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各领风sao数百年(求订阅) (第3/3页)
后静待结果就行” “经过核查,确认情况后,你们很快就能拿到赔偿,也拿回自己的货船” 话还没有说完,那位老丈就已老泪纵横。 “那可太好了,谢谢公子救命之恩!老朽给公子磕头了” 说着,那位老丈就跪在地上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头。 李医连忙迈步上前,将老者从地上扶了起来。 “使不得,老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你们以后安心跑船就是,不用担心有什么人欺负你们” “我会在铁矿和炼铁厂安排人手,随时了解大家的情况,保护大家” “以后大家如果受了欺负,比如没拿到工钱,或被人恶意欺压,你们尽管说出来” “到时我来替大家做主申冤,任何敢欺压你们的人,我都会让他们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听到这话,那位老丈顿时就哽咽了。 “还是公子体贴我们这些穷苦人,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受人欺压了!” 说着,这位老丈又冲李医深深鞠了一躬。 周围其他人也一样,全都感动不已,都在鞠躬施礼。 江宁降级为县以后,规模小了很多,经济自然也随之萎缩了。 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不得不外出做工谋生。 居住在江宁的人,不少都有家人在铁矿或炼铁厂做活,还有很多在江上或码头上讨生活,挣一份辛苦钱。 现在听到李医这番话,大家都为之激动不已。 接下来,李医又跟大家聊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 十几分钟后,李医他们已身处秦淮河南岸。 这里距离夫子庙不远,距离安顺客栈也没多远,应该算是江宁核心地段了。 但是,此地却是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荒草丛生,满眼凄凉。 看着眼前这一幕,李医多少有点不敢相信。 “这就是诗书风流的乌衣巷?魏晋南北时期风光无限的王谢二家,最终就落了个如此凄凉的下场?” 话音落下,站在一旁的裴行俭立刻接茬说道 “没错,公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乌衣巷,早已风光不再,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遥想当年,王导、谢安,那都是何其风光的人物,整个天下都要仰其鼻息,望其项背!” “仅仅数百年时光而已,王谢两家都已冰消瓦解,连这乌衣巷都变成了荒草野冢!” 说着,这家伙就发了几句感慨,甚至有些悲伤。 他出身河东裴氏,跟王谢两家一样,都是著名的高门望族。 在魏晋时期,河东裴氏跟琅琊王氏同盛于一时,有八裴八王之说。 河东裴氏出的重要人物和人才,一点不比王家少,还在谢家之上。 但是,河东裴氏的命运,却不同于王谢两家。 河东裴氏一直兴盛至今,人才辈出。 而在接下来的几百上千年,河东裴氏依旧经久不衰,是中国封建社会盛名久著的一个盛世家族。 而一时风光无两的王谢两家,却早已被历史所淹没了。 或许是触景生情吧,裴行俭才发出这样的感概。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现场顿时沉默了。 片刻之后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李医方才感慨不已地说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ao数百年” “再著名强盛的家族又如何,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正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王谢不过是被历史淹没的两个家族而已,这样的家族,历史上不知道还有多少,恐怕数不胜数” 说完,他就向乌衣巷遗址深处走去,继续进行参观。 再看裴行俭,却愣在了原地,目瞪口呆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ao数百年!”… 他喃喃自语着,整个人彻底痴了。 数百年前,独领风sao的是王导,是谢安。 而在数百年后的今天,独领风sao的那个人,难道不能是自己吗? 想到这里,裴行俭的双眼骤然亮了起,直放光芒。 与此同时,跟随过来参观游览的一众文人士子,也都是一副陶醉的表情。 其中几个四五十岁的文士,更是暗自咋舌不已。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好大的气魄啊!” “这位嫡皇孙的心,真是大到没边没沿了!” 暗自感慨了几句,人们方才清醒过来,随即又跟了上去。 对接下来的参观,人们都充满了期待。 大家都期待着李医再次作诗,再来一首传唱千古的佳作。 那样的话,自己也能做一回历史的见证人,至少能在人前风光一把。 就这个牛,足够自己吹一辈子的! 接下来的时间,李医将乌衣巷遗址大致走了一遍。uu看书 通过那些断壁残垣,他依稀看到了曾经住在这里的王谢两家,当初有多么风光。 那些曾经的华屋美厦里,当年都曾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现在却只剩下几段残墙。 那些被荒草淹没的巷道上,曾经也车马如簇,人来人往,如今却坑坑洼洼,凄凉无比。 参观的过程中,李医不胜唏嘘! 但对于王谢两家,他却连半点同情都起不来。 由他们主导的偏安一隅的思想,差点让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万劫不复之绝境。 这样的家族,风流又如何,早点灭亡了更好! 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李医才参观乌衣巷遗址。 随后,他就离开这里,去了不远处的孔庙!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