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东都洛阳(求订阅) (第1/3页)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大约半个月后,东都洛阳。 早上城门刚一打开,洛阳百姓就像潮水一般涌了出来。 大家或是站在城外大道两边,或是路旁的空地上,一个个翘首以盼,向西边眺望着,显然是在等什么人。 等待的同时,人们也热火朝天的议论着。 “听说了吗,医公子自打离开长安,每到一处都会吩咐手下人在当地建造春苗学堂,要是在洛阳也建造几所,那就太好了!” “医公子带给各地的可不止春苗学堂,他还会指导百姓进行生产,给各地送去最好的生产技术,对老百姓那是掏心掏肺的好” 议论纷纷的同时,人们的眼神都无比热切,也充满期待。 正说话间,城门内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人们纷纷转头向后看去。 只见刺史大人带着洛阳一众大小官员、各路勋贵、名士乡绅、文人士子,呼啦啦从城门内走了出来。 来到城门外,这些人立刻沿着大道两边排开,纷纷向西边张望着。 不用问,他们也是来迎接医公子的。 跟众多百姓一样,他们也非常兴奋,满怀期待。 尤其那些文人士子,一个个更是兴奋的两眼放光。 “医公子离开长安时所作的那首《少年中国》,现已传遍天下,让无数少年郎都热血沸腾,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经过潼关时,公子又作了一首《潼关怀古》,一首诗写尽了潼关的美丽风景” “此次来到洛阳,不知医公子又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传世佳作,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议论纷纷的同时,很多文人士子都情不自禁地开始高声吟诵。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话音未落,大道西边突然出现一匹白马,迎着初升的朝阳,直奔洛阳而来。 马上是一位锦袍少年,玉树临风,神采飞扬。 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浑身上下似乎都放射着金色的光芒。 紧随其后,是十几匹骏马,还有四辆马车。 看到这一幕,聚集在城门外的人们瞬间就沸腾了。 “大家快看,医公子他们来了” 随着这一声喊,现场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 人群也开始躁动起来,大家都已迫不及待。 说话间,李医已来到近前。 他轻轻勒了一下缰绳,将胯下坐骑的速度降低,缓缓向城门口走来。 原本跟在后面的八名千牛卫,却策马上前,护在了他的左右。 蜀山五侠中的三位,也拉近了一点距离。 待在城门口的洛阳刺史,则带领众人迎了上来。 随着李医走近人群,站在大道两边的那些洛阳百姓,纷纷开始躬身行礼。 “吾等草民见过公子” 行礼问候的同时,所有百姓的眼神都无比炙热。 尤其那些半大小子,眼神更是狂热,充满了崇拜。 看到路边的百姓中有不少老人,李医立刻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他将坐骑的缰绳随手扔给一位千牛卫,迈步就向右侧路边走去。 看到他过来,那些洛阳百姓都激动不已,这就准备跪下磕头。 李医连忙上前两步,拉住了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家,使不得,小子可承受不起这份大礼” 紧接着,他又冲现场其他人拱手施礼,微笑着朗声说道: “父老乡亲们,李医在这里跟大家见礼了” 话音未落,身前一位老人就哽咽着说道: “草民真想给公子磕几个头,来感谢公子的大恩大德” “若不是公子发明的温棚种菜技术,老朽一家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听到这话,李医顿时来了兴趣。 “看来老丈家里种了温棚蔬菜,蔬菜的长势如何,收益怎样?” 那位老人立刻躬身回道: “谢公子关心,温棚里的那些蔬菜长势都非常好,等冬天到了,正好可以上市” “收益更没得说,就年初几个月,就把这些年欠下的债全还请了,还给孙子盖了两间新房成亲!” 说着,老人就拉过站在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让那个家伙跪下给李医磕头。 那小子没有丝毫迟疑,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头,听着都有点疼。 李医连忙将那个家伙拉了起来. “看到大家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我非常欣慰!” “我之所以发明那些新生产技术、培育各种新作物,目的就在于此” 随着他这番话,现场所有人都感动不已,很多人眼眶都已湿润。 人们纷纷长揖到地,高呼着公子仁义。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高声问道: “公子,请问您这次打算在洛阳停留多久?” “要是能常住洛阳,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显然是所有人的想法,大家纷纷点头不已,都期盼地看着李医。 李医却微笑着摇了摇头。 “各位父老乡亲,谢谢大家的厚爱,这次在洛阳停留的时间,现在也说不好” “我这次之所以离开长安,是要去游历四方,开阔眼界和见识,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 “此来洛阳,我很想了解一下洛阳的风土人情、好好欣赏一下洛阳的美丽风光” “在此期间,也有一些事情要办,做完这些事情,我就会离开洛阳” “哎!” 现场响起一片叹息声,大家多少还是有一些失望。 长安老百姓舍不得李医离开,其它所有地方的老百姓也都一样。 人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