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出谋划策(求订阅) (第2/3页)
的师爷,这次跟他一起来的杭州。 至于那个小家伙,却是苏亶的小儿子,苏瑰。 这小家伙是李医的舅舅,却比李医还小几岁,今年只有六岁而已。 在历史上,苏瑰称得上是一代名臣。 唐高宗和武则天当政期间,他才在政坛上崭露头角,此后一路青云直上。 等武则天死后,他已是朝中重臣。 再到唐中宗死后,他力挺唐睿宗李旦上位,后又成为唐玄宗的宰相,一生清廉,死后得以配享太庙! 对于自己的这位小舅舅,李医还是比较看重的。 以后自己若是真成为大唐皇帝,这位小舅舅还是很值得培养一番。 大家互相认识之后,李医就跟随苏亶他们走向旁边的一座亭子。 在那座亭子中央的石桌上,摆着一套黑陶茶具,一副围棋,还有一个用来烧水的小火炉。 自从两天前到这里,苏亶就喜欢上了这座雅致精美的园林。 除了应酬前来拜访的众多杭州官员之外,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后花园里,一边下棋喝茶,一边欣赏这里的美丽风景,非常悠闲。 期间他们也身穿便衣,出去在杭州城内逛了逛,却没有几个人知道。 在此期间,杭州城内外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们都咋舌不已。 而李医在杭州的地位之高,声名之盛,更是让他们震撼不已,甚至有些恐惧! 进入凉亭坐定之后,李医立刻回头喊道: “伯礼,把礼物拿进来吧” 话音未落,程伯礼和安内侍已走进后花园,径直向这个亭子走来。 他们各自拿着一个锦盒,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就不得而知了。 等他们来到近前,李医先介绍了一下程伯礼。 听说这家伙是程咬金的孙子,苏亶他们都点了点头,客气了几句。 苏亶跟程咬金是老相识,再加上李医这层关系,程伯礼自然表现的非常恭敬。 至于安内侍,苏亶他们之前就已认识。 穆逢春他们虽然也进入了后花园,却站在稍远一点的位置,暂时不用介绍。 介绍完毕后,李医拿起其中一个锦盒,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苏亶面前。 “外祖,这是孙儿的一点心意,是孝敬外祖的,希望外祖喜欢” 苏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好奇地问道: “医儿,这锦盒里装着什么东西?” “回外祖,锦盒里是一套顶级湖笔,还有一方歙砚” “大唐公司在湖州开了间做笔的作坊,专门制作顶级毛笔,名曰湖笔!” “虽然湖笔刚诞生不足一年,做出来的毛笔,却丝毫不比宣笔差” “前些日子孙儿去湖州办事,特意选购了一些带回杭州” “至于锦盒里的歙砚,也是孙儿的手下特意购来的,品质非常不错” 听到这话,苏亶顿时就双眼放光。 “我听过湖笔的大名,虽然刚刚出现,却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由于产量很小,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外祖也一样” “没想到今日能收到你小子的孝敬,真是太好了” 说着,苏亶已忙不迭地打开锦盒,开始查看装在锦盒里的礼物。 站在一旁的那位师爷,也兴奋的双眼放光,满眼期待。 他们都是当世著名文人,个个都自命风流。 李医送的这份礼物,可谓恰到好处,正合他们的心意。 随着锦盒被打开,一方造型古拙典雅的歙砚,就呈现而出。 在这方歙砚旁边,放着几支规格不一的毛笔。 无一例外,这些毛笔制作的都非常精致典雅,看着就价值不菲。 而在每支毛笔上,都刻着一些图案或文字。 其中既有山水竹石,也有人物,以及意境隽永的诗句等等。 看到这些湖笔和那方歙砚的一瞬间,苏亶就喜欢上了它们。 “这些宝贝真是太精美了,都是难得一见的好宝贝啊!” 说着,苏亶就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湖笔,欣赏了起来。 就在此时,李医又拿起另外一个锦盒,将其递给了苏亶的师爷。 “谢先生,这是给你的礼物,锦盒里同样是湖笔和砚台” 谢师爷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感激地长揖到地。 “多谢公子赏赐,老朽愧不敢当!” 李医却微笑着摇了摇头。 “谢师爷不必客气,你是外祖的多年老友,又在外祖身边做事,是小子的长辈” “咱们初次见面,于情于理我也得有所表示,希望你能喜欢这份礼物” 听到这话,谢师爷顿时感动的眼眶都有些湿润。 苏亶则赞赏地点了点头,并轻轻拍了拍李医的肩膀。 等谢师爷收下礼物,李医这才看向站在一旁的苏瑰。 这小家伙正眼巴巴地看着他,满眼的期待。 “舅舅,我刚从外地赶回苏州,没来得及给你准备礼物” 听到这话,苏瑰的嘴巴立刻一瘪,眼看就要流泪了。 还没等他哭出声来,李医却笑着说道: “虽然我没有给你准备礼物,但可以教你一门武技” “就是不知道,你想学哪种武技?” 话音未落,苏瑰已破涕为笑。 下一刻,这小家伙就扑了过来,一把抓住李医的胳膊,满怀期待地说道: “医儿,你说的是真的吗?” “你真愿意教我一门武技,什么都行?” 李医微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是真的,只要是我会的武技,都可以教给你” “太好了!” 苏瑰直接欢呼了起来。 紧接着,这小家伙就忙不迭地说道: “医儿,听说你在长安的时候,一口气杀了二百多个倭国使团的人!” “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