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求订阅) (第3/3页)
在倭国馆舍,自己甚至有可能被老二直接一刀砍了! 就算不被砍死,也会脱一层皮。 在老二的雷霆之怒下,自己十有八九会被流放到某个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再也别想回到长安来了! 想到这些,李元景顿时就感到浑身冰凉。 但不幸的是,想什么来什么! 就在李元景胡思乱想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宗正府丞大步走了进来。 刚一进门,这位就冷着脸大声说道: “陛下有旨,经查荆王元景御下不严,纵容麾下属官作恶,有辱皇家声誉” “今夺去元景亲王爵位,降为嗣王,食邑五千户,禁足一年,仗责十记,以儆效尤,……” 话音未落,荆王李元景已瘫坐在椅子上,如丧考妣。 …… 转眼的功夫,又过去了三日。 在过去的这三天里,陆续又有几个孩子发病,甚至命悬一线。 但是,在李医和三位太医的全力抢救下,那几个孩子都被抢救了过来,身体情况开始慢慢好转。 不幸的是,陈太医和一名宫女、还有前院的一名长安县捕快,却不幸染上了伤害。 好在他们的症状都比较轻,暂时没有什么危险。 那名长安县捕快感染伤寒之后,因其一直住在前院,整个馆舍顿时都变成疫区,再也没有什么安全区了。 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他们,以及前院所有人,都变成了密接人员。 不过李医还是没有撤掉馆舍内的分区,只是稍稍做了一点调整。 将那名捕快接到后院后,他将馆舍内的分区调整为疫区、观察区、以及相对安全区,各自划出了一片区域,泾渭分明。 至于他自己,始终都很健康,没有丝毫感染伤寒的迹象。 后院。 李医正站在院墙里面,听墙外的陈内侍汇报情况。 “公子,平康坊各青楼和那些人贩子送来的孩童,都已安顿好了” “她们被安顿在了公司附近的一个大院子里,有专人照料,吃穿用度和住宿都没问题” “关于她们的身世和来历,正在进行调查” “年岁较大的一些孩童,还记得自己来自哪里,爹娘姓什么” “比较小的那些孩童,却记不清家在哪里,也不知道爹娘的姓氏,比较麻烦” 陈内侍高声禀报着,事无巨细。 “你们做的不错,值得赞赏” “那都是些可怜孩子,要尽可能帮她们找到爹娘,将她们送回家,跟爹娘团聚” “就算找不到线索,也不能放弃,她们都是我大唐的百姓和子民” “大不了我来抚养她们成人,教育她们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李医高声回道。 听到这话,院墙内外的每个人都感动不已。 “公子仁义,能遇到公子,真是那些孩童的福气” 陈内侍哽咽着说道。 接下来,他继续汇报各种情况。 除了安置那些孩童之外,大唐公司还请了几位郎中,给那些孩子检查身体,并给有病的孩子治病。 当然,防疫措施也必不可少,而且比外界更加严格。 此外,大唐公司还聘请了几个外地来京的文人士子,教那些孩童识文断字。 如此一来,那些外地士子能有一份收入,缓解经济问题。 那些孩子也有事可做,不至于闲着只能想爹娘,进而哭泣不止。 非但如此,蜀山五侠还自告奋勇,去照顾那些可怜的孩子。 他们每天带着那些孩子一起运动,甚至教他们武术,倒也乐在其中。 至于潇湘阁的那些花娘,李医让几位老太医去教授她们一些基础护理知识。 他也写了一些来自后世的护理常识,打算教给那些花娘,试图把她们培养成这个时代的第一批女护士。 长安、乃至整个大唐,都非常需要女护士这个群体。 女护士的出现,能解决唐朝女人看病难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难以启齿的妇科疾病、身体检查等等。 唐朝军队接下来的一系列大战,也需要更加细心的女护士去照料伤兵。 那些出身青楼的花娘,基本不存在男女大防的问题,无疑是最合适的女护士人选。 此外,陈内侍也介绍了一下荆王被罚的事情。 结果他刚开了个头,就被李医打断了。 这里人多耳杂,像这种给皇家脸上抹黑的丑事,哪能拿出来说。 接下来,陈内侍又开始介绍老百姓踊跃捐款、支持抗疫的事情。 几天下来,长安百姓扔到大唐公司各店铺里、扔进大唐公司院内的银钱,总数已非常惊人! 这笔钱的数量,丝毫不比大唐公司抗疫花出去的钱少,甚至多出很多。 听到这种情况,李医不禁发了几句感慨。 但是,他却叮嘱陈内侍,老百姓捐的那些钱绝不能动,一个子也不行。 他准备把那些钱通过各种方式返还给长安百姓,比如修桥铺路、建设学堂等等。 正说话间,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回头看去,李业成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而且脸色很难看。 刚跑到近前,这家伙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公子,大事不好,馆舍外也有人染上伤寒了,而且是一家四口!” “啊!怎么回事?” 李医惊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