及南岸,也站着很多杭州百姓,正在向这边眺望。 由于西湖很大,距离很远,他们根本看不到李医,只能看到聚集在湖边的人群。 即便如此,他们每个人的心都是guntang的,每个人都满眼感动。 此时的西湖,跟几个月前相比,已大不相同。 西湖的湖面更大了,水量更足,似乎也更加清澈了。 原本分布在湖岸周围、如同一块块大补丁一般的葑田,早已不见了踪影,都被拆的干干净净。 放眼望去,西湖岸边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景色比之前美了很多。 已是盛夏,近岸处的荷花都已开放,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娇艳地盛开着。 而在西湖中间靠北一点的位置,一条长堤纵贯整个西湖,将西湖分成了两个部分。 在这道长堤的北侧,还有一条了许多的湖堤,进一步分割了湖面。 这两道长堤正是贞观堤,以及同心堤。 在这两道长堤上,有小巧精致的石桥,有斗拱飞檐的亭台楼阁,有用鹅卵石砌成的步道,还有很多供人休憩的长椅等等。 此外,还有很多陆续移栽过来的,大大小小,品种各异的树木,其中尤以柳树最多。 那些柳树如同卫兵一般,一排排的,就栽在湖堤的两边,只是还比较小而已。 而在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木之间,则是一片片碧绿的草地,以及姹紫嫣红的花圃。 在修建这两道长堤的同时,绿化工作也在同步跟进。 这两道长堤虽然刚刚建成,却已经成为了西湖上的两处新的风景。 尤其更早一点建成的同心堤,风景更加秀丽,已成为人们游湖赏景的一个好去处。 而刚刚建成的贞观堤,其中间一段还没来得及绿化,看着还有些荒芜。 来到西湖边,李医先是欣赏了一下西湖美景,随即满意地点了点了点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管什么时候看去,西湖的景色都是如此秀美,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上天赐予杭州、赐予所有杭州百姓的一块无上瑰宝” “不论我们还是后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西湖,保护好这块无上的瑰宝” 话音落下,现场众人纷纷点了点头。 “公子所说极是,这西湖就是杭州的宝贝” “有了这西湖,杭州就能成为天下最秀美的地方,成为最富庶的城市” “只要是杭州人,只要在杭州为官,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西湖” 杭州刺史感慨不已地说道。 闲聊几句后,李医就看向现场众人,又扫视了一下众多围观的百姓。 “诸位大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