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美若西子(求订阅) (第1/3页)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大年三十,午时。 李医再次来到了位于城外的运河码头,而且带着十几辆牛车。 一同赶来这里的,还有杭州刺史等人。 此时,他们正站在码头上,向北方张望。 “公子,这批出自汉中的高产稻种,最高产量能达到多少?” “这些高产稻种毕竟是在北方培育出来的,现在拿到南方来种植,会不会水土不服?” 杭州刺史好奇地问道,多少也有些担忧。 李医转头看了看他,随即微笑着说道: “这批高产稻种都是优选出来的,最高产量能比普通稻种的产量高一到两倍” “至于它们是否会水土不服,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 “此次运来的稻种数量有限,不过四五千斤而已,种植面积不会太大” “即便它们水土不服,造成的损失也很有限,在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这些稻种能适应南方水土,并创造出更高的产量,那就可以大范围推广种植了” 说这番话时,李医眼中充满了自信。 让他如此自信的底气,来源于储物空间中那些高产的杂交水稻稻种。 等这批来自汉中的高产稻种运到,春耕开始之时,他会想办法将杂交水稻稻种混入其中,将其种在大唐的土地上。 那些来自后世的杂交水稻,适应性极强,根本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等到水稻成熟,收获之时,相信所有人都会为之疯狂的。 正说话间,从运河北方缓缓驶来两艘货船,在一艘兵船的护卫下,直奔运河码头而来。 那两艘货船上运载的,正是那批来自汉中的高产稻种,以及其它一些种子和物资。 其中包括西红柿和辣椒等这些新物种的种子。 经过一年的培育,这些新物种的种子数量相对多了许多。 李医从中挑了一些适合在南方种植的种类,准备将它们引入到南方,扩大种植面积,丰富百姓生活,增加百姓收入。 没一会功夫,两艘货船已驶抵码头,缓缓停了下来。 待货船停稳,负责押运这批货物的民部官员,以及一位大唐公司的掌柜,立刻登上码头,过来向李医他们汇报情况。 来到近前,这两个家伙齐齐躬身说道: “见过公子,吾等幸不辱命,已将稻种等物资顺利运抵杭州,请公子派人检查和接受” 李医看了看这两个家伙,微笑着点了点头。 “大家辛苦了,你们来的时间正好,明天就过年了” “你们就在杭州过这春节吧,等过完年,再回长安去复命” 说完之后,他让手下人和两名杭州官员一起,上船去检查那些物资了。 船上这些种子的保存状况都很好,并没有受潮发芽,或者发霉变质等等情况。 确定稻种等物资都没问题,相关人员就开始卸船,将稻种等物资一一转运到了岸上。 这两艘货船运送的物资本就不多,没一会功夫就已卸完。 随后,李医走上前去,命人打开其中一个麻袋,从里面抓出一把稻种,开始进行检查。 杭州刺史等人纷纷走上前来,双眼放光地看着他手中的稻种。 仅仅一眼,他们就看出这些稻种的不同。 相比普通稻种,这些优选出来的稻种更长,更饱满,看着也更加喜人。 现场这些杭州官员多少都懂点农事,自然看得明白,知道这些高产稻种的价值。 “这些稻种真不错,颗粒又长又大,且匀称饱满,看着产量就不低” “公子准备将这些稻种存放在什么地方?这些好宝贝一定要悉心存放, 千万不能出任何差池” 杭州刺史欣喜不已地说道。 “我准备将这些稻种和其它种子存放在家里,家里已腾出空房,通风条件还不错,正好用来存放这些种子” “其中的一些种子,比如辣椒和西红柿等物种,我准备立刻展开育苗” “等育苗成功,就可以进行栽种了,抓紧时间的话,一年可以种两到三茬!” 李医微笑着解释了几句。 眼前这些种子都无比珍贵,而且他还要暗中动手脚,自然不可能任由这些种子脱离视线。 为确保这些种子的安全,必要的时候,他甚至可以将这些种子收进储物空间里。 在储物空间里存放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说不定这些种子会发生某些神奇的变化,那就更加完美了。 如果把这些种子交给杭州官府管理,万一出点什么事情,那就前功尽弃了! 杭州刺史愣了一下,却也没有出言反对。 没办法,这些种子都是李医一手培育出来的,他有绝对话语权。 检查完毕之后,李医让手下人将这些种子装车,准备运回自己的府邸。 就在此时,杭州刺史突然说道: “公子,今日恰逢除夕,下官吩咐下属在府衙备好酒宴,请各位同僚把酒言欢” “下官诚邀公子赏光参加,共度佳节,正好也借此机会给公子接风洗尘” 李医看了看这位,然后微笑着点头说道: “好的,刺史大人,我非常乐意参加这次酒宴,回头我会带人前往府衙” “不过要说明一点,我年龄尚小,不能喝太多酒,只能浅尝辄止” “我不会在府衙待太久,以免大家感到拘束,不能尽兴!” 听到这话,杭州刺史惊喜不已地躬身说道: “但凭公子做主,吾等不敢强求” “稍后下官会派人前往府上,去迎接公子” 接着又聊了几句,李医他们就离开运河码头,带着那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