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战马奔腾(求订阅) (第1/3页)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红薯完毕的第三天,李世民亲自主持了一场盛大而庄严的祭天仪式。 这场祭天仪式的举办地在太极殿门前广场,主角则是土豆和红薯、以及另外几种新式作物。 在这场祭天仪式上,李世民感谢上天赐予大唐这些高产的新式农作物,让大唐变得更加繁荣和强盛。 感谢完苍天,他又发布公告,告诉全天下人,这些新式作物的诞生。 他也告诉天下所有人,一个更大更繁荣的盛世,很快就会出现在大唐的土地上。 在祭祀和公告中,李世民并没提李医的名字。 但是,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医公子才是这一连串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祭天仪式刚一结束,这一消息已飞速传遍长安,继而轰传天下。 顺理成章,李医的名字也随之传遍天下。 在长安、在大唐很多地方,人们甚至已将他神化了。 人们称他为星宿下凡,专为造福大唐、造福百姓而来。 至于他是什么星宿下凡,那就比较乱了。kΑnshu伍.ξà 有人说是文曲星下凡、又有人说是财神爷下凡、还有人说他是神农转世等等,不一而足,说什么的都有。 对于这些传说,李医只是一笑了之,并没当回事。 而在接下来的清明祭祖大典上,土豆和红薯再次成为主角。 祭祖大典是在太庙举行的,场面更加宏大。 在典礼上,李世民向陇西李氏列祖列宗禀告了自己的施政得失,并言之凿凿,称大唐从此将再无饥荒,将迎来一个亘古未有之盛世! 他向列祖列宗介绍了一下土豆和红薯、以及其它新式作物,来夸耀自己的功绩。 这次他却提了一嘴李医,并将李医称为陇西李氏的麒麟儿,为大唐做出了巨大贡献,必将万世传颂。 他的这个动作,顿时让李医的名声变得更大、更加响亮了,风头一时无两。 祭祖大典结束后,李医的名字再次轰传天下,传到了大唐几乎每个角落、传到了每个人耳中。 盛名之下的李医,却没什么变化,至少表面如此。 待人接物时,他依旧谦恭有礼,依旧是那个温润如玉的公子。 …… 清晨,灵州。 “薛延陀人来了!” 随着几名士兵的呐喊声,灵州城楼上的所有将士都抬头向西北望去,并迅速提高了警惕。 下一刻,他们就看到。 一大片黑云自远处的地平线上涌现而出,径直向灵州城席卷而来。 紧接着,大家就听到了一阵雷鸣般的马蹄声。 蹄声所到之处,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震动。 从远处奔腾而来的,是几万匹骏马,数量之多,一眼都望不到边。 在马群周围及里面,有上百名挥舞着马鞭的薛延陀牧民,驱赶这几万匹骏马。 随行保护的,则是一支全副武装的薛延陀骑兵,人数足有两千。 “全军戒备” 灵州城楼上的守将高声喊道。 随着他的喊声,城楼和城墙上的将士全都刀出鞘、弓上弦,做好了厮杀的准备。 除此之外,城墙上还堆放着大量滚木礌石等守城武器。 这种情况下,任何人想要攻破这座坚城,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在城门里面,还有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骑兵,以及几千名全副武装的步兵。 率领这支军队的,是大唐数得上号的猛将薛万彻。 他麾下的这些将士盔明甲亮、军容严整,正在城门内严阵以待。 除此之外,城内还有一支车队,由几十辆牛车组成。 这些牛车上装满了木箱,数量相当惊人。 在这支车队的最前方,站着一位中年文士,正是太子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许敬宗。 不过他并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一身便服,裹着皮裘。 已是三月初,灵州的早晨还有点寒冷。 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素来畏惧寒冷的许敬宗,虽然冻得面孔通红,不停跺着双脚,却满眼兴奋之色。 一想到城外的那五万匹战马,他就兴奋的浑身燥热,再也感觉不到半点寒冷。 站在他身后的两位大唐公司掌柜,以及几位管事,同样兴奋异常,两眼直放光芒。 城外。 伴随着漫天飞舞的尘土,那个自草原而来的巨大马群,在距离城门一里之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那片如同雷鸣般的马蹄声,也随之消失。 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数战马的嘶鸣声。 “开门” 随着一声高喊,紧闭着的灵州城门终于打开。 紧接着,薛万彻率领麾下骑兵和步卒鱼贯而出,在城门外的空地上摆好阵型,跟远处的薛延陀军队遥遥相对。 接下来,许敬宗和大唐公司的几位掌柜及管事就策马而出,在一队骑兵的保护下,向两军中间地带跑去。 与此同时,薛延陀方面主持这笔交易的人员,也从己方阵中策马而出,迎向许敬宗他们。 很快,双方交易代表就汇合在了一处,随即开始进行交涉。 “五万匹马我们都已赶来,一匹不少,现在可以交易了” 薛延陀的交易代表说道,并回首指了指身后那个庞大的马群。Κánδんu5.ζá 许敬宗向马群那边看了看,然后微笑着说道: “不必着急,等我们检查完所有战马,清点完数目,咱们再做交易” “我们必须确保所有战马都健康,没有什么疫病” “如果战马有疫病,那这次交易只能取消” 话音未落,那位薛延陀人就接茬说道: “这点你们大可以放心,冬天刚刚过去,草原上非常干净,没有任何疫病” “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我只看到你们的人,却没看到购买战马的钱和物资呢?” “你们是不是没有诚意交易,或者有其它什么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