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刘向学是个人才 (第2/2页)
“进来!” 办公室的门打开,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 “教授,这有一封信,是半个月前沈城邮来的。” “哦,沈城来的信?” 吴敬荷接过来,上面的地址是辽北经济日报社。 “老赵?他有什么事?信还挺厚的。” 吴敬荷把信封撕开,里面叠着十几页纸。 “原来是这个!” 吴敬荷想起来了,当时他和黎宁委托赵传文向那位刘向学提了两个问题。 吴敬荷提了问题后就不在意了,其实这只算是饭桌上的聊天,这个刘向学又能提出什么好观点? “那也看看吧!” 吴敬荷将信封打开,随意看了起来。 只看完第一页就挺起了腰。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漂亮国,因为人力资源太高,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企业利润逐年降低,急需要进行产业转移。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本是逐利的,势必会吸引西方国家的企业,这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引入外资力度,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国企业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 另一方面,需要激活国内个体企业的潜力,努力承接国外商品制造,特别是小商品,帽子、衣服、玩具等等,这些商品利润不高,同时技术含量较低,但是产量巨大,拥有大量的市场,进而打造MADEinCHINA的品牌,只要我们国家能加入关贸总协定,世界的市场都是我们的。” “MADEinCHINA” 吴敬荷轻轻的读出这个单词。 “这个名字好,如果真有一天能做到这个程度,那国家的品牌就彻底打出去,不过谈何容易呀!” 吴敬荷很是感慨,同时也很好奇,这位刘向学竟然还懂英文,真是个神奇的年轻人。 这个工作其实国家也在推进,比如现在就在和西方国家商定加入关贸总协定的事宜,甚至国家也制定了投资换技术的方案,所以这个提议并没让他感到太大的惊奇。 只是一个民间年轻人能和国家想到一处,足以说明此人非常有见识。 “这个年轻人不得了呀!” 吴敬荷接着往下看,当看到对方提议要仿照港岛模式放开土地政策时,他立刻精神起来,还把眼镜擦干净。 “放开土地政策,提倡商品房建设,是增加国家收入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办法,另外也可以扩大城镇化,更大量的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一旦土地政策落实,将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力,好的方面当然是增加收入,加快城镇化过程,正面影响可以持续至少十五年时间。 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比如后期会让地方政府增加债务,另外也会造成房价过高的现象,这些负面影响需要国家进行调控………。” “真是………真是有远见呀!” 吴敬荷拍案而起,觉得刘向学写的太对了。 其实国家已经有了土地政策改革的想法,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付诸实践。 原因很复杂,但关键还在于解放思想,当前国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不是斗争,是经济发展,是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在于资金,有钱才能办事,才能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毫无疑问,土地政策是最直接的方式,吴敬荷也是很赞同的。 “这篇文章,写的很透彻,比是我见过最好的一篇文章,好呀!” 吴敬荷一字一句的看了两遍,越看越觉得写的好。 “刘向学,竟然能写出如此有分量的文章,这个年轻人可真是个神奇的人,太神奇了。” 吴敬荷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在一堆沙子中发现了珍珠,刘向学就是一颗耀眼的珍珠。 “奇怪,以前怎么没发现他呢?” 吴敬荷又觉得不可思议。 “对了,还有黎宁的那个问题,看看他是如何解决的?” 吴敬荷接着往下看。 “岛国的结局已经注定,必然会成为漂亮国枪下的猎物,这是由漂亮国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他们不讲朋友,只论利益。 当你损伤他的利益时,就会不择手段用尽一切办法消灭你,他需要的只是一条听话的狗,而不是一个人。 我们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极度缺乏,很多人认为漂亮国是自由富裕的国度,要学习他们的一切,可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没有认识到深层含义。 如果我们国家有一天变得强大,甚至威胁到漂亮国的霸主地位,那么他们一定会毫不留情的对付我们,不会有任何怜悯,他们会用各种想不到的手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