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情动洛阳(求订阅) (第3/3页)
座院落前,洛阳刺史等人正站在这里,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除了洛阳的一众官员,这里还有不少文人士子。 其中不乏一些名动天下的文坛领袖、以及著名诗人等等。 旁边这座院落却大门紧闭,门楣上方和门口两侧各挂着一块匾。 只不过这些牌匾上都罩着红绸,看不清上面写着什么内容。 可以看到,这座院落虽然不算很新,却被好好修葺了一番。 其大门重新漆过,屋顶的瓦片全都换了新的,围墙加高了不少等等。 站在院落门前的每个人,此时都喜气洋洋的,并说笑闲聊着。 除了他们,周围还有不少围观看热闹的洛阳百姓,一个个也都兴奋不已。 其中相当一部分百姓,都是道化坊的居民。 他们都带着自家孩子,满怀期待地看着前方这座院落。 站在他们身旁的那些孩子,比他们更加激动。 小家伙们都穿着新衣,眼巴巴地看着前方的院落,恨不能立刻冲进去玩耍! 就在此时,守在胡同口的两名衙役突然齐声喊道: “医公子来了!” 话音还未落下,大家就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片刻之间,李医已带着一众手下策马进入了这条胡同。 刚进入胡同口,他突然吁地一声,勒住了胯下的坐骑。 然后飞身下马,稳稳地站在了地面上。 看到这一幕,洛阳刺史等人不禁都感觉眼前一亮。 “漂亮!好一个英姿飒爽的翩翩少年!” “好!真是太好了,我大唐有如此杰出的少年,真是万民之幸啊!” 一片赞叹声中,李医已牵着坐骑走来。 在他身后,是安内侍和蜀山五侠他们,也都牵着各自的坐骑。 随着他们进入胡同,围观看热闹的人们立刻闪向两边,让出了一条通道。 紧接着,这些老百姓纷纷开始躬身施礼。 “见过公子” 人群中的一些老者也不例外,纷纷施礼问候。 看到这一幕,李医连忙将缰绳扔给安内侍,自己快步向路边走来。 来到近前,他他亲手将几位老人搀扶了起来。 “老人家,使不得,小子可不敢受此大礼” 那几位老人却摇了摇头,哽咽着说道: “公子乃陛下嫡长孙,天潢贵胄,当然受的起” “若非公子开恩,大力办学,我们这些泥腿子的后辈,哪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份恩情天地可鉴,怎么感谢都嫌不够!” 说着,几位老人就要跪下磕头。 好在李医反应飞快,第一时间就拉住了几位老爷子。 但是,站在周围的其他人,却哗啦啦跪了一地。 无奈,李医只能拱手回礼,并大声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都请起来吧,地上凉,别再跪着了” 说着,他就将身旁的几个小家伙拉了起来。 其他人感谢一番后,也先后站了起来。 就在此时,旁边一个小女孩突然问道: “公子,我听娘说,等学堂开了大家都能入学,去识文断字” “女娃也能入学堂识文断字吗?我也想去学堂!” 随着小丫头这番话,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李医,每个人都满怀期待。 尤其那些孩童,期待的同时,眼中也充满了崇拜的色彩。 李医看了看那个小丫头,又扫视了一下现场其他人,然后微笑着朗声说道: “小meimei,只要是我大唐的孩童,不管男孩女孩,都能免费入学,去学习各种知识” “你们可以在学堂里学习、吃饭、玩耍、成长,直到长大成人” “等你们学好知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做一个对大唐有用的人” 话音未落,周围那些孩童已齐齐点头应道: “嗯!谢谢公子” 就在此时,人群后面突然有人高声问道: “请问公子,我们不住道化坊,家里的娃娃能来这学堂吗?” “哪怕花点钱都行,只要娃娃能识文断字” 李医看了看声音传来的方向,然后微笑着说道: “我不知道你住在哪个坊,但大概率不用把自家娃娃送来这个学堂” “原因很简单,以后洛阳每个坊都会有一所春苗学堂,各家的娃娃都可以就近入学” “就在今天,洛阳将有五所学堂同时揭牌,说不定就有你家那个坊” “凡是大唐孩童,入春苗学堂不用交一文钱,还有顿免费的午餐可以吃” 话音未落,现场所有洛阳百姓就已热泪盈眶,一个个感激涕零。 那些跟随父母而来的孩子,则全都欢呼雀跃起来。 接下来,李医一边跟人们拱手施礼,一边嘘寒问暖,关心着大家的生活。 短短几十米路,他却走了十几二十分钟。 所过之处,感动的泪水和喜悦的笑声齐飞。 人们那炙热guntang的感情,融化了整条街道。 好不容易,李医才从人群中穿过,来到学堂前。 刚到这里,洛阳刺史就带着众多官员和文人士子齐齐长揖到地。 “公子仁义,吾等万分感激!” 说着,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已热泪滚滚。 李医连忙快步上前,将洛阳刺史等人扶了起来。 “杜大人、学政大人,快快请起!” “愧不敢当啊,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洛阳刺史等人纷纷起身,却依旧赞不绝口。 “公子此举,乃功在千秋的善举,必将永载史册” “每个洛阳百姓、乃至每个大唐百姓,都该感谢公子” 一番客套后,李医指了指面前的学堂大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刺史大人、学政大人,还请二位为这洛阳第一所春苗学堂揭牌” “二位大人分别是洛阳父母官和学政,为此学堂揭牌,再合适不过了” 这样流芳百世的好事,洛阳刺史和学政自然不愿错过。 不过他们还是客气了一下。 “公子请,咱一起来为这所学堂揭牌” 李医轻轻点了点头,随即跟他们一起走上台阶。 在他的指点下,洛阳刺史和学政两人各站一边,轻轻一拉,就拉掉了门楣上方那块牌匾上的红绸。 红绸飘然落下的同时,春苗学堂的牌匾,立刻呈现而出。 “啪啪啪” 现场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以及激动不已的欢呼声。 在这片掌声与欢呼声中,另外两块牌匾上的红绸,也被相继揭开。 随之而起的,是一片激动的吟诵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现场所有人齐声诵读着这副对联,声音震耳欲聋。 就连那些孩子,也在高声诵读这副早已传遍天下的对联。 即便他们此时并不了解,这副对联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