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问答 (第2/2页)
总编辑您好。” 刘啸将报纸放下,看来对方“上钩了”。 “刘啸呀,我们已经和侯老沟通过,他对你大加赞赏呀,说你是了不起的神童,现在看来,你这个小神童对经济也很感兴趣嘛!” 王耀武很客气,语气中并没有把刘啸当成一个八岁小孩。 也是,在电话里,如果抛去稚嫩的嗓音,根本就判断不出对方是个八岁孩子,但想到电话那边坐着个小不点,王耀武还是感觉不自然。 刘啸没在意对方的不自然接着说道。 “王总编辑,我对经济的了解主要来自我的父亲,您是想和他通电话吗?” “对,对,我想和你的父亲简单聊一聊,他现在方便吗?” “好,您稍等,我马上叫他过来。” 刘啸早就让赵兵去叫了,两分钟后,刘向学匆匆赶来,虽然儿子给他做了特训,但还是很紧张,心虚呀。 刘啸指了指桌子上放着的一份材料,然后把话筒递给父亲,但他并没离开,耳朵同样贴在话筒边仔细的听着。 “喂,您好,是王总编辑吧,您好,我是刘向学呀!” “您好您好,我是王耀武,相信您的儿子刘啸已经跟您说了吧,您的那篇文章,我和我们赵传文总编辑都看过了,非常好,对我们日报社的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想向您请教一下对经济的认识。” 王耀武没有小看刘向学,即便对方很年轻,比他儿子也没大几岁,但能培养出一个天才神通的家长也一定差不了。 听到对方称赞对方,刘向学更紧张了。 “王……王总编辑过奖了,我就是个工………。” 刘向学想说我就是个工人,但马上被刘啸伸手阻止,刘向学也反应了过来,昨天儿子已经给他定了人设,那就是一位喜欢看经济类书籍的业余经济爱好者,还给他定了一系列的书单。 刘向学接着说道。 “哦,我………平时就是喜欢看一些经济书籍,什么西方政治经济学,国富论、博弈论等等,就是业余爱好,那篇文章也是一时兴起,还希望王总编辑给予指正批评。” “看过这么多书?佩服佩服,我没有指正批评的地方,觉得非常好,这次打电话给你呢,其实就是想听听你对现阶段通货膨胀的看法。 当然,你在文章中也说了很多,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说国家正在实行的价格闯关不会成功,我和赵传文总编辑以及单位的很多同志都讨论过这个问题,结论跟你的结论相反,认为国家这次改革还是能够成功的,对此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 刘向学额头开始冒汗,心里叫苦:我能怎么看?看不懂呗。 刘啸将写的材料放在父亲眼前,然后用手指了指其中一段。 刘向学急忙照着念道。 “嗯,嗯,是这样,世界上任何一种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独立与人的经济学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经济学即包括经济规律,也包括人们的心理活动,当市场上出现了影响人们心理活动的情况时,人们的行为就会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 举个例子,在二十年代,漂亮国经济繁荣,股市发展很快,到了二十年代末却突然发生股灾,导致经济危机,无数大企业都因此破产,他们都无法理解这场股灾是如何发生的。 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联储中心强行恢复金本位制度,造成了股市上货币的不足,证卷商害怕赔钱不断抛售股票,进而发生了连带效应,股民们也跟着抛售,结果导致股灾。 其实这场股灾本质上是民众的心理受到影响,与经济基本面关系并不大,可却让西方进入到了一个大衰退,这一点谁也没有想到。 我们国家也是如此,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平时还好,一旦市场上有个风吹草动,大家就会风声鹤唳,出现大规模抢购风潮。 我们国家可是有十亿人口,即便不算农村,城市里也有两亿人口,一旦抢购,别说是咱们国家,就是漂亮国也受不了。 所以,这次价格闯关的成败不取决于商品的多寡,只取决于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个人认为,现在老百姓的心理已经有些崩溃。 别说别人,就是我自己,昨天也抢购了不少商品,即便我知道这是错误的,但看着别人抢,从众心理让我不得不跟着抢,王总编辑,我猜想您最近也会跟着大家一起抢购吧。” 刘向学一边慢条斯理的说,刘啸在一旁一边写,父子两人配合的非常完美,把一旁的赵兵都看傻了。 刘向学照着说,语气有些呆板,可王耀武并没在意,因为他已经被对方的“炫耀”所折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